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论学校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简论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20年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中,学校心理学(SchoolPsychology)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在发达国家里,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学校心理学十分热门,是最有生动、极为活跃的心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191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ll)作为第一个学校心理学家去学校工作。1936年,美国应用心理学会成立时,教育心理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学校心理学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亚分支。1945年学校心理学成为美国心理学19个分支中第16分支学科。1969年3月,成立了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y,简称NASP),会员约400人;而到1986年,学校心理学会的会员竟增加到9500人。1981年,国际学校心理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y)成立,有30多个国家参加,这些国家都在大批地培养学校心理学家。据统计,目前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有学校心理学专业,每年毕业生约2200多人,在校生达六七千。学校心理学在国际学校心理学会各成员国的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T.B.Gutkin&C.R.Reynolds:《学校心理学手册》,1982.)。所有这些都值得我国心理学界重视和借鉴。

什么是学校心理学,这在国际学校心理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为了搞清学校心理学的实质,我们首先必须分析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心理学家在哪里工作?学校心理学家,大部分在中小学校工作。学校心理学的“学校”(school),指的主要是中小学。当然,也有少部分不在中小学,而在非教育系统,例如政府部门、商业部门、康复中心、私人诊所等机构工作。但是,不管这些学校心理学家具体职务是什么,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学校之外的在校儿童青少年教育上,关心其教育环境和社会生态观点,最终还是与中小学学校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学校心理学家研究与服务对象的年龄是多大?一般的说法是5~18岁。但提法并不统一,有的强调6~12岁,有的提倡6~15岁,有的还提出研究生,大学生都应包括在内,如在英国、前苏联等国家,学校心理学家的确深入大学工作,但这不是普遍现象。最普遍的还是把研究与服务对象界定在5~18岁儿童青少年身上,换句话说,学校心理学家的职业重点放在中小学的情境中,所以5~18岁的中小学生是他们主要的研究和服务对象。

第三,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研究5~18岁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为其服务,并非学校心理学家的专利。因为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也是将5~18岁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不过,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各有其重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中儿童心理学研究0~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5~18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这里的心理现象,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现象。5~18岁中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应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学校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青少年。换句话说,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5~18岁“问题”儿童青少年或学生的身上。难怪者的心理学家说,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学校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由各种假设整合而成的思维方式,这些假设常常用来指导、理解和矫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教育世界。(杭州大学心理系:《儿童发展研究通讯》,1992)

第四,学校心理学服务范围主要涉及到哪些问题?尽管各国学校心理学家主要服务内容有所区别,但大致六个方面是类似的。一是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即预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和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转折期,注意采取心理卫生措施,加以监督控制。二是心理咨询。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其次是家长和教师,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疑难问题和各种障碍。三是诊断性评价。学校心理学家与教师、家长等一起会诊,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筛选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提出排除障碍的措施。四是行为矫正,对学生语言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intervetion),相当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五是学习指导。所谓学习指导是指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以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成绩的评估及其反馈等。特别是比较细致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选择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按照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进行学习,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六是职业指导,即对学生选择适当职业进行指导。通过心理测验等了解个体的方法,以考虑学生个人的能力、性格、体力、家庭、经历等;通过调查、统计等手段,得到职业所需要的某种特长和训练,以提供有关职业方面的信息。这样,具体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唤起他对未来的考虑,指示机会并监督其工作情形与进展,使学生得以正确选择并从事职业,以充分发挥其各种积极性。

鉴于上述,我们对学校心理学的实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中小学校的具体表现。

学校心理学是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和这些分支学科关系密切,而且也是这些心理学分支融合的结果。

学校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尽管它也探索正常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但其侧重点主要还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与青少年。

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又提供了公职人员从业的机会。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不仅为学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mental hygiene)积极地开展了工作,而且也是一支学习辅导、职业指导和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

为什么要开展学校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这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

首先是社会问题。在西方,犯罪、毒品、家庭破裂困扰社会,也是众矢之的的“公害”,且成为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以美国为例,每17分钟发生一起袭击事件;每21分钟有一人受害而死;每1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每4秒钟发生一起扒窃案;每17秒钟有一起持枪抢劫案;每18秒钟有一辆汽车被盗;60%的美国人因不安全考虑限制自己的活动区域;22%的美国人因不安全而变换工作地点;13%的美国妇女曾是强奸案的受害者;受害而死的黑人比白人多6倍;13%的中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受到武器威胁的经历;有10万名学生携带武器上学;16万名学生因害怕暴力而不去上课(1994年7月23日《光明日报》据1994年7月16日法国《观点》周刊资料选登),据美国政府最近的调查,暴力犯罪一年可达200万起,杀人事件达24000起,离婚率高达40%。18岁以下的孩子,27%只有一个尚未结过婚的亲人,而黑人的孩子占57%(1994年8月31日日本《朝日新闻》)。社会问题,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道德面貌,致使青少年犯罪率达4.58%,每年递增39%。学生问题多,需要有专人做工作,这是学校心理学家大批出现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科学发达,生活优越且又教育管理不严而带来的学生问题。在发达国家,电子计算机已基本普及,计算器已成了不屑一顾的小玩艺儿。中小学生普遍使用计算器,除日本严格禁止之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强有力的条文规定,这就严重影响到学生不好好学习数学。美国的中小学分两类,一类是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又分私人学校和教会学校。私立学校学费昂贵(几乎是家长的三分之一工资)、管理严格、学生普遍学习努力、刻苦、道德面貌也较好。公立学校条件良好、免费上学、午饭一般是由学校供应,16岁以下学生上学和放学有校车接送,可是学生中却有相当一部分纪律散漫、学习放松、不遵守公德、厌学情绪突出等等。也由于生活的优越,有的家庭对孩子溺爱而使其从小养成任性,不能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良好习惯,于是多动症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学生中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有人来辅导学习,矫正不良行为和矫治多动症等行为问题,这也是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特别是公立中小学的直接原因。

再次是学校咨询事业发展。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的原意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咨询者尽管有心理正常的人,但一般以心理失常者为主。心理失常,有轻度的和重度的,机能性和机体性的之分。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主要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要纠正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体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在中小学里,有“问题”儿童青少年,也有“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所谓问题儿童青少年,通常指品格上存在着问题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青少年。这里,一是指品德发展上有缺点,二是性格发展上有偏畸。这类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里,较多地表现出纪律松驰、品德不良、情绪消沉、焦虑紧张,甚至于闹学、混学和逃学等等。所谓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通常指智能潜能正常,但在学校中处于低下地位,实际上被剥夺了基本学习权利与学习可能的学生,也指本身发展能力迟滞、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等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的学生和从较低水平的学校转到较高水平学校时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的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创造条件,教师与家长的关心以及本人的努力,改变这种“问题”和“处境不利”的地位,使这部分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里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必然成为主要的途径。而学校心理学家正是这种学校心理咨询的主力军。

最后是危机期问题的讨论。危机期(crisis period)出自危机论(crisis theory)。它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界流行的一种青少年观。该理论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蔑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反社会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冲突。危机论表现在各学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E.Spranger)将青少年期比喻为“第二次诞生”;霍尔(S.Hall)把青少年期比喻为人生航途中的“疾风怒涛”(strum and drung)般的不平静的、动荡不安的时期;勒温(K.Lewin)在阐述青少年心理特征时,认为由儿童的“心理场”向成人的“心理场”之过渡阶段,青少年在未知的环境中无法明确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成了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边缘人”(marginal man),霍林渥斯(L.S.Hollingworth)将青少年描述为摆脱依赖,要求在家庭中获得平等与独立地位的“心理断乳期”;艾里克森(E.H.Erikson)明确地提出,青少年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防止自我同一性扩散,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机,促进人格健康的发展。围绕“危机期”,将问题提出来了,这仅仅是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的阐述。如何开展进一步的讨论,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克服这种危机性,使青少年顺利地度过“过渡期”,那就要依靠学校心理学家来解决问题了。

因此,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为学校服务,解决学校实践问题时的产物。学校心理学家目前在中小学开展工作,为教学、教育和咨询等目的开展个人智能的心理测验;对在校儿童青少年进行和学校教育有关的心理治疗;与教师和学校人员密切配合对学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使他们有最良好的社会适应。(P.J.Woods《心理学百科全书》,1979)

学校心理学家不仅进行应用服务,而且也从事课题研究,以提高其科学性,并扩大自身的影响。

学校心理学是如何开展研究的?主要是在学校背景中,结合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研究。研究儿童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测量、鉴别和防治;分析原因是什么;如何通过教育训练促进这些儿童青少年发展。所以,学校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应用性课题。难怪有的心理学家,如巴顿(J.I.Bardon)曾建议将学校心理学改名为“应用教育心理学”或“教育者心理学”。正因为学校心理学家研究的是学校教育的应用课题,科研经费比较容易搞到,例如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一位学校心理学家研究如何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小学几何教学改革,以帮助几何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发展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非常小的课题,却获得50万美元的资助。学校心理学界有不少课题是有相当水平的,我们这里仅举四个方面来作评介。

其一,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多动症(Hyperkinesis)儿童出现率比较高,不同报道有不同统计数,一般认为在3-10%之间。多动症儿童在学校成为破坏纪律、影响学习、妨碍交往的特殊学生,于是如何矫治儿童的多动症也成为学校工作者的难题。学校心理学家不同意将多动症理解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fuction,简称MBD),而同意《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提法“注意缺乏障碍”(Attention Deicit Disorder,简称ADD)。过去,对多动症儿童采用了药物疗法、食物疗法(认为多动症儿童吃甜食太多,于是减少这类儿童吃甜食)、行为纠正和奖罚方法,但效果并不佳。学校心理学家开展了“认知行为纠正”方法的研究,针对多动症儿童注意缺乏障碍,从注意入手,调整其认知策略。例如,学校心理学家在多动症儿童面前呈现二幅“猫”的图画,这二幅猫图,乍看起来几乎一样,但仔细观察,却有多处的差别。于是学校心理学家利用多动症儿童的兴趣,让他看图,不断引导他集中注意力,找出差别。又逐渐将这种效果在日常学习中去巩固,且加以鼓励。这种有利于多动症儿童改变认知策略和思维组织的方法,主要机制在于考虑到注意与认知的关系。研究证明,这种方法对所有ADD者,即多动症儿童都有效。学校心理学家还注意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且减少或不用药物治疗,在教师、家长的配合下,学校心理学家帮助多动症儿童克服学习困难,获得良好的发展。

其二,离异子女心理特点及其良好适应性的研究。西方国家离婚率高,离婚父母抚养下的子女,有一半是贫穷的,他们没有健康保险,三分之一有辍学的危险,更多有心理上的创伤。因此,在近20年来,他们一直受到学校心理学家高度重视。美国学校心理学会前主席约翰·哥德堡(John.Guidubaldi)领导美国学校心理学会144名会员,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及其适应性进行了长时期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离婚导致了子女和父母双方的压抑和不安。离婚和完好家庭的子女在社会性——情绪,在学业——智力指标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父母婚姻状况对男孩的影响比女孩更大,特别是在较大年龄水平上;父母离婚的不利影响首先被男孩所体验到,甚至在单亲家庭生活平均6.39年后,离婚家庭中的男孩仍在一系列指标上表现出比完好家庭男孩的适应性较差。离婚所造成的子女适应危机不是一种暂时现象,他们不可能在父母离婚后的一二年内就逐渐适应;离婚不仅导致双亲经济和社会资助来源上的变化,而且还引起子女与双亲、同胞、亲友和同伴关系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随年龄不同而不同,随着相当长时间的流逝,并随着生活,特别是父母与子女往后生活关系的变化,才逐步开始适应现时的环境。美国学校心理学会的研究成果,引起美国政府、司法部门、甚至总统的关注。法院对父母离婚后子女归属问题、监护抚养问题、原先父母与子女关系问题等方面作出了相应条文规定。

其三,问题儿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近年来,学校心理学对在校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诊断与治疗、矫正等临床实践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干预方案。学校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学习困难和学校恐惧症等的诊断与矫正领域(King,1993)。学习困难是指感官和智力等方面正常,但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而导致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心理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阅读困难(dyslexia)。据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初步统计,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对于患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学校心理学家一般采用一些特定的智力与成就评价工具(如标准化多水平成就测量套表(Standardized Multilevel Survey Achievement Batteries))对问题所在进行评价、诊断,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训练。其效果良好,可以使这些学生跟上正常班级的教学进度。在美国,大多数公立中小学都设有由学校心理学家主持的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训练班(武杰,1990)。学校恐惧症是儿童因对离家上学极度害怕而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征兆。通常表现为腹痛、头疼、呕吐、腹泻等躯体性症状并伴随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症状。据统计,约有0.4~2%的中小学生患有学校恐惧症。学校心理学家对学校恐惧症的表现、病因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系统脱敏法)及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治疗程序。一般而言,治疗效果良好。(Ollendick&Prinz,1993)

其四,青少年抽烟问题的研究。青少年抽烟问题是近几年来学校心理学家较为关注的领域之一。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均已显示,青少年抽烟的人数比例在近几年里有急剧上升的趋势。许多研究已揭示,抽烟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危害,而且对青少年的学习、与父母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青少年问题行为、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等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青少年抽烟成为学校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学校心理学家主要从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出发,研究了青少年抽烟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涉及的因素包括父母、成人及同伴的抽烟行为及对抽烟行为的态度,青少年自身的抽烟期望,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学习压力,自尊及自我效能感,寻求刺激、新奇及不寻常体验的愿望,抑郁及心理烦恼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父母及同伴的抽烟行为及对抽烟行为的态度。结果发现,父母和同伴的抽烟行为及对抽烟的态度是青少年抽烟行为的预测源。父母和同伴,特别是友好伙伴的抽烟行为与青少年的抽烟行为有明显的正相关,父母和同伴的压力是青少年抽烟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些研究还特别关心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父母和同伴对青少年抽烟行为的影响的相对作用。结果发现,在青少年从早期向晚期发展的过程中,父母和同伴的影响一直在起作用,只是有些研究发展同伴的作用逐渐超过父母,而有些研究发现父母与同伴的作用并没有显著差异。从研究中,学校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抽烟的措施与策略。例如,教会青少年如何面对同伴要其抽烟的压力,如何拒绝同伴的压力;通过各种途径向青少年提供有关抽烟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危害的信息,等等。这些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学校心理学家尽管把工作重心放在应用上,特别是为中小学的服务上,但同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些学校心理学刊物,如美国《学校心理学》(1963年创刊)和《学校中的心理学》(1964年创刊),世界性的《国际学校心理学季刊》(1980年创刊)都发表了很多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二年一次的国际学校心理学学术大会也报告了不少有份量的研究成果,这对学校心理学的科学建设是有价值的。

国际学校心理学的迅猛发展,促进我们思考如何在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学的研究。

在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既是心理科学自身建设的需要,又是教育实际的需要。中国心理学建设的任务之一是要健全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校心理学既然是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又是当前国际心理学界,与临床、咨询、工业三个心理学分支并列的具有开业资格的四大职业心理学之一,当然应为我国心理学界所重视。1993年10月,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成立时,经中国科协批准把学校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改为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可见中国心理学界重视学校心理学的建立和建设。中小学教育界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心理学家参与去共同解决,例如,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种种格调不高的文艺作品的纷纷出笼,一些专制、溺爱型的不正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品德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压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障碍也给其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带来了困难,等等。因此,在我们的教育界,“问题”儿童青少年和“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也是严重存在的,学生中闹学的、逃学的、辍学的已屡见不鲜,甚至自杀的现象也频频出现。所有这一切,给学校工作,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它需要各行各业与教育者一起努力才能解决,这里也需要心理学家深入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之服务,所以,今天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建立和建设已迫在眉睫。

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学校心理学,即使在学校心理学方面作些研究,或为中小学实践作些服务,也不是专业的学校心理学家,而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特殊教育等方面专家所进行的一些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

尽管中国古代就有心理学思想,但科学心理学来自外国。现在,为了建立和建设符合我们国情的学校心理学,也必须批判地吸收国外学校心理学的建设经验,这是形成和发展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前提。

一是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学家从哪儿来?发达国家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心理学家深入学校和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从事学校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另一方面靠大学心理系,教育系(学院)来培养。大学如何培养学校心理学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过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或教师的合格证书;(2)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多数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从中小学教师(受过高等教育)中来培养学校心理学家。例如,澳大利亚允许符合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州的教育部提出申请,获准后花一年时间自费学习心理学的有关课程,取得有关证书,即可从事学校心理学家的实践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按此比例,我国至少需要2万多名学校心理学家。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总数才4000余人,即使全体改行变成学校心理学家,也不到五分之一。目前大学心理系(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只有200多人。如果全部培养为学校心理学家,需要100年才能培养成功。因此,中国的学校心理学家主要地只能来自中小学教师。

二是课程与学位。学校心理学专业的课程由心理系或教育系(学院)设置,一般包括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心理教育评价、行为治疗、会诊、咨询和职业指导,许多课程要求有特殊教育的内容。此外,要有学校实习。在多数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家中博士占少数,多数是硕士学位,或者是学士学位另加一年专门学习。这些要求,我们可以直接借鉴。我国心理学老前辈陈立教授(1992)谈学校心理学专业培养时,对本科生的建议是:学科的内容针对性强,基础课要求面广而内容精,要根据学校心理学家的要求而突出重点;专业课要务实,力求用得着。他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德育心理学、各科教学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心理学作为基础课;将学校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验学等作为专业课;方法论(包括观察等与职业指导)则应在实习为重点。他对学校心理学的硕士、博士学位,认为暂时无法实行,但强调研究,认为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这种见解不仅与国外的经验有其一致性,而且对学校心理学中国化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是学校心理学的目标与任务。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目标与任务尽管提法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美国学校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儿童与青少年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心理学服务,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澳大利亚学校心理学家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提供服务,职业认可以及与学校协调一致。前苏联学校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解释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消除和预防心理发展中所出现的偏向,解决各种个人问题。在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建设中,要强调学校心理学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抓好三项基本任务:(1)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向教师提供心理科学知识,便于学校开展“心理教育”;(2)与家庭教育相协调,帮助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提供心理学方面的建议,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心理卫生的良好环境;(3)开展学校心理学课题研究,为各种“问题”儿童青少年解决问题,以便他们增强良好的适应性。为此,普及和宣传学校心理学是极为重要的。

四是学校心理学家的专业作用和专业培训。国外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家在诸多方面发挥其专业作用,他们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分支的专家;诊断,辅导和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学科教学法专家;因材施教,灵活处理问题的教育专家;进行干预矫治的专家,等等。这些专业知识来自系统的专业培训。学校心理学家因工作性质需要似乎有点象“万金油”,然而他们确实有着广而精的专业知识和相应技能,从事着为学校实践服务的繁重工作,尽管他们的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力度不一定理想。我国目前尚未有一支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就谈不上能发挥什么专业作用,即使上面提到的依靠中小学教师作为学校心理学家队伍的来源,但专业知识和有关技能的培训怎么办,这是一个难题。否则,发挥其专业作用是相当困难的。为了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中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要依靠四方面力量及其配合:(1)占我国心理学家队伍70%以上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2)探讨变态心理、临床心理的“医学”心理学家;(3)研究残疾、弱智者心理与教育的特殊教育专家;(4)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且日趋成熟的心理测量专业专家。这些队伍在我国当今心理学与教育研究中实力雄厚,相当活跃。他们既可深入学校为学校实践服务,进行学校心理学课题研究;又是培训学校心理学家队伍的专业力量。在他们的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建起一支我国学校心理学专业队伍且积极发挥其专业作用是完全有可能的。

标签:;  ;  ;  ;  ;  ;  

论学校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