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对管理不够重视,经常采用开放式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环节的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到位,盲目的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这也就导致了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情况,这会建筑工程的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可见,在日后建筑工程建设中,应当加强对精细化管理应用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工程施工
一、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有着重大的影响,精细化管理将企业管理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职责更加明确细化,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促使建筑工程的管理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优点:有效沟通。企业管理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加强沟通,在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种问题能够有效的进行沟通,避免了矛盾的产生而且还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分工明确。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下每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不存在我们所说的模糊地带。所以在这个模式下每个工作人员都非常的尽职尽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建筑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工程管理目标有很大的保障。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特殊性,相关单位在开展工程建设活动时,往往由于规模较大、涉及范围较广等问题导致工程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造成施工建设活动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普遍存在施工材料随意摆放、原材料存储工作不到位等情况,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结合当前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有效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不断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忽视建设质量,部分企业由于对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建筑企业还应该重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避免因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导致施工活动难以有效开展,为建筑工程的后期运行与发展埋下隐患。
3、对施工监管不够重视。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存在大量的薄弱环节,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水平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缺少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施工管理方面期间存在的问题较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重视程度不足,管理的专业性差,管理人员的门槛相对较低,经常存在一些缺少经验、水品较低的人员出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同时,在具体作业中,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详细划分,这都会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与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相关的管理人员,其要具有处理施工现场对于发生的紧急事件的能力,会对建筑工程的建设造成直接影响。精细化管理对施工现场监管工作的开展要求十分严格,相关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出现的紧急事件进行处理,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作业水平。
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责任分工明确。从当前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来看,很多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开放商携款潜逃以及出现责任时相互推诿等现象屡见不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而且还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与信誉,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如果所建的建筑工程项目为民生工程,则其中一个失误就可能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为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分工明确,严格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在出了故障问题时能够找到责任人。同时,应当加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实践中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先加强人员精细化管理,对不按规定操作的人员采取处罚措施并及时改正,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时按量进行施工建设。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强化施工人员素质与技术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及其道德素养,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和不断加大奖惩管理力度,以此来提高技术人员的主动性,不断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材料也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对建材质量以及数量和成本等进行全面把握,从而为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准备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材的浪费,从而为建筑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好准备。
2、安全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建设期间,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不会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在管理期间,要始终坚持以为本管理,要时刻关注施工人员的身体情况,同时,当天气发生变化时,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施工体系,从而使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可以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在具体施工中通过操作规范和相应的制度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适当约束。具体施工期时,要事先制定一套合理的施工计划,对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个区域进行划分,对施工中应用各项材料进行合理堆放,同时,要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对于施工中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要进行标识。针对每一名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都有严格的标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以免因为自身操作上的疏忽或大意,导致意外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
3、人力资源管理。在建筑工程中,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加强员工的培养,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丰富充实,最好采用影像资料。然后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来说,要加强员工的沟通能力,在工作的时候能够与顾客进行沟通,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于管理层来说,要重视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培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得各个层次的人员水平提升,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水平。其次,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公司的每个员工进行业绩考核,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最后,制定奖惩制度,对于在公司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要进行鼓励和奖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于那些不认真工作的员工,要进行一定的处罚,鞭策他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提升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人人有责任、人人讲责任、人人担责任。
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首先要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在工作中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通过检查、监督等方式,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在利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时,要以人为本;当遇到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因素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工期进行调整,为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总结
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时,应该积极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当前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衡量标准,建筑企业应该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旻旭.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与控制要点研究[J].四川建材,2018(3):210~211.
[2]张国强.土木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J].改革与开放,2018,20:88-89
[3]范玉军.建筑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例析[J].建筑,2018,03:66-65.
论文作者:侯天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精细化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自己的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