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德育关系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中国传统论文,文化与论文,道德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文化
文化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现象。说其简单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无时不在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活动;说其复杂,是因为每一个从事文化研究的人几乎都给它下了一个定义;据有关材料介绍,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有影响的定义近百种之多。按人们比较公认的看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做的一切。包括了人所在的全部生活领域。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按其存在形式,又可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前者是后者的外在和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内在和精华。
道德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它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文化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和道德理论形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有影响作用的道德认知模式、道德情感体验方式、道德价值观及道德行为方式等诸要素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结构。那么,传统道德文化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实践起作用的以上诸要素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积淀与凝结。
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特点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和人们对文化理解上存在的岐义,致使那些专攻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的鸿儒们对此亦见仁见智、争论不休。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更是如此,对其内涵众说纷坛,对其价值褒贬各异。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应如何对它做出评价,我们这里没有权威的结论,但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即:儒学在整个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汉人以后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不仅成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也成了布衣百姓修身、处世的哲学。我们可以以此为红线去理解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道德认知模式、道德情感体验方式、道德价值观及道德行为方式四方方面所存在的特点是可行的。
(一)道德认知模式
认知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外界刺激所做的感知、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认知过程中,行为主体的认知受己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制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指出: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定的心理组织或结构,它如同“滤光镜头”对所有经过的事物进行整理、加工,心理结构不同必然导致认知模式的不同。由此,我们认为:个体的心理结构不仅具有个性特点而且还有民族性特点。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民族性是通过独特的遗传“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道德认知模式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循成从众、因循守旧。这一特征在统治者那里是祖宗之法,先帝遗训。在百姓那里则是牌位、家法、祖训,正如孟子所言“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如果说因循守旧是阵阵相因,是有纵向时间性的话,那么,循成从众则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且具有鲜明的横向特征。如果说“洋务运动”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因循守旧的话,那么,传统相声“买棺材”所表现的从众心理可谓循成从众的典型。鲁迅先生对此进行了形象深刻的描述:“中国人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会动弹的。”“谁说中国人不善于改变呢,每一新事物进来起初虽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会改变。不过并非将自己变得合乎新事物,乃将新事物变得合乎自己而已。”这也许是鲁迅先生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进行的深刻批判。
(二)道德情感体验方式
情感与人类共生、共存,它是主体需要及依此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古语“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便是对情感最具体、最深刻的阐释。情感是认知和行为的中介,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起着调控作用。和认知一样,情感不仅具有个性特征也具有民族特征。同是悲哀,有的人会嚎啕大哭,有的人会向隅而泣;同是爱慕,有的民族表现得直抒胸意,而有的民族则表现得特别含蓄。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它同样具有个体和民族特性。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道德情感体验方式有什么特征呢?“内省自制”四个字可算是这一特征的精辟归纳。所谓内省就是内心反省,对功过、成功、失败、悲喜的情感体验都在内心进行。正如《论语》所言“日三省吾身”,而这里的内省均属道德之列。所谓自制就是对情感活动重调节控制而轻放纵。也就是常言所谓“喜怒不形于色”。相比之下,西洋人则更趋外部表现,对感情善于表达,爱憎分明。那么,为什么中国的道德情感体验方式会有如此特征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儒学文化中的自制及道德伦理化所制。这种伦理化道德把它分成诸多等极,对其行为规范做了严格的规定。正如《老子》所言“男女非有行媒不相名,非受币不交亲”,诸如此类的等级规定势必使人从小不能和家人分辩、说真话,或事后对同事、领导更是文饰三分、一味逢迎而很少直抒己见。
(三)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是决定、调节人们道德行为的依据,它同样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和民族化特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可一言以蔽之曰“仁”。仁,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概念。在《尚书》中仅出现了一次,在后来却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孔子的言论集《论语》中出现了过百次之多。仁,作为儒学核心既有道德、伦理含义又有政治含义。儒学把它作为人修身的最高境界,它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优秀道德品质;同时统治者又把它作为安帮、定国的要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从此仁义并称,到秦代或稍早些时候出现了义利之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仁、义、利三者相互联系,相佐共生。尤其到了汉代,儒学的独尊地位得到确立后,情况更是如此,即所谓“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致此,仁成了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核心。
(四)道德行为方式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而动机的形成则是认知、情感、评价标准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价值观及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道德行为是前三者的外化,并以此为基础。因此,道德行为方式的中庸和循规蹈矩是道德认知模式的因循守旧循成从众和道德情感体验方式的内省自制和道德价值观的重义轻利的必然结果。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传统道德文化在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上做出了极严格的规定,并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谓规定得既具体又抽象。所谓礼就是伦理、道德规范。君之德“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侯之德“保其社稷利其氏人”,……人之德则是“养父母”,更可谓使人们的道德行为的等级色彩加重了许多。另外象“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之类的训导更是不计其数。在此氛围下,人们的道德行为方式的循规蹈矩实乃必然。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比中庸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的了。正如《管子》所言,“凡言与行,思中庸以为纪”。纪,就是纲纸、法纪。它告诫人们依中庸而行未有自误也!在这种法则的规范下人们的道德行为必然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无法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要求人们依中庸之行的道德箴言颇多。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谓最具代表性。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个复杂的有机体。它具有因循守旧循成从众,内省自制,重义轻利,循规蹈矩依中庸而行的特征。
三、作为德育环境,德育内容之传统道德文化
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人们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尚存在争论,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毫无疑问的。
在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评价时,我们必须争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正如马克思所说“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有某些方面优于其它民族。”①每个民族“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个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共同文化宝库的贡献。”②然而“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③。可以说,这为我们正确评价和认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
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环境。因为德育不可能割断历史去创造与传统道德无关的新道德;同时,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是教育环境尤其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作为德育内容的传统道德文化
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性工作,大有许多实践者、理论研究者忽视之倾向。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处在急剧变革的时候,更有加强这一工作的必要。
道德教育必须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必须从国情出发,吸收、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本着这种想法,我们试图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作如下分析: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必须汲取其精华。“长幼有序”在封建社会中固然有其伦理等级规定的色彩;可今天这倒真得被“破除”而变得长幼无序,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公众场合对老人存在的视而不见等等。“重义轻利”曾被一些称为阻碍历史进步的因素加以批判。固然它可能导致缺乏竞争,效率低下的情形,可今天真得“反其道而行之”,救人于危难仍不忘索取、不顾他人而损人利己、不顾民族尊严而讨好洋人,更有甚者,连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也以多少钱计算!这和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根本不相容,这也绝对称不上是历史的进步,在今天倒真该再提倡“重义轻利”。
真正该变革的倒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循成从众的道德认知模式和中庸的道德行为方式。作为道德教育内容,所有的人都有责任去变革。因为循成从众、中庸不知害了多少代人。它使人没有自己的见解,失去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创造性,也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同时,它也使众人在道德是非面前无动于衷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一人或几人能完成的任务。
至于那种内省自制的道德情感体验方式,我们则认为将其现代化,因为内省自制的情感体验方式容易使人变得麻木不仁,压抑人的情感更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所谓将其现代化就是没必要非得象有些人宣传的那样,随意追逐西洋人那种情感体验方式,而应该更民族化,给它以更新的内容。
(二)作为德育环境的传统道德文化
环境,指人们生存活动的空间。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双间的。文化作为人生存环境的重要部分与人的关系同样是双向的,人既是文化的承受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近年来人们意识到了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恶化而提出环保问题;人们也意识到了教育环境、德育环境急待优化的问题。我们从作为德育环境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这一角度入手对它加以分析:
1、循成从众——开拓进取精神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循成从众,因循守旧的道德行为方式与开拓进取精神是水火不容的。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无时无刻都日趋激烈、社会变革节奏明显加快,这从客观上对人们的意识、思维提出了变革要求。因此,变革这种不合时代发展的道德认知模式实乃历史发展之必然。
我们以为首先必须调整社会的舆论导向,即在全社会中提倡那种敢于发表自己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敢于打破成规、敢于向传统、向权威挑战的做法。其次,必须有典型的行为示范。正如欧阳修所言“以令率人,不若身先”。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在保守从众环境中的人会有什么创造性、开拓意识,既使有也会为大环境淹没并进而夭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家长除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外还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做出榜样。
2、内省、自制——个性、主体性
在近年来理论界的讨论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中国传统道德的泛伦理化倾向,确定了人们把群体作为认同的对象,因此,个性、主体性便无从谈起。因为内省、自制本身就限制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和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认为重情感体验,要情感表达是应该加以大力提倡的。因为,这种内省、自制的情惑体验方式不仅压抑、泯灭主体的个性而且也极易导致心胸偏狭、麻木不仁和“东方式”的嫉妒。
3、重义轻利辨
仁、义、利三者历来并称。重义轻利更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哪朝哪代的皇帝不在窃天下为己有、不在卖官鬻爵,象《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中描述的情形更不可胜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封建统治者所谓的轻利重义实乃治民、愚民的一种工具而已。
义利之辨,自古有之。今天情形如何呢?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各个角落,且不说贪污腐化。奸商不顾道德约束而牟了暴利,就连那些童心未泯的中小学生也以利来衡量地位高低、工作好坏,甚至做值日、写作业。依我们看,哪种以为因重义轻利而会导致缺乏竞争和效率观念的看法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
由此可见,重义轻利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至少在今天是应该发扬光大的。
4、中庸—竞争—合作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循规蹈矩和依中庸而行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最显著特征。溥衍拖拉作风是循规蹈矩的必然结果,缺乏竞争、合作必然地由中庸而致。在人们的思维中,人际关系是行的中心、准则。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只得趋同避异,连竞争也都是类似科举中的贴经墨义之类的趋同竞争和八股文,这根本没给人留下自由的余地。
在传统意识里,中国人不但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合作意识,合作艺术,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正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这对一个向现代化进军的中国是一个必须跨跃的障碍。因为,整个世界需要一个有见地的民族,开放的世界需要一个既富竞争力又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艺术的民族。
注释:
①《马恩全集》第二卷P194
②《马恩列斯论民族问题》P135
③《列宁全集》第二十卷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