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转型期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_张静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山西是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组成相对简单,抵抗市场风险的实力较低。多年来,为摆脱经济增长的长时间滞后,山西持续推动经济转型进程。因此,在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探究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增长的变化情况,并发现二者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促进山西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共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文章运用文献归纳的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要观点;然后运用数据调查法,介绍了山西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状况,并采用灰色关联法探讨了山西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性,发现山西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率和经济发展速率之间、农业环境质量改善速率和经济发展速率之间均不协调的关系;结尾,针对协调性较低的这一情况,给出提升山西农业协调发展的策略,例如(1)建立健全农业资源利用法规及监管机制;(2)强化农业污染源头的控制

关键词:山西经济转型期;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

1经济转型视角下山西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

在农业资源环境方面,耕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对于山西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山西省耕地资源总量基本稳定在400万公顷左右,未出现数量的大幅波动。可是,耕地有效的灌溉区域很小,虽然近些年来,所占耕地总资源的比例仍低于 37%。农业种植用水不足,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确保各种作物的播种区域实现充分灌溉,最终会导致农产品种类以及数量的下降。

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农业总产值代表的是以货币表示的农产品增加总量和农业生产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从数据显示,山西省农业总产值呈现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629.9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861.89万元,增加了231.92万元,与2010年相比,上升比例为37.81%。伴随山西省经济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中高速上升走势。

2山西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2.1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协调性评价

灰色关联程度评估的本质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判断两个序列之间的相距大小,如果彼此之间相距较小,代表协调程度高。文章通过判断山西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率、环境质量改善速率和经济增长速率是否相一致来表示协调程度高低。其中,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率选用农业总产值增速来表现,农业环境质量改善速率选取化肥施用量减少速率来表现。经济增长率以山西省人均农产品增速来表现。协调程度越高,速度变化情形越接近。

评价过程如下:

(1)找出表现系统行为特性的参考序列,以及影响系统行为变化的比较序列。

参考序列,也可以叫做被比较序列,本文选取农业经济增长率作为被比较序列。比较序列有两个,分别选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率以及农业环境质量改善速率。

(2)对被比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无量纲处理

出于系统里面每个因素所呈现物理含义不一样,从而引起数据量纲的不同,致使进行数据对比的不便,于是,要对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无量纲化。由于本文的参考序列以及比较序列都是用速率来表示,为相同的量纲。因此这一步骤本文计算时省略。

(3)求出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灰色相关系数

(4)求关联度

2.1.1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间的协调性

文章选取山西省人均农产品增长率作为参考序列,用于反映经济增长速率,比较序列为农业总产值增速,用来反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率。根据计算结果,山西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协调性数值波动较大。2011年的协调性系数为0.686,处于中等协调状态。2012年,协调系数为0.35,处于弱协调状态,2013年上升到了0.737。但是从2013-2016年协调性系数一直在下降,从0.74下降到了0.14,2017年则又上升至0.34。表明伴随山西经济转型进程的持续推动,山西省农业生产总量在逐渐增加,相应农产品产值也在不断上涨,最终造成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率的持续增长。2017年协调性系数虽有所上升,但依旧低于0.5,表明山西在追求农业经济的增长时,并未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未来,山西应提升农业资源使用的效率,珍惜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

2.1.2农业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间的协调性

此次评价的参考序列选择的是人均农产品的增长率,用来反映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序列是农业环境的质量改善速度,表示为施肥用量的减少速率。可以得出,农业环境优化速率和经济增长速率的协调程度总体要比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速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协调程度低。虽然近年来,山西农业的环境质量改善速率和经济发展增长率的协调程度在渐渐增加,从0.11增加到0.329,而实际情况却是,协调性数值一直要比0.4小,因此判断现有情况为弱协调。原因是山西利用农业资源提升农业经济同时,忽视了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环境质量改善速率显著小于经济发展速率。此后,政府应当在提升经济增长速率的同时,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

2.2山西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

由于山西为内陆城市,相对干旱,河湖较少,水资源相对短缺,而且工业和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极为短缺。近年来,农业生产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仍低于37%,水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缘由,农业种植用水不足,农业灌溉设施不完善,难以确保作物播种区域得到充分灌溉;再加上地区用水的分散和监管的难度,这些已成为制约农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2.2.2化肥施用量高

施肥量是指年内用以农业生产的化学肥料用量它反映了农业现代化水准,化学肥料用量多,则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准先进。

2010年到2013年的四年间,化肥施用量从1103663吨上升至1210196吨,表明山西经济转型的推进,促进了山西农业产业化生产,导致化肥施用量大幅上升。而2014-2017年,化肥施用量从1196138吨下降至1119984吨,表明人们意识到化肥施用对于农业环境的破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但是施肥量还是较高。

3促进山西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3.1规范农业资源价格调节控制体系

鉴于目前山西省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的现象,政府应当在规范法律制度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农业资源的价格调控体系,基于对国内外农业资源价格调控体系的全方位了解,积极探索契合山西省农业资源实际情况的价格管理设置。在对稀缺性的农业资源价格设计时,应当引导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利用效率的提升,推进农业资源持续发展,防止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的下降。最后,通过价格调控体系作用的发挥,促进山西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保证农业资源满足生产需求数量。

3.2 强化农业污染源头控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污染源头的控制,山西可以选用清洁化的生产方式。从污染的源头杜绝污染物的产生,是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危害的最佳办法。化学肥料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是当前山西农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从源头上控制化学肥料以及农药的大量施用,减少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投入。优化农作物施肥结构布局。最终经过对土壤的测试,了解土壤污染现况,提出施用有机化学肥料,严格把控施肥量,以改良土壤有机质以及物理化学结构,缓解残留的化学肥料以及农药给土壤环境以及水环境带来的压力,实现农业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双赢机制,树立正确的环境与经济融合观念。

参考文献

[1]郭凯;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刘畅. 长江经济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及其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7.

[3]梅泽文. 昆明市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

[4]宋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2017.

[5]王羽. 吉林省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拟及实现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山西经济转型期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_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