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与亚太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亚太论文,角色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试图回顾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珠江三角洲在中国和亚太经济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角色的演变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总结从中得到的启示,并进一步分析未来15年要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与亚太经济中应该担当的角色,以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参考。
一、鱼米之乡:建国卅年裹足美女的造型
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鱼米之乡”角色,在亚太经济中仍是一块沉睡着的国土。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网密布、水源充足、肥田沃土、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环境极利于农业生产,使她成为广东稻米、甘蔗、蚕桑、塘鱼、水果集中产地。珠江三角洲过去一直以发达的农业著称。1952年,农业总产量占工农业总产量的比重在65%以上,1978年,粮食、 糖蔗、 塘鱼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约已达到550万吨、530万吨和25万吨,其中甘蔗和塘鱼分占全省总产量的60%和35%。50年代,制糖、纺织是工业主要行业,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纺织、食品(主要是制糖)、机械和化工四个主要行业。
这一角色的形成带有浓重的自然色彩和人为压抑双重特点。说她带自然色彩主要立足两点:(1)优越的自然地理特别有利农业生产, 人多地少,大量的劳动力投放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使农业得到发展;(2)以制糖、纺织为主的工业也是建立在本地农业基础之上。 这一角色带人为压抑特征在于:高度指令性计划与闭关自守桎梏的限制形成一种畸型的以本地区为主的封闭式狭小市场。轻工业以本地原材料为主,农业长期未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商品农业,到1978年,出口总值仅有6 亿美元左右,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对内交换也不多。
这一角色具有两面性。(1)撇开体制问题来考察, 这一角色的形成有其合乎逻辑的一面:第一,它建立在自然条件之上,形成带有浓重自然地理特色的产业基础。第二,其工业走了避开重化资源贫缺劣势,选择了适合本地发展的以农副业产品为基础的轻加工发展道路。(2)旧的体制限制了合理发展的一面。任何角色都离不开一定的体制政策背景,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前的发展受到限制有它深刻的体制根源,这个根源在于:第一,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缺乏竞争局限了发展,糖粮仓、鱼米之乡未能及时向商品农业扩展、向商品经济升格,仅仅成为美名。第二,闭关锁国错失发展良机。60-70年代,以开发高新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产业技术革命迅速发展,包括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和巴西等国家抓住机遇发展很快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和国家,珠江三角洲尽管有优越的区位和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政策上闭关自守,隔断了与国际贸易的沟通,祖国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得不到发挥,面对周边地区的高速度发展隔岸兴叹,坐失60、70年代世界产业技术革命提供的发展机会。
因此,珠江三角洲如同一位裹足美人,发展步履蹒跚,赶不上工业化的时代列车,在亚太区域发展中落伍了,与亚太地区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拉开了差距;经济聚积缓慢,1978前26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只增长8%多,在当时经济基础下这个速度是比较低的。 与此同时农村积聚大量剩余劳动力被圈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得不到释放,发展受到限制,必须寻找出路。
二、轻纺加工输出基地:改革开放政策、区位与产业技术优势共塑的形象
(一)转换角色——区域的内在冲动。前一阶段经济有了一定积累和发展,但所扮演的角色难以承担起区域工业化的重担,同时遗留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求出路。这表明,这一阶段扮演的角色已经不能充分体现区域内部发展的内在要求;另方面,以香港等为代表的亚太区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60-70年代率先加入世界产业技术革命行列,历时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珠江三角洲和香港仅一隅之隔,巨大的差异对珠三角产生很大的诱惑力。70年代末,珠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强烈酝酿着转换角色的愿望和冲动。
(二)转换角色启动经济模式。生产资料匮缺,劳动力较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经济积累缓慢是珠江三角洲当时的特点。从区域这个现状出发,要摆脱当时的困境,主要是发展轻、短、快,容纳劳动力多,市场广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目标是建立轻加工输出基地,主要难题是如何解决生产原材料、资金积累以及技术来源问题。出路在于:建立区间联系来解决。
(三)转换角色的良好环境条件: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及国内腹地之间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1)70年代末80年代初, 香港出口导向型工业受到内外双重压力。在内部,工业技术落后于韩、新,劳工政策倾向第三产业带来加工业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提高。在外部,亚太区拥有低劳动、土地成本的泰、马等新兴国家出口导向工业的冲击,以及主要进口国家取消对港产品进口优惠待遇,香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一下子陷于夕阳状态,急于寻找腹地,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升产业结构,扩大驰骋国际经济舞台,巩固和加强其作为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地位,成为香港的中心任务。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内部工业化要求十分强烈,又背靠十亿人口庞大国内消费市场,理所当然成为首选要地。珠江三角洲发展加工业需要通过香港获取原材料、半成品、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作依托。(2)珠江三角洲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加工工业,需要大量的内地提供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和科技力量以及庞大的内地消费品市场,内地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正在渴求着比较廉价的时髦耐用消费品的输入。国内周边地区同样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大军为珠江三角洲大规模输入劳工提供了可能。在这种背景下,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及内地经济之间形成一种非常有机的互补关系,建立一定的区域合作关系,把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一个大加工厂,谋求共同发展的意愿产生萌动,只假时日。
(四)改革开放为转换角色提供了机遇。区域的内在冲动和良好的环境仅仅是角色转换的条件,改革开放,敝开国门,引入市场机制,加上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为珠江三角洲创造了发展、转换角色前所未有的机会。1979年以来,改革开放先行使珠江三角洲能够首先在体制上松开高度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空间上得以敞开国门、冲破行政分割篱笆的阻拦,通过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先行享有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政策优势、毗领港澳海外华侨众多的区位和人缘优势,在积极改革旧体制,探索建立新体制、拓宽开放领域的同时,把开放战略的突破手段放在建立外引内联、大进大出、双向聚集和辐射的良性循环交换系统上,使区域的合作、角色的转换可能变成现实。
(五)轻纺加工输出基地——一个新的角色在改革开放16年的实践中形成并走向成熟。1979年以来,我国在实践中尝试着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同时,探索着把国内经济从原来封闭状态下,通过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以及开放城市等形式打开通道,逐步纳入到世界经济范围,珠江三角洲作为重要的特区、开放区和开放城市的集结区、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中国经济通往亚太地区的桥梁、亚太经济进入中国大陆的桥头堡,起了窗口、桥梁作用。珠江三角洲以利用港澳资金、技术、信息、销售渠道,进口原材料、半成品,调入内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技术力量,在区域内部发展轻纺加工业,然后把加工产品大部分通过香港出口和销往内地为主要形式,推动了第一次工业化高潮。在这个过程中,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前店后厂”关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的“后厂”;与内地建立了交换协作关系;在内地——珠三角——香港(通过它进入亚太地区)三方面的合作关系发展中,确立了珠江三角洲“进口调入——加工——输出(出口和调出)”中介地位。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 初期(大约1979—1985年)阶段:主要建立两头在外,形成交换循环系统为手段来增加积累。以改造现有轻纺加工业为主,利用内地原材料,从香港引进资金技术,改造传统轻纺加工业,通过向香港出口传统的轻纺加工产品、农副产品换取外汇,进口原材料加工输出低级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中后期(大约1985年后)阶段:形成全要素大进大出实现高积累。从香港引进资金和较先进的时髦产品加工技术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利用国内科技、能源原材料、周边地区劳动力,进一步发展耐用消费品,如电子、电风扇、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打入国内外市场;吸收外商来珠江三角洲兴办鞋类、服装、玩具、手提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改造提高传统加工业进一步扩大出口。形成时髦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并承担吸纳内地同类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集中出口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顺利地转换了角色,珠江三角洲成为轻纺加工输出基地并走向成熟。1978年,珠江三角洲外贸出口总额不过几亿美元,1994年达到384.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近100倍,占全省的77%;进口值也迅速增加;1994年利用外资占全省的72%以上,比1980年增长了81倍,16年共引进设备数百万台套,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设备大多数从外部调入和进口,加工产品2/3以上销往国内其它地区和国外, 从外省与外地输入劳工近千万人。
(六)成功的角色带来经济社会的突破性进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使珠江三角洲在中国和亚太经济中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增长极。1979-1994年GDP年均增长20.8%,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的14.2%和9.2的速度,也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率,在占全省总人口不足三分之一的国土上,创造了占全省70%以上的GDP。经过 16年的发展,目前珠江三角洲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初级工业化,进入了中期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综合经济水平与国内大部分地区拉开了差距,率先向亚太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靠近,为下一步迈向现代化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基础条件。
(七)这一角色成功之处:(1)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先行政策灵活措施的天时及毗邻港澳、华侨的地利、人和,改革旧体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优势。(2)根据本地劳动力、生产资源不足的资源特点以及原有的发展基础,选择了适合本地发展的劳动密集轻纺加工发展道路,既继承利用了原有的工业基础,又拓展了新领域,形成工业化浪潮。(3)未离开原有基础的情况下,敢于超越本地资源、突破区域限制,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开拓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双向大进大出良性循环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受本地资源限制的重大难题,使本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出路,实现了经济“超现实”的高投入、高积累和高增长,大大地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为现代化建设赢得时间。(4)产业技术优势自始至终是这一成功角色的重要支撑力量。珠三角在大循环中,逐步引进朝阳产业,转移夕阳产业,加速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层次,以产业和技术领先确立并保持珠江三角洲在国内的市场优势。(5)加工输出基地的形成,带来了交通通讯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体系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区域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提高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亚太地区的地位。
三、高新技术加工输出基地:跨世纪的客观趋势与理想角色
现实呼唤珠江三角洲尽快提升产业层次、转换角色,寻求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一方面,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已经面临难以逾越的内部障碍,出现重重困难。总结过去十多年珠江三角洲发展成就,主要是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机会,通过借用港澳的资金、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渠道,利用本地和外来的廉价劳动力与土地,形成加工输出基地,掀起工业化浪潮取得的。但应当看到,迄今为止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低劳动土地成本和资金高投入、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路子来实现高增长,完成原始积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投资环境、服务功能改善和提高以后,区域内部存在的问题已明显暴露出来:(1)产业技术层次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下降。过去十几年,珠三角经济取得优先增长,除了高投入以外,最根本的一条是依靠产业技术相对优势来支撑的,本来技术含量就不高。90年代以来,面对全方位开放带来的竞争和世界性产业升级的新挑战,珠江三角洲工业技术在国内已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在国际上显得落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拳头产品不明显,产品竞争力不强。据《经济日报》报导,80年代初,广东(主要是珠江三角)的食品、家用电器、电子、服装、鞋类以及室内装修等五大行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进入90年代,上海货已把广货挤在一边。《中国名牌》杂志社商品评价中心抽样调查表明,1993年珠江三角洲主要消费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只剩15种,已不及上海,在一些边远市场,广货市场份额也逐步被挤占,如新疆市场,市场占有率从50%降为30 %, 上海华中一带的产品则从30%提升为60%。(2)投资消耗较大,效益在持续下降。“八五”计划期前四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29.5%,最高年份达40.6%,平均投资率为45.1%,1994年高达51.3%,1994年总投资规模超过2000多亿元,其中80%左右投资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此同时,投资效益逐步下降,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产出GDP却越来越少,从1985-1989年0.692元/元,降到1990-1994年的0.528元/元。随着投资效益的下降,加上其它因素进一步影响到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反过来又引导高投入,形成恶性推动,大大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负荷。(3)劳动成本大幅度上升,企业负债率提高,债务加重。企业职工工资平均每年递增的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据有关方面分析,近两年国有企业负债面较广,相当部分负债率要远远高于正常值,长期过重负债经营已使这些企业陷入困境,改革举步维艰。(4)外来劳工涌入过多, 降低了劳动力素质,增加社会负担压力。目前全省外来劳工超过1000万人,其中大部分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不能否认。大量外来劳工涌入曾经对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但随着工资成本的提高,也成了沉重的社会包袱,同时降低了劳动力素质,影响到就业工程的实施,产业的升级。(5)污染严重,环境恶化,治理后继压力增大。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粗放经营的发展,工业和生活“三废”激增,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据统计,1993年全区污水排放量超过20亿吨,工业废弃物180万吨,生活垃圾300万吨,酸雨频率在50%以上;非农挤占耕地、无序开发资源,使生态恶化,环境抗灾能力减弱,自净能力降低,负担加重。区域自然生态每况日下,环境容量不堪负荷,人的健康受到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面临威胁。社会建设紊乱,整治成本将大大增加。有识之士正担心伦敦泰晤士河的治理花费高昂代价的惨象在珠江三角洲重现。
另方面,珠江三角洲面临着外部挑战。国际上,随着全球经济向多极化、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组,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崛起,不仅为珠三角利用国际资本和引进技术带来困难,而且对于同一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国内,珠江三角洲在中国和亚太经济体系中,从改革开放前的糖、粮仓和鱼米之乡,成功地转向扮演轻纺加工输出基地的角色,使经济获得超常持续高增长,但这种成就相当程度上是依靠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廉价土地和劳动力为成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新形势下,国内全方位开放已经形成,政策共享、平等竞争取代地区倾斜政策,珠江三角洲原有的政策优势消失,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受到冲击。
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标志着珠江三角洲如果继续沿着过去所走过的发展路子走下去将难以获得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按照产业发展一般规律,工业化愈是早熟就愈早衰退。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以后,不能继续发展就必须促成升级,升级越早,持续发展就越主动。内部矛盾与外部挑战表明: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已经刻不容缓。珠江三角洲必须面对现实,主动迎接挑战,尽快提升产业层次,增创新优势,寻求持续发展的道路,加速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是客观赋予珠江三角洲的历史使命。如果从现在开始,珠江三角洲继续扮演原有的角色,就很难顺应历史的客观要求,并将可能延误现代化建设良机,在中国和亚太经济中又一次掉队。
是采取淡化中期工业化发展阶段,一步到位直接发展成为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还是遵循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现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输出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高新技术加工基地实现产业升级?这是摆在珠江三角洲面前、必须作出历史性抉择的两种不同发展战略。
珠江三角洲应该进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提升产业技术层次,转向建设高新技术加工输出基地,这是跨世纪的客观趋势。(1)在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基础形成之前,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不应该也不可能绕过高新技术加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进升到以服务业为中心地位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并不十分大的地区在工业根基还很浅薄的基础上,只要有适当的条件,它完全可能跨越工业化的某一发展阶段直接进入发展新兴产业时代。但当某一地区工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产存量,并已开始出现衰退迹象时,其持续发展只能向高级工业化发展阶段循序过渡。世纪之交,珠江三角洲缺乏80年代那样比较特殊的环境,珠江三角洲并非小区,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总户藉人口超过2100万,从总体看虽然已完成初级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已具有庞大规模,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于早熟,发展很不充分,内部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还很突出。工业化发展过程难以脱离现有的基础。因此,从现在到今后十几年,珠江三角洲还不可能一跃建成一个以贸易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这是因为:第一,高增值的服务业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工业根基来支持。要发展形成世界区域性服务中心,还缺乏本地区或周边地区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基础,因此,在本地区或周边地区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工业基础形成之前,珠江三角洲不能直接发展成为服务业中心。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投资效益看,1990-1994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单位投资产出效益是第三产业的3.5倍,工业投资效益比较好。1986-1994年间, 比较效益年提高7.2%,而同期第三产业投资效益年下降7.3%,目前这个趋势还在持续。效益机制产生的市场拉力将使资金流向第二产业,而目前国际竞争要求工业提升技术,国内市场也颇具倾销时髦高新技术消费品的潜力。这预示着加工业发展前景仍很广阔,提升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加工业在今后中长期内,比发展第三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周边地区工业基础更差,起码难以在十几年内成为珠江三角洲发展国际性服务中心的依托。事实上表明,以工业为主导仍将是2010年前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趋势。第二,珠三角原有的优势是加工业基础而不在于服务业。目前香港的服务业已非常发达,在珠江三角洲和香港两地及周边区域都未有强大工业基础的区域,同时形成两个相互竞争的服务中心(或中心与次中心)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的。譬如,发达服务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国际大财团、大金融机构在该地区设立总部,就目前趋势看,世界大财团多已在港设立总部,要在咫尺之间的珠江三角洲另立总部是不可能的。当然,否定珠江三角洲中长期内服务业的中心地位并不排除珠江三角洲发展发达的服务业,而只是说,珠江三角洲的服务业不应该去追赶香港,主要应是面向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工业而发展的,为发展新技术加工输出基地服务。它可以超前,但不可能在中长期内成为中心来发展。退一步说,即使珠江三角洲要建成服务中心,也必须建立自己扎实的工业基础,这个基础要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以高新技术加工输出基地为依托。
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基地是比较理想的。第一,高新科技产业仍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支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了高新技术就是占领了市场。珠江三角洲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得高新技术之先。第二,建立高新技术加工输出基地是适应国内市场需求趋势的。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增长和购买力的提高,旧的消费热点已经过去,以汽车、高级居住装修品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时髦消费品为特征的新一轮消费浪潮正在悄然兴起,市场潜力巨大。珠江三角洲如采取主动姿态,着重在汽车、电子家电系列重化建材医药等部门和领域,攻克一批公共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技术难题,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消费品加工生产,将利于在国家保护下更有效地去利用和占领庞大国内高档消费品市场。第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输出基地有利于减轻区域环境压力和社会成本负担。珠三角是资源贫缺区,经济上规模以后,仍然通过依靠大量增长的物资投入来获取经济高增长将可能大大超过交通运输承受能力,比如初步推算,“九五”期铁水路货运必须支撑四倍于本身增长速度的经济增长,如果在产业技术上没有新的突破是不可思议的;劳工低成本优势丧失之后,采取大量外来劳工发展加工业,也渐渐成为沉重的社会包袱,假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此发展下去,估计2010年外来劳工人数将大大超过珠江三角洲现有户藉人口,社会空间是难以容纳的;粗放经营带来的环境恶化也可能是成倍成倍地增长。这些表明,这种过于单纯的高投入、依靠劳动密集型加工发展模式必须转换:一是以深加工高增值取代物资的规模投入;二是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代替劳工的规模投入;三是通过科技渗透提高加工度取代粗放经营。所有这些都需要依托发展高新技术加工业来实现。第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输出基地,可以摆脱珠三角与香港合作中珠三角的被动地位,大大减少由于低层次合作带来的利润流失,提高合作层次,获取高利,同时利于继续承揽国内同类产品出口,起桥梁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带动服务业发展。第五,周边地区有容纳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的空间,铁路交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的扩散和技术的升级。一个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存量的加工业技术升级包含着两种函义:一是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外部引进,二是存量中部分夕阳工业的外推。产业整体的升级是通过吐故纳新两方面的结合获得的。夕阳工业的外推必须具有产业技术势能(与附近地区产业技术形成区位落差)才可能实现。珠江三角洲周边地区,包括粤东粤西粤北以至广东临省工业化起步晚,发展较慢,加工业还相对落后,可以承接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特别是广梅汕铁路的建成,打开了粤闽通道,连同目前同步建成的梅坎、潮彰线,使中部出省通道从原来的两个增加到五线五口、大大增强了交通输送能力,增大了产业辐射的广度和射程。珠江三角洲正可以利用这一地区差距,通过向这些周边地区扩散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来迎接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实现加工技术的升级。第六,珠江三角洲发展高新技术加工业有一定基础。进入90年代珠三角产业成长已进入以轻纺加工为主的工业化初期成熟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萌芽状态。1985年在全国率先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以来,目前经国务院与省批准在珠三角创办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共七个,也是国家科委批准的全国仅有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之一。以此为基础,重点开发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高级精细化工、 轻纺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等等。 到1993年,产业带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470家,产品超过750种,估计到1995年产值将达到5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第七,珠江三角洲发展高新技术加工输出基地,巩固和提高珠三角与香港互补合作层面对“珠——港”双方今后发展有利。香港必将全力以赴支持珠江三角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基地。任何一个地区孤单地介入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获胜是比较困难的。同理,香港要成为中国的首要贸易中心城市、亚洲的服务之都,必须有一个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与发展地腹地和后方,这个后方必须能够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来支持其贸易和服务业,一隅之隔的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最重要制造中心之一有着良好的加工业发展基础,过去是、现在是,今后十几年仍然是首选要地。但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过弱,已不足以担当这一合作角色,并将直接影响到香港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地位的巩固和发展。香港作为国际的贸易、航运、金融和信息中心,有能力也必将全力提高“港——珠”双方互补层次,支持珠江三角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