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窄带GSM网在军用移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庆飞,沈杰[1](2021)在《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及其在战术通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详细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1G通信技术到现在广泛应用的5G技术以及正处于研究阶段的6G技术,针对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架构、频带分布以及传输速率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优缺点,通过对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对比,分析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移动通信技术在战术通信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学术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战术通信的应用,对从事移动通信研究和战术通信研究的人员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邰岩松[2](2021)在《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地协同网络由立体空间多功能节点构成,面对多样化任务,承载多类型的动态业务。根据空地自组织协同场景下的不同业务请求,需要多速率匹配与自适应物理资源调度机制实现多业务信息融合通信。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研究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技术,设计了支持多速率的物理层融合通信体制,基于典型空地协同物理信道进行了多速率通信性能分析,给出了融合通信体制下的MAC层架构设计,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业务速率匹配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贡献包括:(1)设计了面向空地协同通信场景下多业务需求的多速率融合通信体制。首先,在物理层完成了面向多业务的DSSS和OFDM通信体制设计,并基于不同的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策略实现了面向多业务需求的物理层多速率融合通信机制。其次,完成了空地协同场景下的无线信道建模,并在信道模型下完成了多速率融合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给出了不同通信速率下的系统误比特率曲线。(2)设计了基于多速率融合通信体制的MAC层架构。针对协同场景下的不同业务请求,在MAC层设计了业务需求分析、信道质量评估、多速率匹配以及资源调度等适配于多业务融合通信需求的调度模块,用于实现在不同信道质量以及动态业务请求下的多速率匹配和动态自适应资源调度,并分析了各个调度模块之间的具体工作流程。(3)提出了面向多业务速率匹配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本算法根据空地自组织协同场景下的不同业务请求,基于调度模块完成了该类型业务的速率、时延、以及误比特率分析,并结合当下信道质量的估计结果,完成了多速率匹配与动态自适应物理资源调度,满足了不同类型业务的通信需要,提高了信道资源利用率及系统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在速率匹配和资源调度上的有效性,通过合理的速率匹配与时隙资源调度,算法有效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传输时延,与现有算法相比,在网络吞吐量和数据包投递率指标上均有所提高。本论文研究的多速率融合通信体制和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对空地自组织协同等多维空间协同应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畅[3](2020)在《基于有限反馈的mu-mimo无线数据与功率传输系统的能量效率最大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多天线系统即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关键点。MIMO系统与以前的单一天线系统的优势在于在占用频带带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发送更多的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方面得到了提高。根据用户数的不同可分为单用户MIMO和多用户MIMO,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时频资源的使用,在单用户MIMO中,每根天线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而通过使用空分复用技术,多用户MIMO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对比两种方式,多用户MIMO的优势更大,所以现实生活中多用户MIMO成为现如今的热点研究方向。自物联网设想的提出后,具备无源终端的数据传输装置引起了许多研究机构的兴趣,其只有在基站接收到的无线传输能量的基础上,该能量能被存储,使用获得的能量来得到发送信号的功率,才能进行终端的前向数据传输,最后将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基站端。基于上述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数据与功率传输系统的优化方案。MIMO全反馈系统反馈量过大,实际采用有限反馈的MIMO上行多址方式,在此系统中,预编码不能完全消除多用户干扰,相比于全反馈,会引起误码率增大和用户可获速率降低,在此情况下,我们设计了一种联合优化发射功率和传输持续时间的方法来最大化能量效率,优化问题考虑了终端的不同吞吐量要求和MIMO信道情况。将复杂的分式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整式表达式,然后采用拉格朗日对偶法求解。相比于在实际中假设完全反馈的算法,本文的算法可获得更大的能量效率。
彭景惠[4](2020)在《基于熵随机的网络流媒体动态隐密通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个人、企业和政府的需求密切相关。随着Internet的兴起和数字语音编码技术的提高,网络语音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VoIP)等流媒体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公共网络中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设计切实可行的安全协议,探索流媒体数据安全通信方法,以促进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本文从理论和技术出发,系统研究了基于网络流媒体的安全动态隐密通信(Covert communication)技术,涉及信息理论建模、安全性分析、隐写(Steganography)算法设计、编码、隐密通信测试以及性能和鲁棒性测量等。本研究以面向对象的C++编程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可扩展的VoIP隐密通信系统,为此项工作提供实验平台。针对网络流媒体数据安全通信的复杂性,本文在信息隐藏和密码学技术的融合方面开展了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处理器硬件的真随机数和单向密码累积器(One-way cryptographical accumulator)的隐密通信新方法。结合高级加密标准、动态密钥分配和单向密码累积认证,该方法能显着提高隐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鲁棒性。作为网络通信的安全信道,VoIP隐密通信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免受网络攻击,甚至来自量子对手的攻击。本文对基于VoIP网络流媒体的隐密通信研究做出了如下几点贡献:(1)针对VoIP流媒体通信过程中的“时变”和“丢包”特征,构建了一个新的流媒体安全隐密通信理论模型,以描述在被动攻击情形下流媒体隐密通信的安全场景,从理论上解决其分组隐藏容量的不确定性和机密信息的不完整性等关键性问题。鉴于使用流媒体隐写术实现VoIP隐密通信,该模型用随机过程对VoIP隐密通信的信息源进行建模,通过假设检验理论(Theory of hypothesis testing)对敌手的检测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建立一种高精度的离散预测模型,模拟流媒体隐密通信中有效载荷的时变特征。(2)针对加密密钥的安全问题,详细探讨了流媒体隐写术与隐密通信领域中基于硬件熵源的真随机密钥生成。研究了在流媒体隐密通信中,利用硬件熵源产生的真随机数作为AES-128加密算法的密钥,以保证其保护的数据绝对安全。安全性分析和Mann-Whitney-Wilcoxon测试表明,由真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密钥,以CPU的读取时间戳计数器(the Read Time Stamp Counter)为熵源,可有效抵御恶意攻击。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数据嵌入间隔选择算法,使用从逻辑混沌图(Logistic Chaotic Map)生成的随机序列随机选择VoIP流中的数据嵌入位置,提高流媒体隐密通信中数据嵌入过程的复杂度和机密性。(3)针对VoIP隐密通信过程中的密钥分配问题及流媒体“丢包”特征,设计了一个高效、用于安全通信认证的单向密码累加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密钥更新和传输的流媒体隐写算法,该算法将单向密码累加器集成到动态密钥交换中,以提供动态、安全、实时的密钥交换,用于VoIP流媒体隐密通信,解决了其通信过程中机密信息不完整性问题。此动态密钥分配算法可以保护数据通信免受网络攻击,包括威胁到大多已知隐写算法的中间人攻击。依据数学离散对数问题和t-test检验的隐写分析结果,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其在公共信道上的密钥分配具有高度可靠性。通过安全性分析、隐写分析、非参数统计测试、性能和鲁棒性评估,检验了基于硬件熵源真随机数和动态密钥更新和传输的流媒体隐密通信算法的有效性。以可扩展的VoIP隐密通信系统为实验平台,针对不同的数据嵌入位置、嵌入信息长度和流媒体隐藏容量和速率,进行了一系列VoIP流媒体隐密通信研究。结果表明,该隐密通信算法在语音质量、信号失真和不可感知性等方面对实时VoIP通信几乎没有影响。在VoIP流媒体中使用该隐密通信算法嵌入机密信息后,其语音通信质量指数PESQ的平均值为4.21,接近原始VoIP语音质量,其平均信噪比SNR值为44.87,符合VoIP通信国际标准。与其他相关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隐密通信算法平均隐藏容量高达796比特/秒,与其它隐写算法相当,但在解决VoIP隐密通信相关的安全问题方面更有效。
申姝[5](2020)在《《5G时代》(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项目原文节选自科普类着作《5G时代:什么是5G,它将如何改变世界》(简称《5G时代》)一书。在项目英译过程中,译者发现最突出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迁移性冗余,因此本翻译报告围绕迁移性冗余的判定和处理这一难点展开。在对迁移性冗余进行正确判定的基础上,本文对项目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冗余采用一种或多种翻译方法结合的处理,以求达到翻译的最佳社会效果。综合多位学者研究,在汉译英过程中,迁移性冗余指的是不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直接将汉语的表达形式迁移到译文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平卡姆在其着作《中式英语之鉴》一书中将汉译英过程中出现的迁移性冗余分为五类。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划分,分为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并就其特点分别展开描述,以此帮助正确判断项目中出现的冗余。在保证文本信息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作者提出了省译,整合和替代来处理汉译英过程中的迁移性冗余,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和简洁。报告表明,针对汉译英文本中出现的冗余,首先要正确判断是否属于迁移性冗余,然后采用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加以处理。希望本报告提出的翻译方法对于汉译英过程中迁移性冗余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鑫[6](2019)在《大规模MIMO系统的CFO估计方法及其在5G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因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的诸多优点,使得大规模MIMO成为非常引人注目的无线技术,也是第五代(5G)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大规模MIMO提供的能效和可扩展性可以满足5G的需求,并且在实际实施中变得更加成熟。第四代(4G)长期演进先进(LTEadvance)系统旨在为移动速度在0-15 km h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最优的服务,为移动速度在15-120 km h的用户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当速度在120-350 km h时仅能满足基本的功能。主要针对低或中等移动性的用户开发的现有技术不能应用于速度高达500km h或更高的高移动性场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无线终端的快速移动将严重降低系统性能并且可能导致系统不起作用。本文主要探究在高移动性环境中,大规模MIMO系统中多普勒频移引入的载波频率偏移(CFO)会严重降低系统性能。在用于CFO和信道估计的传统帧结构中使用的正交导频序列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引起较大的导频资源消耗,导致可实现吞吐量较低。于是本文提出CFO和具有半正交导频序列的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致力于提高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可实现的吞吐量。具有半正交导频序列帧结构是由实时传输的数据和导频序列组成。在所提出的方案中,采用连续干扰消除(SIC)来区分数据和导频序列。从仿真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在高移动性环境中,与使用正交导频序列的传统帧结构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半正交导频序列估计方案可以提高吞吐量。
吕志杰[7](2019)在《基于多天线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联网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三波浪潮,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当前的物联网节点数据通信采用传统单天线的方式,将日益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物联网系统中,通过配置多天线可以提升接收端信噪比,也可以通过复用技术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扩大传输带宽,促进物联网的发展,提升物联网系统整体的性能,这个是一件非常有远见的研究。本篇毕业论文首先从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开始,介绍当前4G和5G中广泛采用的多天线技术,通过探讨在各种多天线的配置来为通信系统带来通信性能的提升。通过介绍OFDM技术来探究在使用了OFDM技术之后,带来的频谱效率的提升,提升通信速率,同时也避免了在多载波传输中的符号间的相互干扰。通过前文的技术解读之后,开始针对多天线物联网系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首先是通过机器仿真来检验在理想环境中系统的通信性能,之后将搭建的系统置于真实的环境中经历真实的信道实现多天线系统的通信,通过调整实验参数,观察天线数目配置在实际情况下,带来通信系统性能的提升,包括信道容量,误码率和调制解调的精度等。本论文将围绕着物联网多天线技术,从基础硬件构建和算法设计,工程实施等方面,探讨将无线通信中的多天线技术,诸如MIMO和OFDM技术应用在物联网系统中,验证前期的实验设计,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正,来提高通信节点间的通信性能。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将理论当中的多天线无线传信物联网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在实验中暴露的问题有助于修改实验设计方案。通过本项目,完成了多天线物联网通信系统的设计,并完成了物联网通信节点设计方案的软硬件一体化开发,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仪器搭建物联网通信系统,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本项目的实验结果,可以为今后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支持,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在当今5G浪潮来临之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程度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将无线通信领域成熟的技术应用在物联网中,在特定场景下解决物联网技术的短板弱项,能够更好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和前沿技术研究与验证。
郑泽良[8](2018)在《无线物理层认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云技术与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无线通信技术也因此受益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即将步入5G时代。安全可靠以及高效实时的通信需求,使得安全通信技术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无线信道因其天然的开放特性,使得通信变得透明化,也因此更容易受到信息窃听、篡改以及伪造等手段的攻击和干扰。其中基于身份信息的模仿攻击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攻击方式,因此能否准确识别和认证用户身份是安全通信的基本保障。可靠的物理层传输媒介能为安全通信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高效利用物理信道丰富的天然特征实现安全通信是物理层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借助信道的互异性、空间唯一性、随机性等传输特征可高效实现通信的机密性与安全性,其实质是利用收发信道和传输信号的空时特异性来加密及认证发送信息,使窃听者获得的信息量趋于零从而提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物理层安全认证技术为安全通信提供了第一道保护屏障,能有效防止窃听及模仿等攻击,协助增强上层通信的安全性能且不会增加任何负担和额外开销。本文从无线信道模型、多径衰落特征、物理层认证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物理层认证技术,同时将机器学习中数据分类算法引入到无线通信OFDM系统中,进行信道时延特征分类检测实现物理层身份认证。该方法可实现单向或双向的被动认证,能很好的应用在具有衰落的移动场景中。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对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变化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分别从多径时延变量和多径时延差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给出了利用时延变化特征对多径时延进行相似处理,提高了认证检测效率,简化算法的复杂度。2.针对时变信道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径时延特征的物理层认证新方案,实时地跟踪多径时延的动态变化特征,较好地解决了当用户处于移动状态下的认证效率低的问题。当接收端处在移动场景时,通过动态因子检测多径时延的变化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用户的信道特征从而实现身份认证。3.在物理层中引入机器学习SVM分类算法,对物理层信道时延特征进行训练学习,给出了一种基于SVM算法的无线物理层认证新方法。提高物理层时域资源利用率,解决在低信噪比下认证识别率较低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认证方案认证性能显着提高,当多径时延特征缓慢变化时也有很好的认证效率。
马得途[9](2018)在《基于LTE-R的车车通信技术及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截至2017年,我国高速铁路累计开通运营里程已经超过2.2万公里,“四纵四横”铁路网已基本铺设完毕,成为世界高铁第一大国。与此同时,高速铁路运营的业务需求在不断增长,其设备结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也在面临换代升级。在铁路信号系统中,CTCS-3级列控系统是基于无线通信系统并采用轨道电路等方式检查列车占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GSM-R的一些缺点逐渐凸显,如GSM-R是一个窄带系统,其高延时、低速率的特征已经无法满足铁路运输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其具有的高速率、低时延、高安全性、载波带宽灵活可变等优点都较为符合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需求,国际铁路联盟也已将LTE-R作为下一代铁路无线移动通信制式。在CTCS-3系统中,列车与列车之间没有直接的信息交互通道,在“7·23甬温线事故”中,信号系统遭受雷击产生逻辑混乱,导致后车只能收到绿码,从而在对前车运行状态未知的情况下发生相撞。所以研究列车和列车之间直接通信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既有CTCS-3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列车进入RBC(Radio Block Center,无线闭塞中心)的登录注册信息实现前后行列车的身份识别方案,其次在LTE-R的背景下,研究利用LTE-A中的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技术建立车车通信的链路模型,最后对该链路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故障树模型法、马尔科夫模型法和可靠性框图法进行了验证。前后行列车身份识别方案中,在既有CTCS-3地面设备中加入列车通信管理单元。利用列车进入RBC区域的注册信息赋予相应的通信地址,由于每列车的车次号是唯一的,所以根据其唯一的车次号赋予列车唯一的通信地址,并将前车的通信地址通过LTE-R传送至后车。在建立车车通信链路模型时,选取列车追踪运行场景,结合D2D技术的不同模式选择基站中继模式进行建模,在该模型中信息通过基站之间的X2接口进行中继转发。在建立通信链路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车车通信系统中的故障因素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后,通过与列控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的QoS进行分析对比,可知本文所提出的车车通信模型与其可靠性能够满足铁路运输的业务需求。
朱文杰[10](2017)在《喷泉码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基于网络传输的语音、图像及视频文件的对于通信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受到各种干扰而产生误码,差错编码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抗干扰手段,在数字通信技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发送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复、交织、打孔、随机化等处理来添纠错信息;接收端根据发送端添加的纠错信息及相关纠错算法来校正接收数据中的错误信息,以尽量小的冗余度代价来增强通信过程中抗干扰的能力。喷泉码作为近十年间出现的新型低密度线性分组编码,其具有的无码率特性能够自适应地根据信道环境进行不同链路编码速率的匹配,特别适用于广播通信及大规模数据分发。喷泉码编译码计算复杂度与码长成线性函数关系,算法简单及性能优异的特点使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本论文在已有的喷泉码理论及应用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一类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新型喷泉码,提出采用扩展欧几里德定理提升其译码性能,接着将基于模运算喷泉码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改善其峰均比性能,提升其系统误码率性能,最后研究了基于喷泉码的级联编码系统,将喷泉码应用于差分跳频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了一种软输出维特比的解码算法,改善其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全文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中国剩余定理在模运算喷泉码译码过程中的固有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欧几里德定理的译码算法。该算法采用合并线性同余方程组,避免分解因子非互质情况下求解乘率因子失败的问题。模运算喷泉码将信息数据编码为自然数分解因子和相对应的模余数的数据包,接收方只要获取一定数目的编码数据包就能成功解码。基于扩展欧几里德定理的译码算法扩展了模运算喷泉码的分解因子范围,提高了编译码效率,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了这种编译码算法的可行性。(2)针对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NCOFDM)系统具有边带功率(Sidelobe power)大及峰均比(PeaktoAveragePowerRatio,PAPR)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喷泉码的改进算法,采用喷泉多选择序列算法,通过喷泉编码及序列映射的思想,降低边带功率及系统PAPR。仿真实验表明,喷泉编码改进算法能有效减少NCOFDM系统中感知用户对于授权用户(licensed user)的干扰,通过喷泉编码设定目标PAPR将NCOFDM系统PAPR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有效解决NCOFDM信号放大失真问题,提升系统整体性能。(3)将改进模运算喷泉码应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在删除信道环境中研究和仿真验证其性能。由于改进模运算喷泉码每个接收数据包都直接参与译码,译码效率较高,所以为了正确传输一定数目的数据包,在相同译码冗余度情况下,对比鲁棒孤子喷泉码及Raptor喷泉码,改进模运算喷泉码重传数据包个数更少、吞吐量更高,说明模运算喷泉码译码效率高于传统喷泉码。(4)为了改善差分跳频(Differential Frequency Hopping,DFH)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提出一种将喷泉码(Fountain code,FC)应用于DFH的喷泉码差分跳频(Fountain code-differential frequency hopping,Fountain-DFH)级联编码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dditive White Gaussian Channel,AWGN)下研究其抗部分频带干扰的性能;对Fountain-DFH抗干扰性能在有精确干扰状态(jammer state information,JSI)和无精确干扰状态两种情况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仿真总频点数m为32,结果表明:当存在精确JSI信息时,干扰频点n为32点干扰,误码率为10-4情况下,Fountain-DFH系统相对普通DFH系统信干比有2~2.5dB的性能改善;在干扰频点数n为1时有10~12dB的改进。当无JSI信息时,提出一种跳频训练序列的JSI估计译码算法,使Fountain-DFH系统较准确获取JSI信息,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
二、窄带GSM网在军用移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窄带GSM网在军用移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及其在战术通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1G到6G移动通信技术 |
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
1.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 |
1.5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 |
1.6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 |
2 发展变化与趋势分析 |
2.1 性能 |
2.2 频带 |
2.3 网络架构 |
2.4 天线 |
3 在战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3.1 应用研究 |
3.2 发展趋势 |
4 结论 |
(2)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空地协同通信的发展趋势 |
1.2.1 空地点对点通信 |
1.2.2 空地星型网络通信 |
1.2.3 空地自组织协同 |
1.3 融合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
1.3.1 融合通信概述 |
1.3.2 融合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
1.4 研究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面向空地协同的融合通信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空地无线信道模型 |
2.2.1 无线信道衰落 |
2.2.2 空地无线信道模型 |
2.3 空地协同通信需求分析及方案选择 |
2.3.1 控制业务通信方案选择 |
2.3.2 数据业务通信方案选择 |
2.4 融合通信系统设计指标与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多业务的空地自组织融合通信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融合通信系统物理层设计 |
3.2.1 面向多业务的DSSS通信设计 |
3.2.2 面向多业务的OFDM通信设计 |
3.2.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2.4 物理层帧结构 |
3.3 融合通信系统MAC层设计 |
3.3.1 融合通信系统MAC层框架 |
3.3.2 融合通信系统MAC层工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多业务速率匹配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 |
4.1 引言 |
4.2 MR-ARS算法设计思想 |
4.3 MR-ARS算法帧结构 |
4.4 MR-ARS算法流程 |
4.5 MR-ARS算法复杂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通信仿真与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NS-3 仿真平台介绍 |
5.3 仿真场景及参数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1 平均端到端时延 |
5.4.2 网络吞吐量 |
5.4.3 数据包投递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基于有限反馈的mu-mimo无线数据与功率传输系统的能量效率最大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通信的发展简史 |
1.2 无线功率传输的概况 |
1.2.1 无线功率传输的发展情况 |
1.2.2 无线功率传输的主要方式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通信中MIMO技术的概述 |
2.1 MIMO中的重要技术概念 |
2.2 MIMO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
2.2.1 Adhoc网络 |
2.2.2 蜂窝小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用户MIMO的概述 |
3.1 多用户MIMO系统 |
3.1.1 多用户MIMO的特点 |
3.1.2 多用户MIMO预编码技术 |
3.1.3 发送预编码和接收成形 |
3.1.4 块对角化 |
3.2 基于有限反馈的多用户MIMO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有限反馈的无线数据与功率传输系统能量效率优化 |
4.1 课题研究现状 |
4.2 本文研究点 |
4.3 系统模型 |
4.3.1 能量传输模型 |
4.3.2 数据传输模型 |
4.4 基站发送功率与能量传输时间的联合优化 |
4.4.1 联合问题优化构建 |
4.4.2 联合优化问题的等效问题转化 |
4.4.3 拉格朗日对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1 仿真参数设置 |
5.2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对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4)基于熵随机的网络流媒体动态隐密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
1.2.1 信息隐藏定义及应用 |
1.2.2 信息隐藏技术的分类与研究现状 |
1.3 VoIP流媒体隐密通信研究现状 |
1.3.1 隐藏算法研究 |
1.3.2 随机密钥生成研究 |
1.3.3 隐密通信密钥分配研究 |
1.4 存在问题与难点 |
1.4.1 理论模型问题 |
1.4.2 随机密钥生成问题 |
1.4.3 容量不确定性问题 |
1.4.4 机密信息不完整性问题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1.5.1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VoIP流媒体数据通信技术与安全 |
2.1 VoIP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
2.2 VoIP系统组成 |
2.2.1 终端用户设备 |
2.2.2 网络组件 |
2.2.3 呼叫处理器 |
2.2.4 网关 |
2.2.5 协议 |
2.3 VoIP通信原理及关键技术 |
2.3.1 VoIP通信原理 |
2.3.2 尽力而为服务的局限性 |
2.3.3 VoIP关键技术 |
2.4 VoIP安全性分析 |
2.4.1 VoIP组件的安全性分析 |
2.4.2 VoIP通信的安全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隐写术与VoIP隐密通信 |
3.1 隐写术系统构成 |
3.1.1 原始载体 |
3.1.2 秘密信息 |
3.1.3 嵌入过程 |
3.1.4 含隐载体 |
3.1.5 隐写密钥 |
3.1.6 提取过程 |
3.2 隐写术的分类 |
3.2.1 根据载体类型分类 |
3.2.2 根据嵌入域分类 |
3.2.3 基于提取/检测条件分类 |
3.2.4 其他分类 |
3.3 基于隐写术的VoIP隐密通信 |
3.4 VoIP隐密通信系统性能评估 |
3.4.1 不可检测性 |
3.4.2 不可感知性 |
3.4.3 安全性 |
3.4.4 隐写容量 |
3.4.5 鲁棒性 |
3.5 VoIP隐密通信面临的攻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oIP隐密通信理论建模及安全分析 |
4.1 VoIP隐密通信的信息理论模型 |
4.1.1 Cachin隐写信息理论模型及其安全性定义 |
4.1.2 VoIP隐密通信理论建模及安全性证明 |
4.2 VoIP隐密通信算法设计 |
4.2.1 加密算法 |
4.2.2 数据嵌入算法 |
4.2.3 数据提取算法 |
4.3 VoIP隐密通信系统构建 |
4.3.1 VoIP通信模块 |
4.3.2 密钥生成及分配模块 |
4.3.3 数据嵌入及提取模块 |
4.4 VoIP隐密通信实验平台搭建 |
4.4.1 性能测试 |
4.4.2 评估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熵随机和混沌映射随机的VoIP隐密通信 |
5.1 基于硬件熵源和混沌映射的实时VoIP隐密通信设计 |
5.1.1 VoIP通信 |
5.1.2 基于硬件熵源的真随机密钥生成 |
5.1.3 基于混沌映射的VoIP隐密通信嵌入位置选择 |
5.1.4 秘密信息的嵌入与提取 |
5.2 实验设置 |
5.2.1 实验测量性能指标 |
5.2.2 实验平台搭建 |
5.2.3 信号质量测量 |
5.2.4 语音质量测量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测量结果 |
5.3.2 不可检测性分析 |
5.3.3 算法性能比较 |
5.3.4 安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单向累积密钥分配的动态VoIP隐密通信 |
6.1 基于动态密钥分配的VoIP隐密通信系统 |
6.1.1 VoIP隐密通信的密钥分配问题 |
6.1.2 基于动态密钥分配的VoIP隐密通信模型 |
6.2 基于单向累积密钥分配的动态VoIP隐密通信设计 |
6.2.1 基于单向累积的密钥分配 |
6.2.2 秘密信息的嵌入 |
6.2.3 秘密信息的提取 |
6.3 安全性分析 |
6.3.1 通信方认证 |
6.3.2 中间人攻击 |
6.3.3 敌手攻击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可感知性及鲁棒性分析 |
6.4.2 嵌入间隔影响分析 |
6.4.3 隐藏信息大小影响分析 |
6.4.4 统计不可检测性分析 |
6.4.5 算法性能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创新 |
7.2 研究局限性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5G时代》(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
1.1 Source text description |
1.2 Source text analysis |
1.3 Significance |
2.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ng |
2.3 Post-translation |
3.Transfer Redundancy |
3.1 Concept of transfer redundancy |
3.2 Causes for transfer redundancy |
3.3 Classification of transfer redundancy |
3.3.1 Lexical redundancy |
3.3.2 Syntactic redundancy |
4.Case Study |
4.1 Omiss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
4.1.1 Omitting unnecessary nouns |
4.1.2 Omitting unnecessary verbs |
4.1.3 Omitting unnecessary modifiers |
4.2 Integrat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
4.2.1 Integrating redundant twins |
4.2.2 Integrating repeated information |
4.3 Substitut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
5.Summar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6)大规模MIMO系统的CFO估计方法及其在5G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大规模MIMO系统 |
2.1.1 大规模MIMO——5G的基础 |
2.1.2 大规模MIMO技术的发展前景 |
2.1.3 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发展面对的问题 |
2.1.4 大规模MIMO的重要性 |
2.2 5G技术介绍 |
2.2.1 潜在颠覆性技术及其对5G的影响 |
2.2.2 五种颠覆性技术 |
2.2.3 关于5G的展望 |
2.3 5G与大规模MIMO |
2.3.1 5G大规模MIMO天线配置 |
2.3.2 5G中大规模MIMO技术实施面临的挑战 |
2.3.3 大规模MIMO未来在5G中的一些应用 |
第三章 高移动环境中的无线通信 |
3.1 高移动通信的主要挑战 |
3.1.1 快速时变衰落 |
3.1.2 信道估计误差 |
3.1.3 多普勒多样性 |
3.1.4 载波频率偏移 |
3.1.5 载波间的干扰 |
3.1.6 高穿透损失 |
3.1.7 快速和频繁的操作 |
3.1.8 网络架构 |
3.2 快速时变信道模型 |
3.2.1 统计模型 |
3.2.2 Jake模型 |
3.2.3 BEM模型 |
3.2.4 马尔可夫模型 |
3.2.5 基于几何的模型 |
3.2.6 F2M通信系统 |
3.2.7 M2M通信系统 |
3.2.8 A2G通信系统 |
3.3 快速时变衰落信道的估计 |
3.3.1 窄带系统中最佳导频设计 |
3.3.2 宽带系统中最佳导频设计 |
3.3.3 辅助导频信道估计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移动性环境中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CFO和信道估计方案 |
4.1 载波频率偏移 |
4.1.1 载波频率偏移的产生 |
4.1.2 载波频率偏移以往解决方案 |
4.2 系统模型 |
4.2.1 具有半正交导频序列的帧结构 |
4.2.2 具有半正交导频序列的CFO和信道估计方案 |
4.3 所提方案在上行链路中可实现的吞吐量 |
4.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4.4.1 仿真结果图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的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式推导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多天线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 |
1.3 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概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多天线技术的概述 |
2.1 引言 |
2.2 MIMO中的重要技术 |
2.2.1 宏观分集 |
2.2.2 微观分集 |
2.2.3 多根接收天线 |
2.2.4 多根发射天线 |
2.2.5 波束成形 |
2.2.6 接收端波束成形 |
2.2.7 发射端波束成形 |
2.2.8 空分复用 |
2.3 多天线系统中的增益 |
2.3.1 接收分集系统模型 |
2.3.2 分集增益 |
2.3.3 空分复用增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OFDM技术 |
3.1 引言 |
3.2 OFDM发展与原理 |
3.3 OFDM调制与解调 |
3.4 循环前缀 |
3.5 OFDM频率分集 |
3.6 OFDM基本参数的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天线技术的物联网传输方案 |
4.1 多天线物联网的系统设计 |
4.1.1 MIMO演示方案设计 |
4.1.2 ROHDE&SCHWARZ网络分析仪设置 |
4.1.3 BEEcube工作平台设置 |
4.1.4 BPS的安装 |
4.1.5 BPS的使用 |
4.1.6 Vivado2014.4 平台设置 |
4.1.7 MegaBEE平台设置 |
4.1.8 搭建无线局域网平台 |
4.2 测试平台 |
4.2.1 CCS开发软件配置 |
4.2.2 硬件平台开发环境配置 |
4.3 天线方向图 |
4.4 多天线信道容量的仿真 |
4.5 MIMO-OFDM系统仿真 |
4.5.1 仿真方案中MIMO-OFDM系统参数 |
4.5.2 MIMO-OFDM仿真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天线系统的性能评估及测试 |
5.1 引言 |
5.2 MIMO-OFDM系统实验 |
5.3 MIMO-OFDM系统实物实验测试 |
5.3.1 参数设定 |
5.3.2 实验内容分析 |
5.3.3 实物实验结果 |
5.3.4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果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无线物理层认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嵌入水印的认证机制 |
1.2.2 基于射频指纹的认证机制 |
1.2.3 基于信道特征的认证机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无线物理层认证基础 |
2.1 无线通信基础 |
2.2 无线信道 |
2.2.1 无线信道特点 |
2.2.2 无线信道指标 |
2.2.3 无线信道模型 |
2.3 OFDM通信技术 |
2.4 物理层认证 |
2.4.1 物理层安全问题 |
2.4.2 物理层认证原理 |
2.4.3 物理层认证特点 |
2.4.4 物理层认证类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信道多径时延特征的无线物理层认证 |
3.1 多径时延特征 |
3.1.1 多径信道冲激响应 |
3.1.2 多径时延变化特征 |
3.2 认证方案原理 |
3.2.1 认证基本原理 |
3.2.2 认证实现方法 |
3.3 认证系统设计与仿真 |
3.3.1 平坦衰落信道仿真模型 |
3.3.2 多径衰落信道仿真模型 |
3.4 基于多径时延特征认证的性能指标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VM算法的物理层认证 |
4.1 基于SVM算法的认证原理 |
4.1.1 机器学习分类问题 |
4.1.2 SVM分类算法原理 |
4.1.3 基于SVM的认证算法 |
4.2 基于SVM的物理层认证系统 |
4.2.1 基于SVM的物理层认证过程 |
4.2.2 基于SVM认证系统模型 |
4.2.3 基于SVM认证的性能指标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基于SVM认证仿真分析 |
4.3.2 物理层认证方案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基于LTE-R的车车通信技术及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车车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1 车车通信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车车通信国内研究现状 |
1.3 车车通信系统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列车身份识别方案 |
2.1 列车在RBC的登录与注册 |
2.2 列车车次号 |
2.3 列车的注册与启动 |
2.4 列车通信管理单元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D2D技术的车车通信模型 |
3.1 LTE系统及关键技术 |
3.2 D2D通信技术 |
3.2.1 D2D通信的特点及应用 |
3.2.2 D2D通信的通信模式 |
3.3 基于D2D的车车通信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4.1 可靠性基本理论 |
4.2 可靠性分析方法 |
4.2.1 故障树分析法 |
4.2.2 系统可靠性框图法 |
4.2.3 马尔科夫模型法 |
4.3 本章小结 |
5 车车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5.1 车车通信系统故障种类分析 |
5.2 车车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分析 |
5.2.1 单网交织冗余的单车载车车通信模式 |
5.2.2 同站址双网冗余的单车载车车通信模式 |
5.2.3 单网交织冗余的双车载车车通信模式 |
5.2.4 同站址双网冗余的双车载车车通信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喷泉码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喷泉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数字喷泉码的技术优势 |
1.3 数字喷泉码存在的问题 |
1.4 喷泉码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1 喷泉码理论研究 |
1.4.2 喷泉码应用研究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喷泉码基本原理及其编译码算法 |
2.1 引言 |
2.2 喷泉码应用的信道分析 |
2.2.1 删除信道 |
2.2.2 噪声信道 |
2.3 几种典型的喷泉编码 |
2.3.1 线性分组编码 |
2.3.2 LT编码及Raptor码 |
2.4 度分布概念 |
2.4.1 理想孤子分布 |
2.4.2 鲁棒孤子分布 |
2.4.3 其它分布 |
2.5 适用于不同信道的喷泉码译码算法 |
2.5.1 删除信道上的消息传递译码 |
2.5.2 无线信道下的软判决置信传播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运算喷泉码原理及改进的编译码算法 |
3.1 引言 |
3.2 中国剩余定理及模运算喷泉码原理 |
3.2.1 中国剩余定理 |
3.2.2 传统二进制异或运算喷泉码原理 |
3.2.3 模运算喷泉码原理 |
3.2.4 模运算喷泉码与二进制异或运算喷泉码 |
3.3 扩展欧几里德算法及非互质模运算喷泉码译码算法 |
3.3.1 扩展欧几里德算法 |
3.3.2 用扩展欧几里德算法求解线性同余方程 |
3.3.3 编码分解因子非互质情况下模运算喷泉码解码算法 |
3.4 模运算喷泉码性能分析 |
3.5 模运算喷泉码编译码流程 |
3.5.1 编码算法 |
3.5.2 译码算法 |
3.5.3 编译码时间复杂度分析 |
3.6 仿真实验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泉码在降低峰均比中的应用 |
4.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峰均比特征 |
4.2 认知无线电环境与NC-OFDM |
4.3 NC_OFDM系统模型及PAPR定义 |
4.4 传统的喷泉码降低PAPR算法 |
4.5 改进的喷泉编码算法 |
4.5.1 喷泉多选择序列算法 |
4.5.2 改进的喷泉算法步骤 |
4.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改进模运算喷泉码在降低峰均比中的应用 |
4.6.1 算法处理流程 |
4.6.2 仿真参数设置与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喷泉码在抗部分频带干扰中的应用 |
5.1 差分跳频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
5.2 跳频通信中主要干扰及抗干扰方法 |
5.2.1 跳频通信系统主要干扰 |
5.2.2 抗部分频带干扰方法 |
5.3 DFH通信系统原理 |
5.4 FC与DFH系统级联模型 |
5.5 Fountain-DFH系统抗干扰性能 |
5.5.1 部分频带干扰模型 |
5.5.2 有干扰状态信息时Fountain-DFH抗干扰性能 |
5.5.3 Fountain-DFH无法获取系统JSI信息时抗干扰性能 |
5.6 仿真实验及数据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窄带GSM网在军用移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及其在战术通信中的应用[J]. 徐庆飞,沈杰. 宇航总体技术, 2021(04)
- [2]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 邰岩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有限反馈的mu-mimo无线数据与功率传输系统的能量效率最大方案[D]. 刘畅.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基于熵随机的网络流媒体动态隐密通信研究[D]. 彭景惠.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5G时代》(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申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大规模MIMO系统的CFO估计方法及其在5G中的应用[D]. 李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7]基于多天线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研究[D]. 吕志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无线物理层认证技术研究[D]. 郑泽良.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9]基于LTE-R的车车通信技术及可靠性研究[D]. 马得途.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10]喷泉码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朱文杰. 武汉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