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求论文,关系论文,旅游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研究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地域分布规律和空间联系特征,提出了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模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并根据我国旅游供需分布特点,以大城市为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旅游供需关系。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供给模式 需求模式 供需平衡
1 旅游供需平衡特征
旅游供给与需求是旅游市场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旅游业就是在维持旅游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发展的。但是,与其它商品的供求关系相比,旅游供求关系有其独特的空间特征。首先,旅游供给面在地域上是不可移动的,而需求面是可移动的,旅游需求必须到达旅游供给地才能得到满足,这与一般的商品供需情况正好相反。其次,旅游资源的主体是自然或历史文化景观,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在地点上是不可选择的,在地域上是不均衡分布的,这造成固有的旅游资源供需的地域不平衡现象。一方面,一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区位条件不佳,远离客源地,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旅游资源贫乏,游览点稀少,而旅游需求却十分旺盛。这使得旅游资源并不能象其它矿产资源开发一样,采取择优开发的原则,而应根据需求的空间分布,来决定供给的空间布局与开发时序。这就是为什么常常应该暂缓开发一些区位条件不好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而在需求旺盛区人工建造新景点,弥补供给不足的主要动因。
我国近十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旅游需求也迅速增长,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由于旅游需求快速增长,而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严重不足,许多游览点出现超饱和现象,尤其是东部沿海大城市区,旅游景点人满为患,食宿、交通困难。随后,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开辟了大量新的旅游景点,例如四川省到1992年已形成60多个较大规模的旅游区,河北省1992年建成推出45个旅游景区。但是旅游供需却出现了一种新的地域不平衡现象,一方面一些旅游区仍然超负荷经营,另一些旅游区则客源不足、效益不佳、发展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规划者只看到旅游总需求的迅速增长,而忽视了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和供需的空间关系,不研究区位条件,盲目开发那些目前还没有市场潜力或市场潜力较低的旅游资源所致。
典型的例子是著名的九寨沟旅游区。从发现这一世界闻名的风景区后,各种宣传媒介不断进行报道,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自然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旅游界对这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给予十分乐观的估计和很高的期望值。但是从1983年开始发展旅游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历了整整9年的发展后,到1992 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仅为7300多人次,占四川省接待入境游客总数的1.9%, 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仅为13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数的0.4%。 这是由于其不利的区位条件而造成旅游客源市场对其旅游需求较小。九寨沟旅游区位于川西北高原,距二级旅游中转中心成都市的公路交通距离达400km以上。 由于复杂的地形条件以及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中短期内不可能发展铁路交通。气候因素和仅三个月的旅游季节性的限制,致使发展航空交通在经济效益和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这样就产生了影响旅游需求的距离阻力。闲暇时间是决定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据抽样调查,来华旅游者平均停留在14天以下的占79%,游览城市3座以上的占56.7%。 而从成都去九寨沟旅游区往返至少要用5天时间。占用时间过多, 是九寨沟地区发展国际旅游的重要限制因素。对国内旅游市场来讲,除空间距离的限制外,还存在经济距离的限制。九寨沟旅游区开发成本高,远离东部客源市场,旅游消费较高,在目前的收入水平下,这类旅游区的市场范围十分有限。与此同时,位于北京市外围的白洋淀、野三坡旅游区旅游业起步虽然较,由于区位条件较优,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白洋淀所在的安新县、雄县,以及野三坡所在的涞水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象任何商品生产一样,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研究总的供需关系,必须研究供需关系的空间联系特征,才能使新开辟的旅游区确实与旅游需求在地域上相适应,以保证旅游资源开发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 旅游供给模式
在旅游供给分析中,引入一个重要的新概念——“旅游门槛人口”。任何一个旅游地,根据其经营成本,都存在一个保证其正常运行的最低客源规模,在这个规模上,旅游经营成本与旅游收入相等,如果低于这个规模,旅游企业会出现亏损。这个保证旅游地生存的最低客源规模称为该旅游地的“门槛人口”。旅游地“门槛人口”实际上是一种“投入—产出”平衡的概念。任何一个旅游地,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才具有经济意义。旅游资源开发成本越高,要求产出越大,门槛人口数量也较大。门槛人口可表示为:
决定旅游地旅游业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各种建设项目投资和日常运行、管理费用,主要有:
(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包括供水、供电、交通、 环保等设施的投资。这些投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回收,并交付贷款利率。对于有依托城市,不需单独建设供水、供电项目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成本低,门槛人口数量相应也低。而那些没有依托城市,需对旅游区、点单独进行供水、供电等项目建设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成本高,门槛人口数量也大。
(2)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投资 主要包括食宿等设施建设投资。 其与门槛人口的关系也是成正相关关系,但是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回收速度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回收速度快。
(3)从业人员生活设施投资 主要指保证旅游从业人员正常生产的投资,包括住房、医疗等。这类投资主要发生在位于偏远的、无依托城市的旅游区。这些旅游区需专门为从业者提供住房,医疗以及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这也使门槛人口数量提高。
(4)运行、管理费用 包括就业人员工资, 各种消耗性设备投资等。这类费用的高低有很强的区域性,尤其是就业人员工资,不同地区,劳动力价格水平差异很大。费用越高,门槛人口数量也越大。
除旅游业成本以外,影响门槛人口数量的另一因素是旅游收入,主要指每接待一个旅游者而获得的营业收入。旅游业成本除以接待一个旅游者的平均收入就是门槛人口数量。旅游者的旅游花费减去接待成本,即是来自每个旅游者的净收入。净收入乘游客人数,即是总的旅游净收入。在客源与门槛人口数量相同时,旅游业净收入为零。所以任何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预测的旅游需求应大于门槛人口,才有开发价值。
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更注重旅游资源自身的质量水平,而忽视开发旅游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对九寨沟旅游区和东北长白山旅游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投入—产出关系对旅游业的作用。
九寨沟旅游区所在的南坪县人口仅4万多, 这一地区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对九寨沟的旅游开发起不到支持作用。1983—1988年,国家仅在建设内部道路、基础设施和治理泥石流上就消耗掉600万元, 但仍未根本解决问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仍很薄弱,仍要继续投入更大量的资金。南坪县无力为九寨沟旅游业提供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要从100km以外的江油县运入,大部分建设物资要从400km以外的成都运入,运输费用很高。由于九寨沟无依托城市,旅游区需专门为就业者提供住房、医疗等,远期还需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这一切极大地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成本,使这一旅游区有很高的门槛人口。而由于交通限制,旅游需求又很小,不能达到门槛人口数量,出现投入大于产出的现象。到1988年,旅游区经营的日常运行费用与营业收入正好相抵,对一切长期性投资均无力偿还贷款利息,更无法偿还贷款。如果仅算上述提到的600万元投资,按10%的利息率计,每年还息60 万元。如果每位游客在旅游区内的费用为100元(1988年),利润率为10 %(1988年利润率为0),那么仅偿还600万元贷款利息一项就使门槛人口提高6万人,而这600万元仅是长期投资的一小部分。
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旅游区在旅游资源方面与九寨沟有共性。九寨沟被联合国列入自然遗产名录,长白山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内的自然保留地。二者同以原始自然风光为景观特征。但是二者旅游经营的门槛人口却截然不同。安图县水电资源丰富,供电成本每度不足0.1 元。位于山下的依托城镇二道白河镇有4万人口, 相当于南坪县全县人口数量。旅游就业人员来自依托城镇二道白河镇,不需解决生活问题,劳动力价格偏低。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一定基础。虽然由于旅游季节性的限制,旅馆业成本较高,但总的门槛人口仅为10万人/a,远远低于九寨沟旅游区,1991年即达到这一门槛人口。从1991年后,由于客源逐年增长,旅游业开始显现正的经济效益。
门槛人口只是理论上的一个精确概念,实际上由于投资的多层次性和旅游收入的多面性,很难统计实际的投入与产出,只能进行大概的估算。
制约门槛人口的另一个因素是旅游环境容量。任何一个旅游区或旅游点都存在一个环境容量问题,这个容量就是在不对旅游资源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的最大游客人数。旅游门槛人口必须低于这个容量才有意义,否则,旅游区不是破坏性经营(以门槛人口为标准),就是亏损经营(以环境容量为标准)。容量概念对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区尤为重要。
按照上述供需理论,如果总的旅游需求(∑D)小于旅游供给的总的门槛人口数量,那么旅游供给过盛。如果总旅游需求大于旅游供给的总的环境容量,那么需求过盛,需开辟新的旅游区。而对一个具体的旅游点,只有该旅游点的客源地对其旅游需求人数大于该旅游点的门槛人口数量,旅游点才有经济效益可言,这就是旅游供需的最基本关系。
3 旅游需求模式
按照旅游需求规律,决定旅游总需求的因素包括:
(1)客源地人口规模。人口是旅游需求量的基数,人口基数越大,旅游需求也越大,旅游需求与人口成正比关系。
(2)客源地人均收入水平。 旅游消费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人们只有满足了必要的消费之后,才能产生旅游消费需求,而且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旅游消费比重越高。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前身)估计在满足必要消费后,收入水平每增加1%, 用于旅游的消费增加1.88%,所以旅游需求与人均收入水平也成正比关系。
按上述两个决定因素,客源地总旅游需求可表达为:
D[,总]=k[,总]·I·P
其中:D[总]——总的旅游需求人数,I——人均收入水平,P——人口数量,k[总]——经验参数。
总需求模式只表达了一个客源地总的旅游市场规模,并不能说明对某一具体的旅游区或旅游景点的旅游需求,对某一个旅游区(点)来讲,旅游需求还涉及另外两个重要因素:
(1)旅游资源质量水平。旅游资源越是集聚程度高、 特点突出、旅游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需求也越大。所以,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按照商品供需关系,旅游需求与旅游价格成反比关系,旅游价格越高,旅游需求越小。而旅游价格又直接与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相关,旅游目的地越远,旅游价格越高,旅游需求越低,旅游需求与距离成反比关系。
按照上述四个影响因素,借用用于客流分析的引力模式的原理,某一客源地对某一旅游地的旅游需求可表达为:
其中:D——对某一旅游地的旅游需求,d——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Q——旅游地质量等级,P——客源地人口数量,I ——客源地人均收入水平。
上述模式仅表达单个客源地对某一距离旅游地的旅游需求,从一个区域整体考虑大多数旅游地都不止一个客源地,而同时对很多客源地都存在或强或弱的旅游吸引,构成该旅游地总的旅游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推出一个新的总需求表达式:
这个关系表达了多个客源地对任何一个旅游地的总的旅游需求,这个需求量就是该旅游地可能的最大市场规模。
旅游需求模式清楚地表明为什么一些邻近大城市区的普通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一些更高质量的旅游资源,由于远离客源中心,开发后效益不佳。而很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恰恰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偏重于对旅游资源自身特征的评价,并与其它地区同类旅游资源进行优劣比较,以质论优劣,忽视了由区位因素决定的市场潜力,过分强调一些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客源市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旅游需求模式反映的只是一种简化的需求关系,而未反映旅游地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这是实际的旅游市场预测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距客源中心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很可能存在不只一个旅游区,这些旅游区必然共同瓜分这一客源市场。例如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海滨旅游区和山西大同和恒山旅游区同位于距北京大约200—400km范围的环形区内,从北京至承德和北戴河都已开辟旅游列车,形成稳定的旅游客流,而北京至大同、恒山却仍未形成稳定的客流。如果在这一距离范围内继续开新的旅游区,并且以北京市为目标市场,就要充分考虑由此而造成的对旅游市场的重新划分作用。清东陵与清西陵距北京同为100km左右, 因为二者性质完全相同,客源市场也完全重合。而清东陵的知名度略高于清西陵,又加上清东陵位于旅游资源密度较大的地区,使旅游者在对二者的取舍中,优先考虑清东陵。清西陵的管理者虽然在80年代中期就有意发展旅游业,但游客增长却十分缓慢,直到90年代初,清西陵仍是游人稀疏。所以对任何一个新规划的旅游地进行需求预测时,除了考虑距离要素外,还应考虑同一距离范围内,或同质旅游资源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在我国,大中城市是最主要的旅游需求中心,是国际、国内游客的集散中心,也即二级客源中心,如果一定时段内,城市人口和收入水平是常数,那么旅游地距大中城市的距离、旅游资源质量水平和同一距离范围内旅游景点的数量就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4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旅游供需关系
按照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供需的地域分布规律和区域结构,这个规律是进行旅游业布局的重要依据。
城市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地区,常常既是旅游需求中心,又是旅游供给中心,这在我国尤为突出。我国大城市是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也是国际、国内旅游集散口岸。同时,我国大部分大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著名的历史古迹,形成我国旅游业中最重要的旅游供给中心。
按照旅游需求模式,大城市地区的旅游需求随旅游地距城市的距离增加而递减,随旅游资源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在旅游供给模式中,门槛人口一般随着旅游地距城市的距离增加而增加。按这种供需规模,必然在地域上形成以城市为核心的不同的供需关系带:大城市内部地区、大城市远近郊区及周边地区、大城市以外地区、远离大城市地区。任何一个地域和区位都可归为上述四种类型之一。对于位于不同区位的旅游地,与大城市客源之间的供需关系存在如下规律:
(1)旅游地位于城市内部地区
城市人口或来城市旅游的外地人口,只需利用市内公共交通就可到达旅游目的地。这一区域称为旅游供给与需求的重叠区。按旅游需求模式,位于城市内部的旅游地由于出行距离短,即d值小,使这一区域的旅游需求量大, 必须开辟相当多的旅游点,才能使城市内部旅游总容量达到旅游需求量。在我国,许多大市场地区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如北京、南京、西安等。在需求模式中,旅游资源质量等级水平高,也即Q值大。小的d值,大的Q值, 成倍地扩大了对这些旅游点的旅游需求,这就是我国许多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点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根本原因。如颐和园年游客人数就超出1000万人,旺季超出了合理容量。因此,解决对大城市某些著名景点需求过盛的一个方法是增加旅游供给,开辟新的景点。目前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建设各种现代游乐设施,增加旅游供给的多样性,分散客流。许多大城市的著名景点的珍贵性和独一性不是其它新旅游点可以取代的,要想将许多大城市的著名景点的需求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必须通过价格杠杆来增大d值,也即增大城市客源与旅游点之间的经济距离, 所以对大城市内部著名景点进行合理的价格调整,通过提高价格来降低需求,是符合供需关系的。
(2)旅游地位于大城市远郊区和周边地区
旅游者必须通过专门的旅游交通才能到达旅游目的地。在这一区位,旅游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d值增大。 如果旅游点按与城市内部的景点相同的门槛人口算,旅游资源质量水平必须高于城区,才能使需求超出门槛人口。例如,北京市外围的野三坡风景区、白洋淀风景区即为这一区位类型。
(3)旅游地位于大城市以外地区 旅游者必须使用铁路、 高速公路或航空交通才能到达旅游目的。这些地区主要指那些位于大城市带之间的地区,如京津唐大城市区与沪杭宁大城市区之间的大片地区,在这个区位的旅游地进出交通较为方便,不需大量投资用于外部交通建设,但是一般需进行景区内的道路交通建设和供水、供电以及食宿设施建设、旅游经营的门槛人口比大城市及周边地区都有很大程度地增加。同时与大城市客源之间的距离增大,必须极大地提高旅游资源质量等级,才能使需求超出门槛人口,所以这一区位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供需关系,只有那些集聚程度和质量水平均高的旅游资源才具有开发价值。泰山、嵩山等风景名胜区即为这种区位类型。
(4)位于交通不便、位置偏远、远离主要客源中心的旅游地
在这种区位条件下开发旅游资源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都需从零开始,旅游业经营成本高,门槛人口数量远远高于上述三类地区。由于远离客源地,旅游消费高,需求降低,只有国家级以上的旅游资源才能形成足够的吸引,使需求量超出门槛人口。由于门槛人口值高,还要求旅游地有相当大的环境容量。所以这类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不充分论证其供需关系,最易出现决策性失误,而投资开发一些门槛人口高而旅游需求小的旅游资源。我国大部分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条件即为此类,如九寨沟旅游区。在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一定要充分论证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质量等级,环境容量,投资规模。只有旅游资源丰富而集中,可以规模开发,能对旅游客源形成强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聚集区才有开发价值。在这些地区,由于开发旅游资源投资量巨大,如果旅游业不能收到预期的效益,往往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只有那些旅游业有条件发展为地区经济的主导或支柱产业的旅游资源集中区才应考虑大规模投资开发,这一点与大城市地区旅游业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在大城市地区,旅游业至多是一个重要行业,但是很难发展为一个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所以在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应正确认识不同区位条件下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城市集聚区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成本较低,门槛人口数量小,旅游需求大,旅游利润率一般较高,所以大城市集聚区及周边地区往往是旅游业的最大利润带,随着旅游地距城市集聚区距离的增加,开发成本增大,门槛人口数量增加,利润率下降,所以称大城市区以外地区为旅游业的平均利润带。而远离大城市区的偏远地区,旅游业的利润率更低,称为旅游业的边缘利润区。
这一规律在我国的三大旅游供需中心北京、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省与周边省份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以饭店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实现利税进行分析,这三个城市集聚区形成三个高值区,并向外围递减,而西部地区普遍低于东部地区(表1)。
表1 1991年国营饭店主要经济指标(10[4]元/人)
Tab.1 Major statistics in state-owned hotels 1991
地区
全员劳动生产率 人均实际利税 地区 全员劳动生产率 人均实现利率
北京
2.8 0.4
广西2.00.1
天津
2.4 0.2
海南2.1 -
河北
2.7 0.2
江西1.70.2
山西
1.7 0.2
湖南2.20.1
内蒙
1.9 0.1
陕西1.80.1
上海
3.4 0.5
甘肃2.10.3
江苏
3.4 0.4
青海1.7 -
浙江
3.6 0.5
宁夏1.60.2
安徽
1.8 0.3
新疆1.60.3
广东
3.5 0.4
西藏1.90.2
福建
2.4 0.3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决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因素中,旅游资源所处的区位条件比旅游资源自身的质量水平更为重要。
[*]本研究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
来稿日期:1994-04;收到修改稿日期:1994-09。
THE STUDY ON SPATIAL LINKAG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OURISM
Niu Yafei
(Ins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of P.R.China,Beijing 100101)
Key words spatial linkage,supply,demand,tours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Abstract
Tourist market involves the supply market and demand market.It is significant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tourist supply and deman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w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balance of tourist supply and demand.The author also defines the spatial models of tourist supply and demand.
First,based on case studies,a new concept,tourist threshold population,is defined.The threshold population size of a tourist destination is the population size of tourists visiting the destination when input of tourism is equal to output.
Secondly,a demand model is given.From the demand model.we can understand easily why the tourism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ten bring higher income than in remote regions.
From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s.tourist destin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and conclusions on the space linkages of tourist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four types are drawn.The four type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tourist destinations are located in the core cities ofmetropolitan areas;
2.torist destinations are located in the suburbs or outskirts of metropolitan areas;
3.tourist destination are located beyond metropolitan areas;
4.tourist destinations are located in remote regions.
In the first situation,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ourismare overlapping in space,and the marginal profit of tourism is the largest.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a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a corecity increases,the marginal profit of tourism decr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