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后香港经济腾飞之谜与香港与香港经贸合作_香港经济论文

1997年后香港经济腾飞之谜与香港与香港经贸合作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经济腾飞的奥秘与“九七”后陆港经贸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贸合作论文,香港论文,奥秘论文,经济论文,后陆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1日零点,象征英殖民统治的米字旗将在统治香港150多年的港督府悄然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和五星花蕊的紫荆花旗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所属机关以及香港、九龙、新界各地的公共场所、学校、团体、商店等处冉冉升起。600多万香港居民,12亿中国人民以及数千万遍布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将为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光辉历史的节日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现在离香港回归还有100多天,在这短暂的过渡期内,我们不仅要回顾香港经贸的发展历程,大陆与香港在经贸、金融领域的合作,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为以后香港的稳定,大陆和香港的共同繁荣做好准备。

一、香港的成就源于其独特的经贸发展模式。

香港,是一个仅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大小235个岛屿在内的总面积只有1071平方公里的地区,除了拥有良好的港湾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物质资源。但她却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个大都会,到1993年,人均生产总值即达到1.8万美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香港在世界上的位置是:

1994年人均对外贸易额为50962美元,为世界第二名;

是与纽约、伦敦齐名的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是与伦敦、纽约、瑞士苏黎士齐名的四大黄金贸易中心之一;

是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货柜港口,世界第三最繁忙的空运港;

是世界最著名的成衣、玩具、收音机和钟表出口基地;

是亚太地区的旅游中心,有着购物天堂的美称;

通讯系统发展为世界第一,通讯费用最便宜,话机数量按城市计算最多;

其经济自由度为世界第一,经济竞争能力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也是第一;等等。

香港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其宽松的经济体制、香港同胞的艰苦奋斗,充裕的资金支持以及港英政府的有效治理以外,最关键的因素是,香港走了一条背靠大陆,面向世界的独特的经贸发展之路。

从香港被辟为自由港至今,香港的经济贸易发展模式经历了“转口贸易型”、“转口贸易向加工贸易型转变和发展”以及“转口加工贸易型的迅速扩张”等阶段。这一转型过程实际上是香港根据各历史阶段不同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进行适时调整的结果,确保了香港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融与互利。而“内在因素”作为香港经贸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利条件,对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从1841年,香港被辟为自由港至本世纪50年代初的100多年间,香港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经济发展。在这一期间,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非常密切。据统计,1931年到1940年,香港对内地的进、出口已经分别占其进、出口总值的33.1%和45.53%。50年代初,香港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当大部分的物资由内地供应,而内地恢复和稳定市场所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及抗美援朝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需由香港转口,所以两地的经贸合作关系迅速发展起来。内地在香港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对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及香港著名转口商港地位的奠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对外贸易进入了以转口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的转变和发展时期。50年代初期,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行“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骤然下降,对外贸易额由1951年的93亿港元降至1954年的58亿港元,下降38%。为摆脱困境,香港走上了发展加工出口业的道路。到1959年,在香港出口总额32.77亿港元的货值中,香港产品货值达28.22亿港元,已占69.6%。进入60年代,香港更是抓住西方国家产品结构转型的机遇,加速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到1969年,出口总额131.97亿港元中,香港产品已达105.18亿港元,占到了79.7%的绝对优势。这标志着香港对外贸易由转口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转型的成功。

70年代中后期,香港制造业产品成本上升,加之70年代初期世界石油危机对经济的打击,香港的出口优势减弱。这时恰好中国大陆从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由于大陆的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可以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香港便借此机会将低技术、高成本的劳动集密型加工制造业大举内迁,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新型转口加工贸易模式。到1995年,香港输往内地的总出口中,有49%是用于加工的原料和半成品,香港从内地进口的商品中,有74%是香港在内地加工的产品。这种新型的转口加工贸易的收益远远高于一般的转口贸易,对香港的外贸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香港本地则重点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如成功地拓展了世界市场上畅销的计算机储存系统、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香港的贸易数额迅猛增长,经济全面起飞。

二、香港中资企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后半叶。从1872年,以“招天下商,通五洲航”为宗旨的招商局问世至今,已历经124年的艰难历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中国旅行社和华润公司也分别在香港经营了79年、68年和48年。但直到1979年中国大陆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前,香港中资企业虽经107年的发展,但仅有122家,经营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却很有限。

1980年后,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对外交往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香港由于与大陆有天然的人缘、地缘的关系,有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十分自然地成了大陆观察和了解国际市场的主要窗口,引进国际资金和技术的主要渠道,扩大对外贸易和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桥梁。各省、市和各部门陆续在港设立了“窗口公司”。到1989年,在港中资企业已猛增至2000家以上。但由于发展太快,有些企业在经营方向、内部管理、人员素质、资金运作等方面不能适应香港经营环境,后经国家主管机构3年的整顿,到1992年保留了约1500家,使在港中资企业进入了平稳正常的发展轨道。中资企业的经营范围、人员素质都较以前有明显的增加和提高,投资的格局、规模和层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港注册的中资企业已达1756家,员工5.3万余名。截至1994年底,中资企业在港的总资产已达3320多亿港元,约合425亿美元,其实力令海内外瞩目。目前,中资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贸易、金融、运输、旅游、制造、建筑、仓储、广告、咨询、房地产管理等众多的行业,对促进香港繁荣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香港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据统计,目前中资企业经营的贸易额,约占香港贸易总额的22%;中资企业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约占香港保费总收入的21%;中资企业承办的货运量,约占香港货运总量的25%;中资企业经营的内地旅游服务,约占香港往内地旅游服务的50%;中资企业承建的各类建筑工程,约占香港建筑工程总量的12%;中资企业控股的67家上市公司,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5%;等等。

在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资金方面,中资企业的支持功不可没,远的可以追溯到1937年中国全面爆发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迫于战乱,上海的大批工厂和巨额资金开始流向香港,为香港工商业注入了活力。到1946年至1950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大陆流入香港的资金也不少于几十亿港元。充裕的资金使香港经济如虎添翼。

中国大陆的十几年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大增,除了在港的中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以外,在港的中银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中旅集团等大企业实力也在不断壮大,为香港经济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如中银集团作为在港最大的外国银行集团,拥有13家银行(其中四家位于香港),近年来其业务量迅速扩大,1994年2月,其分支机构总数达342家,在香港吸收的存款份额已经达到20%,仅次于“香港银行集团”(Hong Kong Bank Group),后者分支机构达363家。而且,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从1994年5月开始发行港币,成为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地位相等的三家发钞行之一。在“八七股灾”、“国商事件”、“欧洲汇率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事件”等国际金融风潮中,中银集团等中资银行积极支持、配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成功抵御了外来的金融冲击,保卫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使香港经济得以稳健发展。以后,随着汇丰银行“准中央银行”职能向1992年成立的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转移,相信中银集团的实力和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会不断增强。

三、陆港经贸合作前景光明。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为香港回归我国和平过渡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91年3月8日,中资企业协会在香港的注册成立,标志着大陆与香港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1年11月,中资企业协会组团访问北京,先后拜会了中国贸促会,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外经贸部等十多个相关机构,为扩大两地的经贸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陆港经贸合作的条件。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两地的经贸活动,从优势互补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有必要弄清两地各自的优势和合作的条件:

1、香港拥有众多良好的深水港湾,背靠大陆,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航行的要冲,是开展进出口贸易的最佳地区;而中国大陆特别是华南地区有大量的土特产品和加工制品可以从香港出洋售出。

2、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约有1400多家外资银行在此设立了分行和办事处,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在世界名列前茅;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巨额的国际资金。

3、香港的通讯设施四通八达,经贸机构众多,金融人才充裕;而这恰恰是大陆所需要的,可以为中国的经贸发展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4、大陆科研力量雄厚,专业人才众多,可以开发高科技产品;而香港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科技基础差,经济容易波动。

5、大陆的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生产要素价格低廉;而香港近年来的地价、房租、工资、水电费等不断上涨,使产品成本直线上升,为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内迁。

6、大陆有开放的经济政策,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九七”后,香港回归祖国,两地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完全取消,两地有着共同的语言,相同的风俗习惯。

(二)、陆港经贸全面合作即将开始。

以香港中资企业为首的众多企业集团,已经决定把香港的信息灵通,融资便利,市场发达等优势与大陆的科研力量,专业人才众多等优势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高科技产品,为香港经济的继续发展增添后劲。同时,它们也在积极准备以实际行动参与内地建设,这除了对大陆的贸易、金融、航运等方面继续加强人才培训以外,还包括对内地扩大投资。同时发挥国际筹资的桥梁作用,联合和带动各类海外资本一起赴内地投资。

为了把投资区域从华南向北延伸,1995年11月,中资企业在上海举办了“香港中资企业发展战略及沪港合作”研讨会。这一次研讨会探讨了与上海及长江流域地区进行合作,并提出了很多重要设想,其中包括:中资企业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开发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加大兴办实业的力度;提倡企业间的合作与联合;加快资源开发、技术开发等,而有关的一些项目正在进行。继1995年9月香港中资企业参加考察大西北后,1996年香港中资企业协会将组团到云南、贵州地区考察,以便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三)陆港经贸合作的前景光明。

1996年上半年,尽管大陆取消了所有外国投资企业的进口设备、原料的免进口关税的优惠,降低了出口退税率,给包括港商在内的外商企业在近期内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使大陆与香港两地的市场环境及投资趋势出现一些变化,但两地经贸合作的优势和竞争力仍然存在,预期在以后一段时间大陆与香港两地的整体经济仍会有不俗增长,发展前景仍然光明。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虽然近年大陆对关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但这是中国政府为适应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重要外资政策的调整,是加快推行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重要标准之一,从长远看,对香港企业平等参与国内竞争是有利的。

2、由于内地经济增长迅速,1996年上半年出口势头旺盛,而国际市场尤其是亚太区内的贸易仍保持活跃,国内货物通过香港对海外市场的转口仍有很大发展,从而对香港的转口贸易以及航运、金融及仓储业都有很大的支持。

3、由于1996年国内大幅削减关税,而国内外汇储备充裕,需求殷切,进口规模相信会不断增大,从而令港产品及海外货物对内地的总出口有可能大幅增加。

4、大陆与香港两地加工贸易仍会进一步发展。近年香港与大陆的贸易总额中,属外发加工有关的贸易占了六成,同时,大陆经香港转口海外的商品中八成以上也是属外发大陆加工的产品。港商在国内出口加工体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使大陆与香港两地的加工贸易持续,两地未来的经贸合作前景相信仍然光明。

标签:;  ;  ;  

1997年后香港经济腾飞之谜与香港与香港经贸合作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