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己在素质教育上的几点体会
◆ 贺荣光 湖南省常宁市板桥中心小学 421500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位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来,如何开发教育资源,教育应面向何方,这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和商讨的问题。今天,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素质教育应以德育为先
“以德治国”是时代的要求,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育人先要育德,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
1.强化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是每一位学生应该懂得、自觉遵守的,为了达到这一点,各年级班主任利用晨会,习会时间组织学习,分组讨论,要求人人皆知,人人守纪。学校组织专人进行一日三次检查,并量化公布,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矫正,这样日复一日,学生的行为规范得到了强化。
2.加强学生爱心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作为一个跨世纪的有用人才必须是爱国者,我们利用升旗、节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六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并要求学生从小处做起,从身边做起,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敬老院送温暖,给特困学生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陶冶了心灵,提高了德育素质。
3.开展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人物的实际可以使抽象的道德教育具体化、形象化,易为学生接受。我们一方面宣传教材上的老革命家、科学家、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另一方面选取校内的优秀学生的事迹,同时,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这样学生从古到今,从远到近,觉得榜样大有人在,从而学会了做人。
二、素质教育应以教学为本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传授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扎实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今后能否成才的重要条件,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是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定时、定量检查;二是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尤其是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帮助其分析原因,给予矫正。这样长此以往,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
2.改革教法,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古人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堂堂精彩、课课实惠”,体现“目标明,方法活,效果好”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创设情境,使学生40分钟内有饱满的热情和集中的注意力;二是努力设疑置问,激活学生思维;三是自学和互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善学能力。做到节节清、课课清、章章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偏爱差生,使之成为合格学生。
差生有“思想差”和“成绩差”两种无论是哪一种“差”,我们对他们都不应该视为“包袱”、“累赘”,而应该赋予更多的爱。一是摸清学生的底细,分析差的原因,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降低要求;三是分层施教,分层训练,设计梯度性练习;四是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关心,常用“你努力,你能行”、“我相信你能行”等语言与学生谈话,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学好每门功课。
三、素质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不能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顾学生的兴趣特长,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应充分着眼于学生特长的发展。
1.创造条件,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
我校从2016年以来,成立了作文、数学、美术、制作、体育等兴趣小组,选取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各组的组长,对他们进行业余辅导。学校还添设了球场、球台,及其器材等物品,让学生有“用武之地”。
2.尊重学生,让学生多一点自主。
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做到“三允许”:允许学科特长生做超前练习,自学更深层次的知识;允许学生到其他地方选择赋有特长的老师进行辅导;允许学生随时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让学生有自主权。
3.精心培养,让学生多一分创造。
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抓早、抓细、抓实。我校从一年级新生起,就让学生选择兴趣和爱好,并分明别类建档登记,有档可查,有章可循。一是订好计划、教材;二是安排好活动地点、作息时间、任教老师;三是定期检查、测试;四是对成绩优胜者进行奖励,同时对授课教师进行表彰。尤其是科技制作小组中的“根雕”、“泥塑”、“树叶拼图”等方面成绩最为显著,曾多次在市、镇获奖。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高瞻远瞩,冲破传统式的教育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给学生一片蓝天,为教育事业谱一曲颂歌。
论文作者:贺荣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一是论文; 学校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三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