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娟1 张小波2
天津市安宁医院 天津市 300300
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副反应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首发或复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既往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2 周内停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进入帕利哌酮缓释片或利培酮片的单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针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ANSS减分在治疗两周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上,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治疗8周末,两组PSP值均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有很好的效果,该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利培酮;疗效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病程多迁延,复发率较高,多起病于青壮年,在35岁以上年龄组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为1:1.6【1】。患者主要表现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且病程迁延因此影响到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对比使用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后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副反应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其中,对照组中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25.4±3.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2.5)年;观察组中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24.6±4.4)岁,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5.7±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符合国际精神障碍诊断标准(ICD-10)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为女性。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总分≥60分。②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近期酒精和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③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④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方法
1.3.1 给药方法 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渐停,2周后入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口服进行治疗,起始剂量1 mg/d,2周后增加至3~6 mg/d;观察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6 mg/d,2周后逐渐增加剂量至9~12 mg/d。
1.3.2允许合并的药物 两组患者除苯二氮卓类、抗胆碱能药物及普萘洛尔外,研究期间不得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
1.3.3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PANSS量表评定,由2名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独立评定,使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针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进行评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录入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资料应用均值±标准差和t检验,如P<0.05表示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以及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ANSS 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副反应比较
治疗8周后,帕利哌酮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包括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焦虑;而利培酮的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帕利哌酮组重,且有明显的体重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2。
2.3 社会功能比较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社会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血浆主要活性代谢产物,药理作用与利培酮相似[ 2]。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情感症状等有效,因对胆碱能受体无阻断作用故很少引起抗胆碱能不良反应或认知功能损害[ 3]。
本次研究中,治疗8周后观察组PANSS 总分及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副反应较对照组低,但社会功能的恢复较对照组高,这些都与帕利哌酮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与利培酮进行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依据OROS 技术可使得药物在24 h 内持续释放,避免了因药物快速释放而引起血药浓度较大波动。综上所述,在临床运用帕利哌酮治疗中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保证药效的持续稳定发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与利培酮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文骁.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药物评价研究,2017,40(1):79-82
[2]苏伟,李建华,杨剑虹,等. 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随机开放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6):345-349
[3]新药介绍:抗精神病药帕利哌酮缓释片。药学进展,2008;30(2):231 -248
论文作者:李春娟1,张小波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功能论文; 症状论文; 社会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