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煤改气”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宝闯

农村“煤改气”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宝闯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监督中心 天津 300450

摘要:我国农村“煤改气”推行以来,因环保压力形势,存在重进度、轻管理的现象,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后期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难免存在各类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调查,从法规标准不完善、档案资料严重不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对煤改气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整改设施安全隐患及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煤改气;问题及对策;安全管理

前言

根据2017年8月出台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涉及的"2+26”城市,要求10月底前完成以气代煤、以电代煤300万户以上。实际执行中,各省推进煤改清洁能源的力度普遍超出预期。据行业人士介绍,根据统计政府公开文件信息,各省2017年合计实际完成煤改气约590万户(河北247万户,山西110万户,河南115万户,北京30万户,山东54万户,天津34万户),远起300万户的政策目标。由此看来,引起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生产和进口上出现的问题,而是去年天然气消费量的爆发式增长。在“煤改气”爆发式增长过程中各种问题或短板逐渐凸显。

1 农村煤改气工程存在问题

1.1 法规标准不完善

当前,我国基本建立了包括城镇燃气设施设计、安装、检验、使用、维护等环节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但是农村燃气设施法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法规方面,虽然《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规定农村燃气管理参照该条例的规定执行,但其内容并未充分考虑农村的特殊情况。标准方面,虽然当前城镇燃气的相关标准从技术上基本可以适用于农村燃气,但是标准中并未明确将农村燃气纳入适用范围,造成农村燃气工程执行相关标准时依据不足,且当前相关标准以城镇环境为主要对象,并未充分考虑农村居住相对分散、人员密度低、老人和儿童比例高的差异。

1.2 档案资料严重不全

燃气设施档案资料是燃气设施运行、维护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重要依据和凭证。燃气设施具有隐蔽性、动态性、现实性、专业性的特点,且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其档案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2000年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都对燃气工程管理资料、竣工档案资料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调查发现,农村“煤改气”工程物资设备招标方面文件比较齐全,而部分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行各阶段的档案资料较为不齐全。由于无相关档案资料,大多数投入使用的煤改气工程未竣工验收。档案资料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煤改气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重进度、轻记录,且施工队伍人手紧张,从而忽略了档案管理。

1.3 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调查发现,一些煤改气工程的室内外设施都存在安全隐患。室外地上设施主要安全隐患有街道燃气管线无防撞防护设施、乡村干线街道上方架空管线高度不足以及架空管线未设置防撞警示牌、钢管焊接质量不合格、管道支吊架安装不符合规范、未采取防雷接地及防静电接地措施、管道与电线接触未加装隔离套管、部分管段未做防腐或者涂刷燃气管道识别色等。由于调研走访时机因素,无法确认地下管道的埋深、防腐、阴极保护、管沟开挖及回填是否满足要求。但是依据经验估计,相对于地上设施,地下部分更容易存在问题。据统计,2011—2014年,我国发生在室内的燃气事故数量为2042起,占燃气事故总数(为3396起)的61%。主要原因为胶管损坏、阀门泄漏、燃具质量问题等。调查发现,煤改气工程的室内安全隐患主要有胶管过长、预留口未封堵、穿墙入户管未设置套管、管道与电线、电插座距离不足、安装的燃气报警装置未投用等问题。这些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缺少设计文件指导、部分施工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监理工作不到位、特种设备未进行监督检验,深层次间接原因是各参建方对施工质量重视程度不足所致。

1.4 安全管理不到位

①部分煤改气工程迅速铺开,造成管理、运维人员配备不足,运营安全管理要求的巡查、检测、维护等工作难以跟上运行的步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前期缺少规划方面审批,燃气设施途经区域可能与本地区土地使用长期规划不一致,形成潜在安全隐患。③以老人、儿童为主的农村用户相对缺乏燃气安全使用知识,相关部门、企业的使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还不能满足安全需要。

2 “煤改气”存在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在跟踪、了解多个农村“煤改气”工程和相关资料后,对“煤改气”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2.1 法规标准不完善

国家大力推进“煤改气”以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环保压力大,导致配套法规、标准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求,在目前实际环保压力形势下,应由政府相关部门、“煤改气”工程建设承担单位、燃气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农村“煤改气”工程调研,并结合现有燃气法规、行业标准、规范,补充、完善农村“煤改气”相关法规、技术标准体系,以明确并建立较为适用的一系列法规、标准体系等内容。

2.2档案资料严重不全

“煤改气”建设单位应发挥好主要作用,并借助政府的力量和支持,组织各方力量,做好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隐患整改和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档案资料。结合现有法规要求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力量完善每一个工程建设推进过程的档案资料,对于因特殊原因导致的未及时办理的手续、验收性文件等资料,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补充、完善相关手续资料。

2.3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在现场走访调研和资料梳理基础上,对运行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钢管在架空铺设过程中必须按规范要求的距离进行支护,尽量减少采用钢管支架敷设管道,尽量采用沿墙敷设或埋地敷设。对户外易受碰撞部位立管进行排查并安装防撞设施,结合乡村实际对架空管道加设防撞警示牌或限高标示;完善管道的防腐处理和标识涂色管理,对安全距离不够的地方进行加设套管,对线路缠绕区域进行整改;对防雷及接地措施不合格的进行整改;严格参照有关规范要求,对胶管的选用、施工环节安全措施严加管控,借助泄漏报警器、自闭阀、机械臂等技术手段,加强并提升用户端的安全系数。对前期设计、施工队伍素质、监理质量和特种设备监检进行严格把控。

2.4 安全管理不到位

农村“煤改气”运行点多范围广,在工程投产运行之后,针对多数单位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及时将运行管理人员、维护人员配备到位,结合工作实际,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巡检维护制度、报警出警和应急处理流程。对所有运行燃气管网分步骤、分区域逐步完成摸底排查工作,建立贴合实际的管网、用户管理台账。加强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沟通,借助村委会、镇政府的力量,加强对农村用户的安全宣传教育,动员农村本土人员的力量,共同监督、维护农村燃气管网的运行。

3 结语

“煤改气”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工程,也是利国利民的项目,我们既要碧水蓝天,又要注重安全发展,只有将“煤改气”从设计、施工、监督管理、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重视起来,在推进运行管理过程中逐步优化机制流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维护,才能将农村“煤改气”工程推行好,为今后进一步推进该项目立好标杆,引导农村百姓正确、安全的使用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

参考文献:

[1]盛霞.燃气管网工程档案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43-45.

[2]戴以伟.浅论加强燃气管道建设中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J].城市燃气,2009(10):31-34.

[3]张满可,杜前洲,彭强,等.2011—2014年我国城市燃气事故统计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6,36(1):B40-B46.

论文作者:王宝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农村“煤改气”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宝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