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问题及应对论文_张宾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问题及应对论文_张宾

(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由于中国土地面积大,其中大部分工厂和住宅从空间上看都是较为分散的形态,所以,架空输电是国内电网持续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部分。架空输电一般都是用于高压输电,其外表没有绝缘外皮,长期裸露在空气当中很容易因一些外界因素致使其损坏,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要定期的对架空线路进行维护。在简述当前国内有关部门开展的架空线路的日常维护内容,以及工作难点基础上,分析进行架空线路维护时常见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架空输电;运行维护;线路;问题;对策

引言

架空线路一般多用于远距离输电,在国内主要用在城乡电网之中。架空线路覆盖的面积非常广泛,但由于其长时间裸露在室外,外界不定因素容易将其损伤,进而影响到电力的正常输送。同时,在农村不断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架空线路经过的区域环境也不断复杂化,这也给日常维护工作带来了困难。对于当前状况,有关部门加强对于架空线路的日常维护,确保电力稳定运输。

1 输电线路运维主要问题与原因

1.1人员短缺和费用紧张

(1)问题如今,输电线路在不断延长,日常巡检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若将全部人力和物力都放在线路巡检上,将导致特殊巡检工作无人负责、掌管,意味着较为重要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最终给线路带来一定安全隐患。想要满足现阶段线路正常巡检要求,无疑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总的来看现有的人力和物力都远远不足。(2)原因据统计,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人员十年间增长率仅有线路长度增长率的50%左右,人员配置无法满足线路长度增长要求。仅依靠现有人员,按照当前的工作要求与标准,开展并完成全部巡检工作必然会出现人员短缺和任务艰巨。此外,线路维护费用逐年上涨,由于通货膨胀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导致实际费用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多数企业都存在一定费用缺口。

1.2巡检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1)问题就目前来看,输电线路巡检资源不仅较为短缺,而且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定期进行的日常巡视与众多检测项目会占用绝大部分巡检资源,一部分项目或路段无需在较短的周期内进行重复检测。另一方面,在特殊巡检与线路运行分析过程中因缺少相关数据,无法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动态监控,提高事故发生率。(2)原因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每年都会在线路大修与技巧活动中投入大量资金,很多老旧线路都得到了改进或替换,线路及设备的整体健康水平相比过去得到很大提升,可起到延长一定线路巡检周期的作用。相反,针对某些特殊地域或区段,其输电线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巡检周期[1]。输电线路的巡检周期并非完全固定,而是要充分考虑线路及设备实际健康状态与通道环境的安全水平。

1.3自然灾害导致线路故障频发

(1)问题据统计,在输电线路大规模建设投产以来,雷击成为线路故障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自然灾害故障占比逐年上升,例如风暴和强降雨等。这些因素都为线路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使线路面临巨大威胁。(2)原因近年来,各地极端气候不断增加,雷电活动存在无规律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线路防雷工作有着很大的困难。此外,处在雷击故障多发地区与多累区中的线路缺乏足够的防雷设施。雷击故障通常产生于没有设置防雷设施的线路杆塔上,如果没有目的性的增大防雷设施配置面积,其投入和产出将不成正比,所以要强化对雷击规律方面的探究,优先采取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防雷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输电线路运维问题应对策略

2.1加大基础资料建设力度

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是将信息资料分析与判断作为基础产生的,同时线路与设备的状态信息还是对其实施评分的重要依据。无论静态还是动态的状态信息,都应采取某种方式进行保存,因此加大基础资料建设力度是实现状态检修目标的先决条件。因以往工作中大部分线路与设备的实际运行资料都沿用纸质记录管理模式,造成资料分散、整理与归类难度大等问题,导致部分老旧线路投产一段时间后,大量资料由于管理不善而丢失;部分线路技改与大修等方面的运行检测资料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使得现有基础资料和现场设备不匹配。此外,由于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文字资料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环境,例如巡检工作人员对线路或设备的问题描述不准确,造成材料准备与计划下达错误,最终延误消缺时间。因此,必须对基础资料建设工作给与足够的重视,构建完善、先进的资料系统,以现有资料为基础加以充实,从而为线路运维提供可靠依据[2]。

2.2全面应用在线监测技术

在现有运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还需得到有力的技术支撑,强化高新技术、装备及人员的配置,做好状态检测监测与诊断、状态分析与评价,全过程开展技术监督,加大全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力度,实行状态巡视(图1),及时对设备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诊断与分析,从而实现“三控”目标,即可控、能控与在控。在输电线路中,其主要监测对象及内容包括:(1)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温度、拉力与远程视频或图像;(2)线路杆塔:倾斜、震动、位移、防盗、过电压与雷电流;(3)绝缘子:风偏、拉力、污秽与倾角。以上都是可以真实反映线路与设备实际状态的参数,合理应用在线监测技术,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状态参数的同时,提升掌控水平。

2.3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

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全称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运行维护影像化与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它是指充分利用管理系统提供的基本数据,融入影像资料与监测系统信息,根据各项控制因素与危险点的分析结果,充分考虑巡视、周期与检测,确立选择参数与条件,使用各项科学技术建立的一套新型管理平台,集状态监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跟踪评价等功能为一身。平台支持所有输电专业管理工作,取代几乎所有量化计算工作,及时给出设备的诊断结果,提供动态状态报告,下发在不同阶段与时间内的计划安排。通过对这一管理平台的全面应用,能使人员从复杂、繁琐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减少或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

结束语

现阶段输电线路运维存在人员短缺、费用紧张、资源浪费与利用率低、自然灾害故障频发等问题,为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需明确以上问题主要产生原因,同时采取加大基础资料建设力度、全面应用在线监测技术与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等应对策略,以此有效提升运维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立凯.架空输电线路输电能力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

[ 2]王伟.浅析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16:124.

[3]张红.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论文作者:张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问题及应对论文_张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