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说混凝土建筑工程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主体,但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深,对于混凝土建筑的功能、主题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此对于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要求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其施工质量对施工整体都会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根据具体的混凝土建筑工程,制定出有效而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采用有效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并保证其质量,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本文就从浇筑施工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技术
要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裂缝问题,可以从前期准备、选材、配比、运输和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规避,使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可以给施工带来很多方便,大体积混凝土也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浇筑技术的特点
在工程的建设之中,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一般的厚度会超过80cm,一般的混凝土成型方式要完成这类的混凝土结构,所要花费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式由于施工建筑之中所需要的混凝土的量较大,在实际的施工之中由于水泥在浇筑之中的放热,会使得结构出现变形,导致建筑结构的破坏,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对于工程人员的施工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分析
2.1大体积混凝土制作技术
首先在大体积制作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水泥材料。水泥市场多种多样,混凝土水泥的选择应该是使用符合设计图纸和节后要求的,选择大型厂家的,在进行搅拌前送到建筑材料试验处进行检验,查看出厂日期,不能使用过期的不合格的水泥,另外严禁两种厂家或者两种类型水泥混合使用。然后是砂石的选择,砂和石子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骨料,同样利用选择水泥的方法对骨料的使用进行检查和选择。其次是水的选用,大体积混凝土用水要选择没有污染的自来水或者是净化过的天然水,在依据施工要求进行配比,水分的多少对后期施工时候的质量优很大影响,适量的水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产生的裂缝,还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最后是添加剂的使用,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制作时候都会用添加剂,这对于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提高作用,在添加时候不能盲目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粗骨料适合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适合采用中砂。第二,添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和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第三,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前提下,应该提高掺和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四,水泥尽量选择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地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水泥、火山灰质硅酸水泥等。
2.2施工重点
在我国当前的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之中,建筑施工部门使用较多的两种施工方式分别是分层浇筑法和推移浇筑法。分层浇筑法主要是指在施工之中,浇筑作业分层进行,以保证浇筑作业的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浇筑的连续性。连续浇筑可以避免在浇筑过程之中出现混凝土接缝,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其次,在浇筑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同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决定了在工程的进行之中不同的摊铺厚度。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主要是由混凝土自身的和易性以及振捣作用所决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浇筑混凝土时的运输方式也要求混凝土具有不同的摊铺厚度,泵送方式要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超过600mm,人工运输以及浇筑混凝土时,要求摊铺厚度不能超过400mm。在浇筑之前,混凝土要进行搅拌以保证原料混凝土与加入的骨粉以及粉煤灰等材料的均匀混合。同时,由于非水泥材料的加入,最终用于浇筑的混凝土之中,水泥的量并不大,因此要求更长的搅拌时间,在一般的搅拌工序之中,施工人员要求进行30分钟以上的搅拌,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混合均匀。第一层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施工监理人员要对其浇筑的质量进行检验,在检验其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之后,才能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作业。同时,第二层浇筑应该在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为完全凝固之前进行浇筑作业,并且,各层的施工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长,不要超过混凝土层的初凝时间,以保证浇筑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除此之外,在分层施工的进行过程之中,在进行第一层的浇筑之前,要保证浇筑表面不存在阻碍浇筑作业的杂物。如碎石等影响浇筑质量的杂物,在进行第一层的浇筑之前要保证将浇筑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均匀露出待浇筑的表面和骨架。在浇筑作业的进行过程之中,要保证浇筑作业从建筑的短边开始,正确的浇筑工序对于建筑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除此之外,在现代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之中为了后期施工的便利,一般会在混凝土结构的边缘预留水平施工缝。在水平施工缝的后期处理之中,加入处理不当,施工缝的邃户爱会造成后期工程的无法顺利开展,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水平施工缝的处理之中,施工人员应该注意在浇筑之前,为了浇筑结构的强度以及浇筑质量,可以在将骨粉均匀的露在混凝土的表面,并将工程之中的杂物比如结构表面的小石子等进行清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浇筑。分层进行浇筑时,为了水平施工缝的成型,可以在本层混凝土初凝之后在本层表面进行湿润,然后进行下一层的浇筑。
2.3浇筑养护
(1)选择良好的养护技术:在进行基础地梁和承台混凝土浇筑时,应插筋上套上PVC管,然后按照测量放线→浇水湿润→入场检查→浇筑→振捣→找平→养护的顺序进行。在测量的时候,应该从标高的控制点透射到作业面上,然后再将顶板的50cm的标高线引入事先就焊接好的短钢筋上,注意间距应宝成在2000mm。此外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浇筑与混凝土配合比一样的水泥砂浆,浇筑的厚度控制在3~5cm即可。一般水泥砂浆浇筑的时间为混凝土浇筑前的10min左右即可。(2)控制好养护的时间:一般情况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应在浇筑施工完成后的12小时内洒水养护,如果低塑性的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喷雾养护。浇筑好的混凝土需要进行连续养护,养护时间不能低于14天并且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3)注重养护工程:在混凝土浇筑的前期,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养护,详细了解混凝土的湿润情况和养护情况,以保证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强度增加的效果均能够施工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中和浇筑后,也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养护。注重维持所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和相关环境,通过保温的手段减少或缓解浇筑混凝土表面热扩散的速度,避免因温差而出现裂缝的情况。为了保持浇筑混凝土表现湿润,可以浸湿草帘和麻片覆盖在其表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养护的时间。注重季节的影响,给予适当的保温措施。
3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也越来越常见,施工技术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这样不但能减少水泥用量,还能防止产生裂缝。总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辉宿.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4.
[2]华秋艳,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
论文作者:陈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水泥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论文; 厚度论文; 骨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