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遵循建设规律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建设_社区建设论文

突出问题遵循建设规律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建设_社区建设论文

着眼突出问题,遵循建设规律——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突出问题论文,大力推进论文,创建工作论文,规律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津市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形式,必须从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出发,着眼存在的突出问题,遵循社区建设的基本规律,围绕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个大局,为探索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提供精神动力、政策导向、文化条件和物质基础。

一、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属性,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有利于社区自治功能的充分发挥

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社区自治程度不够。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还存在重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导向作用的问题。我们认为,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虚功实做”的创新实践,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反映社区建设的根本要求,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引领作用和教育作用,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夯实社区全面建设基础的良好环境。

1、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文明社区创建中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对社区事务的直接管理,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居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围绕和服务中心工作,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文明社区创建的题中应有之义。要通过创建工作加强对社区建设的正确导向,充分利用阵地开展基层民主教育,发挥载体作用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推动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层民主道路。

2、适应社区建设需要,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培养居民参与意识。这些年来,我区在文明社区创建中,特别注重把握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和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着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让广大居民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拓宽参与渠道,培养和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我们把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纳入文明社区创建综合考核评估体系中,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关心社区工作,提高了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扩大了居民参与的覆盖面。实践证明,只有使社区居民真正树立起社区意识,才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建设发展。

3、适应社会整合需要,在文明社区创建中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文明社区创建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综合性创新实践活动,应当协调各方面力量,迅速调整和改革原有的社会整合与调控模式,推动建立起与多元利益主体相适应的利益表达和社会整合机制,使社区成为联结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桥梁,形成多样而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健全而透明的政治参与途径,让社会各个利益主体都能充分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以实现社会正义和利益均衡,促进社会稳定和有序运转。

二、公共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必须适应城市结构的变化,促进建立新型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将带来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城市管理结构的变化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需要建立新型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在弥补社会管理缺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要从社区居民的需要出发,以社区公共利益为纽带,发挥社会资源整合的强大优势,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建设服务完善、文化繁荣、公平有序、安全稳定、相处融洽的和谐社区。

1、以公共性服务为导向,不断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是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要把不断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做到服务对象大众化、文化设施普遍化、活动形式多样化,一方面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给人们带来的价值观念变迁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区整体文明程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使不同的社区群体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产生共鸣,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以经营性服务为纽带,实行“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机制。近年来,我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在推动建立新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的途径,以强化社区服务为突破口,创新服务机制,促进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形成“政民互动”合作网络,建立了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机制,使社区居委会与国家基层政权相联系,业主委员会与房产所有权相联系,物业管理公司与市场经济的自治权相联系,他们按照各自的运行规则开展服务,提供居民需要的社区公共产品。

3、以公益性服务为重点,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年,我区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使老、残、孤、病、弱等特殊困难群体得到了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感受社区的温暖。要积极推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社会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功能,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必须着眼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利益整合的社会效果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一个突出要求,是社会管理运转有序。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社区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搭建社区管理的基础平台,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使社会矛盾在社区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1、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建立社区治理的新框架。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我们尝试将治理理念引入社区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许多社区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培育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各类自我服务型组织,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组织、调节和规范居民的各种活动,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和稳定。

2、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形成化解矛盾的新优势。社区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处在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最前沿。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活动场所、宣传设施和教育阵地,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表达自由,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传递和合理解决他们的利益诉求,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3、在文明社区创建中构筑防控结合的新格局。我国处在社会经济陕速发展的时期,又是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现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裂变会给人们产生深刻影响,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使城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虽然反映在社会,但却都发生在社区,所以社区处在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上。文明社区创建要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要求出发,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构筑社区综合治理体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驻区单位与居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形成维护社区治安秩序“打、防、控”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社区阵地是社区建设的活动载体,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必须通过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物质基础

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坚持“共筑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原则,最广泛地动员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创建活动,通过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形成创建合力,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努力建设好文明社区创建项目,夯实社区建设的基础。要把创建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制定长远规划,明确责任分工,狠抓任务落实。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遵循“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环境优美、方便群众”的要求,对各类设施的空间配置、区域功能进行标准化设计,规范有序地推进建设。把社区创建标准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区建设、小城镇建设、旧楼区改造之中,从源头上解决好基础建设问题。把文明村创建要求纳入文明生态村建设之中,一起规划,一起布置,一起建设,探索出一套好的创建办法来。要加大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良的社区生活环境。

2、切实管理好文明社区创建阵地,增强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与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建设好阵地,更要管理好阵地。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生的原则,在建设好阵地的基础上,制定统一、规范、齐备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把管理融入到建设过程之中,切实把阵地管好、管活,使阵地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真正发挥好文明社区阵地作用,促进和谐社区的文明进步。真正发挥好阵地作用,是文明社区创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把握文明社区创建的时代内涵,从城市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出发,切实发挥阵地的作用。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来,我区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创建重点,坚持整体推进,注重发挥阵地的导向、教育、服务、娱乐功能,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极大地推进了社区全面建设水平。6年来,我区有15个社区先后受到市级表彰奖励,6个社区受到国家的表彰奖励,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社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  

突出问题遵循建设规律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建设_社区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