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论文_王磊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论文_王磊

连云港市赣榆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江苏连云港 222100

摘要: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水产养殖是我国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但水产养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在水产养殖中喷洒的一些化学药剂以及有毒饲料没有被完全利用,其通过水的作用挥发,对水产养殖区域的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污染,导致水资源与土壤生态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本文针对水产养殖的污染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

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水产养殖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提升了人们的收入,但不合理的水产养殖将导致整个养殖环境遭到破坏,给水产养殖的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水产养殖行业必须要树立环保理念,才能促进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的具体防治措施。

1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1.1水产养殖会污染水产品质量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转变,水产养殖业也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主要部分,成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但是,为了获取更高效益,集约化发展又产生了负载量现象,即实际养殖密度超出水体体积,影响饲料、换水方式等,也会增加很多污染物。在整体上,不仅无法保证水产品的健康性,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安全。

1.2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

由于水产养殖密度高、整体布局不合理,将影响整体质量。通过外源性物质的投入,也可影响生物多样性。尤其近几年水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使水产养殖变得热起来,猎奇式的盲目引种及盲目扩大养殖量,对水下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环境受到破坏,产生交叉污染现象,引起细菌滋生,破坏水环境质量等现象。

1.3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水产养殖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知识的严重缺乏,没有充分掌握养殖技术,无法在整体上对水产养殖进行系统控制。同时,在水产养殖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养殖模式,导致饲料、排泄物等在水池内产生激烈反应,增加大量的细菌数量和生物量,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2水产养殖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

2.1内部因素

目前,在水产养殖时,不能忽略水产养殖内部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水产养殖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养殖模式的多样化,其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模式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不同。1)淡水池塘养殖模式中,内部的水资源总体性较强,导致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较弱,而水产养殖的密度非常高,会产生很多的有机物以及粪便,导致整个水体富营养化。水藻滋生,造成水产养殖的环境遭到破坏。2)水产养殖的工厂化养殖主要利用鱼饲料进行喂养,水体不能及时更换,而且更换废水时直接排入周边的池塘,一些鱼饲料中的有机物质会随机进入到池塘中,导致池塘环境受到破坏。3)水产养殖的网箱养殖方法是设立一定区域的网箱使水产养殖区域与周围的水域联连同一体进行养殖,网箱中进行消毒、喂养工作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导致整个水域遭到破坏,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引发赤潮,环境污染加剧。

2.2外部因素

在水产养殖中,外部因素往往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水产养殖中,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过度养殖,不合理地增加水产养殖区域,无序的排放水产养殖废水,使周围的空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整个水产养殖区域的环境压力增加。此外,在水产养殖中,养殖人员不具备环保理念,认识不到新时期对于环保的重要要求,导致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国家对于水产养殖饲料的配比有严格的规定,但很多养殖人员不在这个规定内进行饲料配比,甚至使用了很多的违禁药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水产养殖的工作中,管理部门没有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监视和管理,对于水产养殖的区域划分不合理,导致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破坏出现蔓延式增长,引发重大的环境危机,不利于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

3对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

3.1优化水产养殖结构

在水产养殖业建设和发展中,水质质量、水环境的污染现象与水产养殖的过于密集性相关。所以,应对水产养殖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趋合理性。发展水产养殖可以引入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模式,对养殖密度进行控制。需要根据生态环境、经济因素等确定出合理的养殖容量。根据养殖场地的具体情况,实现轮养、混合养殖模式。用健康的生态理念指导水产养殖,在构建绿色生态环境基础上,维护整体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3.2建设管理制度

在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1)相关的环境部门要强化对水产养殖的管理,设置合理的水产养殖制度,保障水产养殖在一个可以把控的范围之内开展。做好水产养殖区域的规划,深入了解水产养殖所在生态环境区域的承载能力,设置合理的水产养殖规模。2)在水产养殖管理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制度,设立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责任制度与考核机制,要严格审查水产养殖的资质,保障水产养殖区域内环境保护的力度。3)对相关的水产养殖区域进行监测,避免偷偷进行水产养殖的现象,定期监测对水产养殖区域的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空气环境,检测水产养殖区域内的环境是否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就要责令水产养殖人员停业整顿,整治水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严重的要进行处罚,或者吊销水产养殖的生产资质。

3.3制定废水排放标准

在我国一些地区的水产养殖工作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经营发展模式。实现水产养殖的工业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其产生的污染危害,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标准,并严格控制其产生的废水排放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减少水产养殖中的废水排放。

3.4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水产养殖工作。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养殖户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养殖模式上,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要让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根据不同养殖模式进行不同的技能培训,通过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3.5引进现代技术

为了缓解水产养殖的污染情况,需要引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促使水产养殖水平的提升。为了降低水产养殖各环节污染现象,减少污染排放,可以依赖现代技术,实现清洁生产。也可以通过新型生物技术,对水产苗种进行培育,加大对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对饵料的培育工作,根据不同物种和生产阶段,确定科学的投喂制度,保证管理工作向专业化发展。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水产养殖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开展水产养殖时,一定要树立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在水产养殖产业经济发展中强化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引导和监督,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绿色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海香.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6):230.

[2]唐建明.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9):192.

[3]李兴启.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7(32):46.

[4]俞瑞高.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2016(13):107.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论文_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