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语文的根,繁衍语文的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唐宋诗举要》曰:“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意在说明《石壕吏》具有高超的语言表现力与丰富的情感内涵。对于像《石壕吏》这样文质俱佳的古诗文,我们应该怎样教学?
如果逐词逐句地串讲,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趣索然,同时也是对如此绝美之诗的糟蹋。
为此,我在寻找一种突破,一种回归。概括起来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朗读、品析,接续传统的诵读、涵泳式语文教学传统,促使学生初步获得语感,同时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对文本的生动解读。
二是在一定的语境与文化背景下,完成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搭建心灵的桥梁,拉近学生与古诗文的心理距离,同时在这种联系学习中完成对知识新的建构。
四是搭建扩展的平台,突破教材的封闭状态。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那么就能赋予每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初步完成一种文化的建构。
以下结合教学片段作具体阐释:
朗读品析法——通过朗读品析,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体验更加细腻,使感知更加深刻,最终促进知、情、义的和谐发展。
师:“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句,你们认为应该抓住哪些词语,加以重点朗读,比如情感上的重读、语气上的处理、节奏上的变化。
生11:“偷生”,语调低沉,节奏缓慢,应读出一种凄惨、悲哀。
生12:“已”,是生命的完结,让人心伤。
师:有时候,我们还应关注一些看似平常的虚词,也许更能体会人物的情感。
(生略有所思。)
生13:“且”字,读得低沉,还要有一点停顿,表现老人苟且生存,了却残生的心理状态。
生14:“矣”,拖长音,表现出亲人离去的无限哀伤,虽然嘴里说过去了,但心中只有更深的哀伤。
(请生13、生14朗读,效果很好,学生陷入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中。)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从字缝里读出了诗歌的内涵,读出了老人的悲情与哀伤。
在古诗文中,一些虚词(语气词)中有情感之意蕴,有精神之魂灵,通过对虚词细腻入微的品味,我们会发现一个通向文本的新天地。那么,课堂教学便有了另一种丰盈和充实。比如《〈论语〉十则》中的语气词隐约传达着孔子的喜怒哀乐和他的立场观点,抓住这些语气词也许是抵达孔子思想情感世界的秘密通道。于是我在《石壕吏》一课的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细细体味这些虚词(当然也包括意蕴丰富的实词),从语气、语调、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当时的场景,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在朗读指导中,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不仅仅是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其中“咽”应怎么读?
生5:低低的,还应带着哽咽。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5:低低的,是怕再招来官吏;哽咽,是因为极度的悲伤。
师:还有谁也在内心哽咽?
生6:杜甫。
师:为什么哽咽?
生7:为这一家人所遭受的不幸。
师:只是为这一家人吗?
生7:杜甫为所有遭受安史之乱之苦的百姓哭泣。
语境解读法——在一定的语境(包括文化背景)下展开古诗文语言层面的教学,通过“语境创设”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带动对字词的理解,这比单纯讲解字词要生动、有效得多。还原语境,还能使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做到如临其境,从而与文本发生深入对话,领会作品的精彩之处。
《〈论语〉十则》其中一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就是孔子说。大家能根据孔子说话的内容体会出孔子当时的心态吗?请在“曰”字前加上一个表示情态的状语,并说明理由。
在理由的陈述中同学们真正理解了“知”的含义。如“严肃地说——告诫不要不懂装懂,意味深长地说——期待诚实”等等。
这是情境性的语境创设,带动学生对“知”的理解,对孔子的理解。
下面是比较性的语境创设,与前者所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通过改文与原文的对比,完成对词语、文本、人物的理解。
师:第一节诗,我作了改动,自认为还不错。改文与原文哪个好?请同学们细细加以比较、品析。
生1:原文好,“夜”字表明是黑夜突袭,老百姓没有防备,可以抓到人,可见手段狠毒。
生2:白天到处抓人,抓的人不够,夜里继续抓。“夜”这个字用得好。
生3:“捉人”二字带有强制性,有暴力倾向。
……
生4:人在紧急的情况下,会不顾危险越墙而过,“逾”表现老人拼死逃命的情景,而“攀”体现不出这样的特点。
师:说的真好,你已经懂得“逾”在文中的内涵了。
……
联系生活法——要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品读句子,从而复活文本,使学生走进文本,并能走出文本,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解释“猛浪若奔”的内在含义时,引入生活体验:若奔,像奔马一样奔驰着、腾跃着、不受拘束、没有节制。学生很快就感悟出——这表现作者当时无拘无束、自由放旷的心境。
联系生活法,在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最突出的是这一片段:
生4:“逾”不如“攀”好。
师:呵呵,还有同学说我改得高明的,何以见得?
生4:“逾”是越过,很平常;“攀”表现出老翁的努力,想早点逃掉。
师:请结合生活来体验,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飞越”障碍物?再想想,这可是一位老人啊!
生4:人在紧急的情况下,会不顾危险越墙而过, “逾”表现老人拼死逃命的情景,而“攀”体现不出这样的特点。
生4开始时的误解,一是对词语未真正理解,二是生活体验未被唤醒。所以生活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充分唤醒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后来他的回答比较精彩,是因为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他原有的生活体验,反过来促使他更好地理解文本。
延展扩充法——古代优秀诗文有巨大的解读空间,需要阅读者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赋予每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初步完成一种文化的建构。
比如由杜甫对普通个体苦难的关注到对国家苦难的思考,引出“诗史”的问题,尽管这样的解读还是比较肤浅的,但会为学生打开一扇精神的天窗。阅读教学,我们不仅要注意细腻度,即挖掘字里行间的意蕴,还要透过语言的层面,深入文本的内核;同时还要拓展视野,由树木到树林,不仅把语文的根留住,还要繁衍语文的树林。
由杜甫的“悲悯”与“仁爱”出发,进入对我们心灵的叩问:如何面对苦难,如何汲取爱与同情的力量等等,这是杜甫在我们现实中的意义。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有一个著名论断:“自然科学需要解释说明,对人则必须理解。”即以个体的人生体验去体验存留于文本中的他人经验,既理解他人,又理解自己。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诠释学更注重个体独立的体验、自主的生命感悟。在体验他人生命时,必然会注入自己的感悟,并且丰富着作者的创作原意。
所以,语文阅读应以读出自我始,常读常新,在阅读中不断完成对自我意义的建构,这才是阅读的人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