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论文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论文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李晓霞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湖南 湘潭)

摘 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机遇。本文从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和保障机制,以期推动民办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机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经过5-10 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民办高职院校要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也要实现自身成功转型,须建成一支满足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业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和改革意识、质量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师队伍。

一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民办高职院校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学生已达一定规模,师资队伍建设也卓见成效。缘于发展的快速和自身属性特点,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普遍面临着以下的形势:

(一)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高技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够,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企业能工巧匠、教学名师、优秀管理人才比较匮乏,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较少,协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双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匮乏,需进一步完善;教师整体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1]

(二) 师资队伍“双师”力量不足

“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偏少;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不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渠道不足。

(三) 师资队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

师资队伍总量仍显不足,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职称分布不尽合理,招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教学师资压力大,新兴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四) 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仍需完善

学校人才引进、职称评聘、薪酬福利等方面的管理机制还不能完全适用学校发展的要求,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尚未完成形成,适应现代教育体系的师资管理理念尚未形成,管理体系尚未建立[2]

二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1.1 实验动物 新西兰白兔 31 只,雄性,体质量为(2.24±0.21)kg,购于上海生旺实验动物养殖有限公司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 SCXK(沪)2018-0001]。饲养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在任何实验操作前均适应性饲养 1 周,饮食、饮水不限。将动物随机分为 2 组:正常对照组(n=6,将新西兰白兔置于加压舱内常压通气)和高气压暴露组(n=25,对新西兰白兔进行高气压暴露并快速减压)。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大幅提升。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专任教师的比例增大,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增加,形成了稳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活力和良好社会服务能力的专业团队。

2.3.1 推荐对于消化道出血风险高危的患者DAPT治疗联用PPI(Ⅰ,B)[9]:虽然使用PPI不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证据是有奥美拉唑研究获得,基于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奥美拉唑和艾美拉唑似乎具有最高倾向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而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的药物相互作用倾向最低。

(一) 师资队伍总量满足发展需要

民办高职院校要科学制定和实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支持计划”,改善人才发展的支撑条件,着力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依据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计划项目,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技能的创新领军人才、优秀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加大高学历和重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大力从企业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

●While sowing highland barley, mix its seeds with husks.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cals is, “ask pests to eat husks instead of the seeds of highland barley”.

(二)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在安全管理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及时的对脚手架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淘汰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或者是传统性能落后的设备,使用性能优良,安全性能好的设备,这样才能够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脚手架工程施工的质量。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要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须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创新师资队伍开发机制,改革人才资源配置方式和激励奖惩机制,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大力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力凝聚力,提升人才汇集力。其主要目标表现在:

(三) 师资队伍布局结构更加优化

2018年11月17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四) 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日趋完善

师资队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更加开放,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人事制度基本形成。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科学制定师资管理办法,优化聘任,加强考核,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扩大大青年教师专业培训数量,推进“双师型”教师双向培养进程。加大对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的力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创新进取”的管理人才队伍。

三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 实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支持计划”,着力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要为国家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师资队伍总量首先必须满足在校生需求,达到国家职业教育所规定的生师比要求;其次管理人才须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二) 实施“专业团队建设计划”,着力打造高水平专业团队

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加强各级各类专业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团队等建设。以团队建设为载体,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的优势与特长,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兄弟院校与政府部门的精英加盟,发挥团队人员之间的协同作用,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与文化建设等工作;努力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团队建设与考核机制,激发团队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遴选好团队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团队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团队快速成长,打造高水平专业团队。

随着职业教育向质量提出要求,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分布应趋于合理,专业素质和层级结构应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应趋于协调。教师队伍中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企业兼职技能教师的占比达国家要求以上,职称结构更加匹配专业发展,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新兴专业教师满足专业发展需求。专业教学团队与创新能力须不断增强[3]

(三) 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着力实现教师教学素养全面提升

坚持师德建设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以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契机,以岗前教训、新教师入职培训等为抓手,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高校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制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办法,完善科研学术规范,建立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构,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由图3、图4可知,M1、M2、IP1、IP2异常强度大,梯度陡,范围宽,对应较好,位于震旦、寒武及中泥盆统跳马涧组、棋梓桥组的多条断裂间或断裂交汇处附近,成矿条件较为有利[12]。通过对高磁数据进行向上、向下延拓处理,查明了测区浅、深部的磁场特征,将深浅部磁异常区分开来,结合视极化率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在100线地质剖面两侧,各类 磁异常等值线0值线附近设计钻孔(图7)。

(四) 实施“双师双向培养计划”,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双师型”进程

完善和落实“双师培养计划”,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以机制创新与政策项目为引导,积极促进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人才、项目、体制与机制的协同创新与政策引导,加强与地方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校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络的技术优势,构建校企合作视频互动系统,联结学校课堂与企业生产一线场景,以实现校企双方要素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有效对接。推行双职双岗制度,学校设立技术应用性公司,赋予专业教师双重身份,教师既是公司负责人又是专业教师;鼓励教师到企业担任相关项目负责人,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引导企业人员成为专任教师的企业导师,专任教师成为兼职教师的课堂助教。通过协同创新方式,提升教师水平和能力,推进教师队伍“双师型”进程。

(五) 实施“师德建设工程”,着力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师资培训中心,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从薪酬管理、考核评价、职务晋升等方面,科学设计优秀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德才兼备、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养进修体系,通过专业课程进修、访问学者等形式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到名校或科研机构学习研修。落实新进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制”,切实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并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引导。加强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与指导工作,帮助新进教师有目标、有计划的实现个人能力提升[4]

四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 完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二级机构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学校、二级机构两级管理体制,实现学校师资队伍工作重心的进一步下移。在师资队伍规划、高层次、高技能教师引进与培训工作中,学校负责宏观决策与调控,各二级机构可依据自身专业学科特点规划资源和师资配置。鼓励二级机构探索新的师资引进机制。鼓励二级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引进企业能工巧匠、高技能和技术型三类教师;鼓励校内高层次、高技能教师积极引荐同行业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和专业带头人。

(二) 完善投入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强对高技能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等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大力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进程。改进学校服务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实验条件、图书资料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丰富教师的业余活动,稳定教职工队伍,增加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5]

2.健全教职工薪酬福利体系,不断改善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根据统筹兼顾、效率优先,向一线倾斜、骨干教师和对学校发展有贡献的教师倾斜的指导思想,结合教师岗位管理和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工资体系和薪酬管理办法,科学评价,严格考核,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 完善评价机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进程

1.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实施全员聘用制,实行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建立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

2.探索教师岗位分类分级管理,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实行目标管理、合约管理,强化聘期考核,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搭建“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

3.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同行专家、督导组织和学生多方参与的教师综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教师发展的导向作用,将教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职务聘任、分配激励的重要依据。

五 结语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须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放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来抓,加大师资引进与培养工作的投入力度,重视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营造和谐师资队伍成长环境,稳定现有师资队伍,培养和使用好新引进的教师,以更好的举措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从而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艳 梅黎丹.探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9):135-136.

[2] 焦美莲.民办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中的问题及思路解析[J].知识经济,2018(4):36-38

[3] 戴国梅 陈杰.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江苏民办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8(6):76.

[4] 饶足辉.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6(04):35-38.

[5] 库俊华,吴贺男.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3):49-51.

本文引用格式: 李晓霞.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6):116-118.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ZJGB2019302)

作者简介: 李晓霞(1984-),女,汉族,湖北监利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6.057

标签:;  ;  ;  ;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