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见性护理对控制呼吸内科感染的作用论文_梁宇1,修丽2,张维媛3,包丽媛(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 呼吸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控制呼吸内科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 年4月至2017年11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重视基础护理的同时强化预见性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感染控制;预见性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根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一部分呼吸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侵入操作,而且住院时间较长,加之患者特殊的生理结构,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疾病的正常治疗,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延长住院时间[1]。因此,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感染的控制属于一项关键内容,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本文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控制呼吸内科感染的积极作用,旨在研究预见性护理的内容与措施,为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4月至2017年11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区间在36至76岁,平均年龄(63.2±4.14)岁;患者的病程最短0.5年,最长5.5年,平均病程(3.5±1.4)年;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16例,支气管扩张15例,支气管哮喘11例。患者的原发病因、病程、性别构成和年龄分布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随机方式将4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注重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重视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其年龄、性别、致病原因、患病时间及疗程进度等情况,重点强化预见性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

1.3.1强化内部护理管理

在进行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控制前,再次强化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总结院内感染现状,并对其中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制度,保证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尤其是介入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条件,做好病房内菌落的有效监控[2]。此外还需要做好对院内感染的监控力度,比如对呼吸内科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需要定期就科室内物体表面以及医护人员手上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工作,对于各项无菌操作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取得良好的院内控制效果,还需要定期进行病房的消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机率,从而起到良好的内科感染控制效果。

1.3.2筑牢患者控制感染的心理防线

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会进一步加大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针对这一问题,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并需要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谈心、鼓励、支持以及开导等多种方法为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

1.3.3做好控制感染方面的健康指导

呼吸内科感染一般具备比较明显的症状。例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临床上可出现咳嗽、黏痰,肺部湿啰音及发热等症状;消化道感染可表现为超过 38℃的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通过对不同感染类型症状的教育,能够保证患者对于自身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和医生,以便尽早接受治疗[3]。因此内科护理人员还需通过进行健康宣教及开展讲座等多种模式,给予患者们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患者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在出现感染预兆的情况下及时报告主治医生,有效避免感染情况的进一步发生,从而取得良好的感染控制效果。

1.3.4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患者治疗期间,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于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综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药物,同时严格控制用药时间。

1.3.5优化基础性护理

保证病房内的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具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保证相关参数设置的合理性,保证气管消毒到位,保证患者口腔卫生,保证营养支持以及痰液的顺利排出。对于留置管道的患者做好管道无菌处理。

1.3.6阻断外界感染源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求接触到患者的黏膜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医护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手部的严格清洗,并且需要进行手套的佩戴,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4]。此外对于部分气管被切开的患者,还需要对其吸痰的次数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具体的吸痰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此外患者在需要应用呼吸机跟雾化器等进行治疗时,还需要做好这些医疗设备的清洁以及杀菌灭毒工作,借此来避免感染情况的出现。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有效控制率对比

通过实施上述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有20例患者无感染发生,感染有效控制率为95.2%;对照组有17例患者无感染发生,感染有效控制率为80.9%。观察组感染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二者相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有效控制率对比[例数(%)]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内心需求的满足,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部分患者治疗期间有大量以及长时间光谱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到位、缺乏感染控制意识等,这些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呼吸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感染,严重的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应不断加强管理,做好感染的控制工作[5]。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也就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增强预见性,对于一些潜在的护理问题予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有研究结果显示,呼吸内科患者一旦发生院内感染将影响其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及提高治疗成本,若病情较重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在呼吸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使患者获得科学性、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护理服务,对降低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中对呼吸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主要从加强护理管理、心理护理支持、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抗生素药物使用控制以及基础护理的强化等方面进行护理,这些护理能够兼顾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并从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双重角度提高对感染控制的认识,从而在感染控制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护理人员的预见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护理。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内科感染控制中,能够有效地的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崔金锐,陈英,徐蓉等.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63(11):1285~1291.

[2]章新花.预见性护理对病房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8):86~87.

[3]邢艳利,谭智,李鸣等.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5):951~953.

[4]赵静.根据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对呼吸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169~3171,3211.

[5]禹周萍.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9):42~43.

论文作者:梁宇1,修丽2,张维媛3,包丽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浅析预见性护理对控制呼吸内科感染的作用论文_梁宇1,修丽2,张维媛3,包丽媛(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