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徐金影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影像科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对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列入研究对象,采取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螺旋CT扫描护理,研究组在对患者心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进行护理后,研究组在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状况对于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明显影响,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螺旋CT增强扫描;心理分析;护理方法;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226-02

螺旋CT增强扫描是当前我国医学界常见的疾病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易产生各类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检查[1-3]。基于此,我医院开展了此次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以下为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我医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列入研究对象,采取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年龄分布为33~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86±5.77)岁,包括心脏扫描16例,头颈部扫描10例,上腹部扫描6例,胸部扫描3例;研究组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4例,年龄分布为34~6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60±5.88)岁,包括心脏扫描14例,头颈部扫描11例,上腹部扫描6例,胸部扫描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后未发现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心理分析 本次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心理分析,报告如下:(1)焦虑恐惧。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况是研究对象中最常出现的,患者在检查前面对较为专业的过程和大型医疗设备极易出现对自身疾病的猜测,很多患者认为自身疾病难以逆转,已患有终末期疾病,因而在接受螺旋CT增强检查前精神高度紧张。当需要注射对比剂时,患者会因为此类陌生药物而变得更加敏感,并且对自身是否可能发生过敏有较为强烈的焦虑,当因对比剂注入产生不适时就容易产生更加严重的恐惧心理。(2)不信任。部分患者对医院和相关医疗知识的了解较少,认识程度不高,对于螺旋CT检查尤其是更加复杂的增强扫描不够了解,甚至固执地认为医生无法通过面诊准确判断其病情为医院方面的失职,进而不配合螺旋CT增强扫描。还有的患者经螺旋CT扫描后未达到诊断目的时,认为责任在于医院方面,就医依从性大幅降低。(3)费用焦虑。虽然螺旋CT增强扫描已经在我国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但仍有部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患者和老年患者对其不够了解,在进行检查前其往往关注检查费用方面的因素,甚至认为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是医院增加经济效益的手段,进而产生费用焦虑。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护理,研究组在对患者心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在护理前对患者进行常规评估,并进行健康护理和穿刺护理等常规护理操作。研究组在上述对患者心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1)针对焦虑恐惧患者。护理人员在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自身行为举止,在护理过程中应当保持热情大方,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仔细解答,严禁简单粗暴地进行回复或模糊性进行回复,获得患者的信任,使其能够尽可能保持平静。在其进行增强扫描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开患者讨论患者的病情,防止患者因此出现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同时,应当告知患者使用对比剂后的不适感受,使其能够提前进行心理准备。(2)针对不信任患者。护理人员针对此类患者应当对检查的性质和必要性进行详细解释,讲述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其疾病诊治的重要性,加强其在检查科学性方面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消除或减轻其不信任的心理状况,增加就医依从性。(3)针对费用焦虑患者。护理人员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主要从其认知方面出发,坚持人本化护理原则,告知其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的高准确率和安全性,使其明白良好的检查才能够促进其快速康复,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诊疗环节的整体费用。(4)常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情绪辅导以及人性化护理等常规心理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不良情绪产生率为45.71%,不良反应产生率为34.29%;研究组不良情绪产生率为14.29%,不良反应产生率为20.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观念在我国的普及,医学检查和诊疗不仅关注患者生理方面的疼痛和不适,也更加关注患者心理方面的变化和心理状况对诊疗可能产生的影响[4-6]。虽然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较多的优点,但由于其使用了较高剂量的对比剂,在显示出病灶区域清晰图像的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患者极易因对比剂的注入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是恐惧的情绪,进而难以耐受检查。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产生率为14.29%,不良反应产生率为2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状况对于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明显影响,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守玮.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5668.

[2]路益娟.心理学策略的干预模式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血压、心率及运动性伪影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

[3]陈秀艳,马云涛.心理护理对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检查成功率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4):13-14.

[4]马霞,张海龙.分析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7).

[5]王金明.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在肾外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16).

[6]张秀英.不同护理模式对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65-67.

论文作者:徐金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徐金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