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皮肤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各类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5%,患者满意率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科护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可明显提高皮肤科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医疗环境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患沟通;皮肤科;护理;临床效果
1前言
皮肤科的疾病表现形式特殊,易复发,且严重影响美观,尤其对年轻爱美的患者,如果患有皮肤科疾病其自尊将会受到一定程度打击,容易丧失自信心,严重的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疾病患者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中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护理人员充分利用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18例各类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59例患者中,男29例,女30例,年龄15.0~45.0岁,平均(29.5±5.0)岁;其中痤疮20例,湿疹10例,银屑病8例,皮肤瘙痒11例,其他疾病10例;文化程度:初中或中专及以下文化水平10例,高中或大专文化水平20例,大学文化水平20例,大学以上文化水平9例。观察组59例患者中,男28例,女31例,年龄14.5~46.0岁,平均(30.5±5.0)岁;其中痤疮21例,湿疹11例,银屑病9例,皮肤瘙痒10例,其他疾病8例;文化程度:初中或中专及以下文化水平11例,高中或大专文化水平22例,大学文化水平16例,大学以上文化水平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方法
2.2.1宣传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普及皮肤科疾病科普知识,让患者了解到皮肤科疾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也让患者了解到有的疾病病程长,治疗复杂,需要长期规范用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尽量穿纯棉贴身衣服,勤换洗,保持贴身衣物的清洁;也要叮嘱患者切忌对皮肤破损部位进行搔抓,以减少破损处感染的发生;鼓励患者多饮用水,禁烟禁酒、禁食辛辣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清淡饮食。
2.2.2语言沟通。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文明用语,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及尊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充分配合工作。
2.2.3肢体语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保持良好的肢体语言:良好的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着装,做到着装整洁、合理、举止稳重大方、言谈得体,禁遇事慌乱,使用消极语言,以得到患者的信任。(2)注重面部神态及表情:面部神态及表情可向患者传递丰富的信息。因此,护士在与患者谈话过程中要全神贯注,使患者感觉到谈话中得到了尊重,也应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把握患者的心态。(3)正确应用微笑和肢体接触,与患者交谈过程中,保持微笑是护患沟通的基础,在对患者技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必要时可适当运用肢体接触,如握手、拥抱和抚摸等,及时消除患者的焦虑,不要使患者感受到威胁,充分得到患者的信任。(4)心理护理:皮肤科疾病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疾病,皮肤科疾病患者心理常常会出现异常,护理人员要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排除患者的焦虑,减轻患者的负担。
2.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还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患者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医疗环境的满意度。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1%(5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5%(5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P=0.03)。
3.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率93.22%(5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P=0.01)。
4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笔者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18例各类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充分利用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由于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因为一般来讲年龄小的患者修复能力会强一点;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构成比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女士较男士来讲对医生的依从关系会高一点,从而会显著提高治疗疗效;另外,患者的文化水平会严重制约着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因此,本研究在纳入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时,对以上条件进行了严格的统计分析,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文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尽可能减少本研究中误差的存在。
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5%,患者满意率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护患沟通技巧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会显著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另外,笔者发现在进行本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医疗小组的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较对照组医疗小组的护士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因此可看出,在皮肤科护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护患沟通过程中还可明显提升护士的素质,使护患关系进入良性循环。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皮肤科护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可明显提高皮肤科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医疗环境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文洁.护生早期临床沟通实践反思日记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10):60-62.
[2]田玉莲,张建惠.精神病福利院护患沟通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01):115-116.
[3]吕红华.骨科门诊护理工作特征及护患沟通的技巧[J].中国医药导报.2016(09):88-89.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患者论文; 皮肤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沟通技巧论文; 水平论文; 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