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甜甜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麻醉科 300222
摘要:近几年,烧伤患者疼痛治疗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烧伤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因此,后续伤口处理以及物理治疗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药物治疗予以重视,避免药物依赖、便秘等副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烧伤患者疼痛的类型以及基本的评估方式,并对药物治疗现状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烧伤患者;疼痛;药物治疗;评估
1烧伤患者疼痛类型
目前,在对烧伤患者疼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其性质以及产生的条件对其予以分类,常见的主要烧伤患者疼痛主要分为五类:
第一,操作性疼痛,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在伤口换药操作过程中因为操作性活动造成的疼痛感,尽管这种疼痛感时间较为短暂,但是却非常的强烈,疼痛若是控制不到位,就会出现预期性焦虑,甚至会在操作开始前就产生恐惧感,对于具体的治疗操作会产生影响。
第二,静息性疼痛,主要是指在没有相应动作或者是刺激的前提下,患者出现的一种疼痛感,这种疼痛感可能会一直延续到患者伤口愈合。
第三,手术后疼痛感,主要是在植皮结束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供皮区疼痛强于植皮区的现象。
第四,爆发性疼痛,是一种较为剧烈且具有爆发性质的疼痛感,一般而言,会出现在相应治疗操作的过程中,或者是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
第五,慢性疼痛,主要是在手术结束后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持续时间一般会在6个月甚至更长。对于这种疼痛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人员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推断,多数认为是因为神经纤维再生造成的神经痛。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疼痛,要想合理性优化治疗效果,就要对其治疗过程予以重视,有效提升救治水平。在纪晓丽,董英伟,张宁宁[1]等学者发布的《烧伤患者疼痛的药物治疗现状》中指出疼痛是烧伤患者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从烧伤后的剧烈疼痛,到日常伤口治疗时产生的痛苦以及后续的物理治疗和恢复治疗都能带来巨大的疼痛,现阶段阿片类药物仍然被用作临床旨在推动更加有效的治疗框架体系,以保证能建构科学、统一、规范的烧伤疼痛管理方法。
2烧伤患者疼痛评估
在对烧伤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因为病情在不断变化,相应的疼痛感也会随之变化,不仅仅是伤口的改变,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也会出现变动。因此,相关医护人员要建立更加全面的烧伤患者疼痛评估机制,有效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况建立具体的分析机制。
第一,在对年幼儿童进行烧伤患者疼痛评估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观察计分法予以判定,要对疼痛类型、疼痛强度以及疼痛的开始时间等进行分析,集中判定疼痛的强度,从0分到10分之间,0分代表完全不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烧伤患者疼痛评估机制能对不同时间阶段以及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数值进行判定,有效分析平均疼痛强度和最疼强度等,整体评价方式较为合理[2]。
第二,在烧伤患者疼痛评价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疼痛引起的焦虑度进行合理性分析和判定,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一般烧伤患者会对可能出现疼痛的操作产生畏惧感,在操作前就会形成焦虑。因此,在对烧伤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配以疼痛焦虑量表进行标准化测定,从0到10建立阶段性评分[3]。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烧伤患者疼痛评估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出现低估患者对止痛药的渴求程度,以减少药物供给,避免患者对药物出现依赖。
3烧伤患者疼痛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在对烧伤患者疼痛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从阿片类镇痛药物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两类入手。
3.1阿片类镇痛药物
在烧伤患者疼痛治疗过程中,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几率较大,主要是因为药物的疗效较为明确,且因为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其利弊的了解较为深入,加之阿片类药物本身具有一定剂量的依赖性镇静。因此,在烧伤患者疼痛治疗的过程中,这种药物使用较多,并且,在治疗操作痛引起的焦虑方面也较为有效[4]。值得一提的是,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原理并不相同,尽管吗啡能一定程度上实现药物消除率和分布容积的降低,但是,却出现了半衰期延长的问题,整体效用也会降低。基于此,在烧伤患者疼痛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若是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第一次的使用剂量要严格遵守非烧伤患者的原则进行,要结合患者临床对药物的反应合理性调节剂量,确保其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也就是说,阿片类镇静药要结合患者的烧伤程度进行选择,一般会利用口服类阿片类镇静药,尽量在临床操作中避免肌肉注射类阿片类药物,不仅是因为局部注射疼痛感加剧,也是因为要进行液体转移等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估的吸收入血问题。
2.2非阿片类镇痛药
相较于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能减少副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和操作过程中,多数医护人员还是会进行联合用药,尤其是口服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一般会联合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更多是应用在门诊患者中,能抵抗较为轻微的疼痛感。另外,受体激动药能有效对急性痛进行治疗和处理,也是一种潜在的高效药,究其原因,多数研究学者认为受体激动药能有效提升患者皮肤的敏感感受器兴奋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5]。
2.3麻醉药
在对烧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也要对麻醉过程进行集中分析,适时应用相应的药物,以保证处理效果更加有效。要结合实际要求控制麻醉药的实际用量,并且维护管理机制和药物监督机制。
第一,在烧伤镇痛工作开展后,全身麻醉能有效缓解操作性疼痛,尤其是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何种程度的麻醉或者是镇静操作,并且要对药物类型和剂量进行合理性判定以及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若是进行短期全身麻醉,主要是对烧伤创口处理产生的短暂剧烈性疼痛。针对需要深度镇静的患者,治疗人员要借助静注或者是口服氯胺酮开展针对性治疗,但是近几年相关研究报道氯胺酮会诱发精神症状,已经被限制使用了。对于手术后烧伤患者,全麻管理工作是治疗项目的关键,治疗过程要有效选择短效药物或者是低副作用药物,较为常见的是丙泊酚、瑞芬太尼、吸入性七氟醚等药物。
第二,在对烧伤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其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对一些下肢烧伤导致静息痛的患者可采用硬膜外阻滞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硬膜外阻滞会造成留置导管期间的伤口感染,这是较为严重的副作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此外还要尽量避免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在对局部麻醉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部分医院已经开始利用病例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预防和制定出现问题后的应急处理预案,借助硬膜外阻滞应用利多卡因能有效缓解疼痛,一定程度地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为后续治疗管理效果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优化整体治疗效果。
4结论
总而言之,在烧伤患者疼痛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药物基本特性,有效制定和理性化的治疗计划,不仅仅要对患者疼痛的类型进行分析和判定,也要有效阐释具体的评估手段和管理要求,切实提高治疗水平,完善烧伤患者药物治疗的综合效率,积极建构完整的药物管理机制和控制体系,从根本上为药物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纪晓丽,董英伟,张宁宁等.烧伤患者疼痛的药物治疗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583-585.
[2] 汪阳,任杰.负压封闭引流对烧伤患者疼痛创面愈合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0):3101-3102.
[3] 陈琛,陆巍,傅巧美等.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与管理的证据综合[J].护理学杂志,2017,32(16):18-20.
[4] 孙颖,唐洪泰,王光毅等.烧伤患者康复期疼痛护理的循证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2):14-18.
[5] 颜超,李琳,许乐等.非药物镇痛法在烧伤疼痛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5):330-333.
论文作者:冯甜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烧伤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阿片论文; 药物论文; 过程中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