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的现实根源及对策论文

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的现实根源及对策论文

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的现实根源及对策

周维功

摘 要: 道德情境不确定性是道德心理和行为发生时的背景、情形、境遇等的不确定性。被救助客体身份的不确定性、救助环境的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成本利益忌虑和风险权衡与规避是其现实根源。不确定性、“流动旳现代性”是道德情境不确定性的客观外因和时代背景。对此应对之策是:加强防范和管控道德风险、降低道德成本,严惩欺诈恶行、重建价值基础和社会信任及道德责任认同。分析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根源及对策,可以回应当前凸显的道德恐惧问题。

关键词: 情境;道德情境不确定性;道德恐惧

近年来知善不行、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现象凸显频发,迫使人痛楚反思——如何才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法则,知善而行之?面对当下道德状况亟需解决的这个现实问题,笔者曾经提出这种现象主要基于道德主体的“道德恐惧”[1]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化和高风险社会中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在道德行为选择角度上分析,道德主体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事件突发时的道德情境不确定性。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为什么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对此应当如何对策?在学理上对这些问题进行道德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研究,可以回应当前凸显的道德恐惧问题,这也正是本文尝试的主旨所在。

一、“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的现象分析

1.情境、道德情境及其不确定性

“情境”在心理学和道德哲学上是指一种背景、情形、境遇,是包含着“事态”“问题”“程序”等意蕴关联的一个整体。一般而论,人们所有的认识、活动都以情境为基础。人投身于情境之中,自我精神意志升华于身体又复归身体,情境融合所有根源性的或自发演变的共同体道德规范,共同体道德规范构造、凝聚而成为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色谱条件:色谱柱HP-Innowax硅胶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50 ℃;初始柱温50 ℃,保持2 min,以2.5 ℃/min升至210 ℃,保持2 min;载气为氦气,流速1.3 mL/min;分流比1:1。

枣棉间作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棉花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图3),适量供水和轻度水分胁迫下产量表现较好,充分供水次之,中度水分胁迫产量最低。M3W3处理产量较M3W1、M3W4分别高62. 5%和13. 9%,M3W2处理产量较M3W1、M3W4分别高55. 6%和9. 0%,M3W4处理产量较M3W1高42. 7%,M3W3处理产量与M3W2处理无显著差异。

2.政策的适时调整。适合的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但是,多数政策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如果超越一定的时空范围就不能发挥作用,就应当调整和变革。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前,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去的许多政策不适应新的形势。毛泽东指出,“过去十年土地革命时期的许多政策,现在不应当再简单地引用”[1]762,尤其是在土地革命后期的许多过“左”的政策,如在经济上消灭资产阶级(过“左”的劳动政策)和富农(分坏田),打击知识分子等政策,“不但在今天抗日时期,一概不能采用,就是在过去也是错误的”[1]762。

“道德情境”是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发生时的一种背景、情形、境遇,它是影响、制约或者决定道德主体心理和行为的客观要素。杜威提出有一种人对自己行为做出合理选择的道德情境,“道德的情境是在公然行动以前需要判断和选择的一个情境。”[3]道德情境的特征是人们不知道终局和善果、正确的和公正的做法、美德行为的方向,人们必须去寻找它们。所以,道德情境本质是一种内部的内在冲突,判断和选择的必要性来自于这一事实,即人们必须处理一些没有公分母的力量。[4]

这种“情境”包含着“程序”,“程序”包含着道德规范。规范是程序的一种类型,规范安排着期待。程序是对获得赞同的期待,期待同时蕴含着情感。施密茨通过“情境”阐释了人的身心关系。他提出,“程序是对获得赞同的期待,即要赞同者顺从,有意地使自己的判断或行为以任何一种方式依赖于所期待的东西(一种事态)”;“规范是通过在意志上可控制的做或不做的行为,有意识地为可能的顺从安排一种程序,即安排一种期待。”[2]可见,规范融合于情境的整体性中,渗透入程序中指导人去处理情境、期待去做或不做某事。所以说,规范也是一种命令或禁令。程序、规范、期待、情感等等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或背景。

取不同处理组植株,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不同处理组植株拍照记录,用Image J软件测量根长及株高。然后将鲜植株置于烘箱105℃杀青20 min,75℃烘干至恒重,称其地上部(茎和叶混合)干重、地下部干重(根系)及全株干重(根茎叶混合)[14]。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一个被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广泛研究的范畴,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一事件或决策的结果,简言之是指事物的模糊性、混沌性、未知性、不可预测性等。在道德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维度上,道德情境不确定性可以说是是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发生时的一种背景、情形、境遇等的不确定性,是主体道德心理、行为时发生所处道德情境的模糊性、混沌性、未知性、不可预测性等。

2.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

第二,不确定性、“流动旳现代性”是产生道德情境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程,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高风险社会,人类生活面临着复杂多变的随时性、偶然性境遇。这种随时性、偶然性境遇的产生离不开现代种种不可绝对预测出结果的不确定性、动荡性、流动性。

第一,救助客体身份的不确定性。在主观上,道德主体难以辨别真正需要帮助或救助的对象,缺乏实施见义勇为的明确道德客体,这是主体见义不为的一个首要原因。在现实事件中被救助对象真实身份的不确定性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如:老弱病残生计艰难在公共场合乞讨谋生,本无可厚非,但不道德者利用人们怜悯之心也伪装乞讨,骗取不劳之利。不仅如此,屡见不鲜的“碰瓷”、网络诈骗等,加之新闻媒体“好意”报道,更是营造了一种社会性的道德恐慌氛围。当道德假相常态化、司空见惯时,好心救助者及普通民众就产生一种被利用、被愚弄的耻辱感和义愤感,心理上就衍生出见义不为、知善不行的“合理性”因素。结果,即便人们遇见了真正的求助者也往往会囿于社会“常识”、心理惯性,视若无睹了。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得以维持。学生会随着活动的深入,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有所下降,教师要适时鼓舞,为学生注入“兴奋剂”,使学生对互动学习的兴趣充满热情。

总之,道德情境不确定性决定着主体道德选择的选择性、偶然性、矛盾性和绝对道德律令在实践中的失效性,决定着道德行为的多样性、流动性、恐惧性,尤其且主要地决定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是指作为行为主体本身的可能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也是指一种社会措施所可能引起的社会可能道德后果的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只要是立足于其可能的后果及其潜在的危机或风险而言的。[6]

二、“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的现实根源

1.成本利益忌虑和风险权衡是促生道德恐惧的客观因素

毋庸置疑,做任何事都具有风险,任何行为(选择)都需要成本核算与风险规避,市场机制下的经济行为等更是以风险与成本权衡为前提。况且主体履行道德义务不仅需要付出劳动和经济成本,而且践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更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危险。这样,对道德行为的成本利益忌虑和风险权衡使得主体面临选择时产生理性忌虑、迟疑不定,导致道德恐惧。

第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需要“德行成本”。道德行为需要付出成本与代价,即所谓“德行成本”。[7]有付出就应当有回报,道德的义务和权利本应该对等,好人好事的道德付出即使按经济学原理也应得回报;况且,在市场条件下利益最大化是主体内在需求,道德机制更应体现公平赏罚的价值精神。黑格尔就强调以物为中介实现物的平等交换,并实现人的意志和人格平等的交换、义与利的对等。但是,重义轻利、君子耻于利的传统思维模式片面强调只讲奉献牺牲、不讲回报的单向度义务性道德关系,仿佛道德者只要讲得失、言利益就会变得低级世俗了。这实质是一种脱离实际、不着地气的抽象化、过时性思维,

因为,在处处讲究利益交换、唯独在道德领域却不对等的情境背景中,道德者缺失回报补偿,这种现象即使诉诸于直觉主义也绝不合情理。反之,如果主体只享有权利但不付出或付出极少,道德体系就会失去认同感、号召力、拥护度,最终走向萎缩、崩溃。当然,对于郭明义、白方礼等道德楷模而言,做好事并非为名利,善行义举本身就快乐幸福,不得回报既无关紧要更无需成本忌虑和风险权衡。但对于大多普通人而言如果行为成本代价过高或风险过大,得不偿失,即使不考虑他人“搭便车”的因素也可能放弃道德选择。所以说,好人主观上不求回报并不等于其客观上就不需要回报,更不等于不应得到回报。主观上好人不求回报是出于其高尚人格,客观上好人不得好报则是一定程度上表征社会整体良知缺失。否则何谈善有善报? 健全道德奖励机制,突破只讲奉献牺牲、不讲回报的单向度的义务性道德关系,在利益基础上最佳地统一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才符合道德普遍性与多元化的现实。

第二,现代化市场机制提高了交易频率和经济效益,但也加大了相应的责任、风险。对于个体而言,从熟人社会转型到陌生人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陌生“他者”,这无疑提高了风险度。对于社会而言,分工合作使社会整体系统紧密关联,种种偶然性因素增大,任一方面或环节的风险生长都会引发整体系统紊乱、失控。况且,急剧的社会转型更是深刻影响、形塑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造成新旧规范断裂,价值多元冲突,道德成本忌虑和风险权衡复杂,道德风险加剧,道德失范严重。在道德失范中既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普遍怀疑、否定或严重破坏,失去对成员的影响力与约束力,使得成员行为缺乏明确社会规范约束,形成社会规范的事实“真空”、缺如。[8]

这种道德失范常态化必然导致恶性循环:日常人际交往首虑的不是他者而是自我利益与风险比率;社会上人人指责歪风邪气、希望风尚良好,但是却极少有人甘愿付出、勇敢行动。结果,“劣币驱逐良币”“丑恶驱逐良善”,人性的自私本能遮蔽了本应健康向上的道义良知,不道德成本降低,高道德成本加剧,最终道德风险规避严重化,促生出道德恐惧。

2.怀疑与防范意识是促生道德恐惧的主观心理因素

具体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果说被救者的不确定性、救助环境不确定性、救助者技能缺乏等,是制约主体救助行为的客观外因,那么主体的怀疑与防范意识则是制约其救助行为、促生道德恐惧的内在主观心理因素。

第二,救助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客观上,救护现场的不确定性或复杂性造成了缺乏实施见义勇为的明确情境,这是导致主体见义不为的一个客观外部原因。其一,由于交通事故、老人倒地等大多在瞬间意外突发,受伤者极可能受到重伤。如果救助者缺少专门医学技能,轻率施助只能造成如颅内出血、颈部和背部伤势加重等二次伤害,所以普通者可采用的适时措施很少。其二,即使救助者系医学专业人员,事件突发性与现场局限性也决定了救助条件的简陋匮乏,致使其无法施救。2011 年国家卫生部就颁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旨于提醒救助者采取适宜救助措施,切忌鲁莽行动、好心做错事。[5]可见,救助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就导致“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现象的一大因素。

这种主观心理具有诸多原因。第一,由于老人倒地等事件的突发性、瞬间性,如果缺少监控录像、目击者指证等很难辨别事件真相和法定证据,救助者难免遭受反诬与讹诈。第二,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期中道德环境和道德信仰困顿。市场机制与社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但又激发资本逻辑、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信仰与道德正在失去作为社会稳定和安全的作用。社会公德和包括商德、医德、师德、官德的职业道德,无一例外地在滑坡,社会没有了敬畏,也没有了底线。”[9]第三,制度监管与法律惩治孱弱,道德奖惩及风险援助机制乏力,假劣、欺诈等罪恶虽屡遭打击却依然猖獗。在此“溢出效应”之下,一些事故受伤者产生妄念——自己受伤本来就值得同情、“救助”,何况医费昂贵,与其自己吃亏,干脆不如“坏事变好事”让别人倒霉,于是就昧心效仿“碰瓷”。至于不法分子“专业碰瓷”,反诬敲诈好人,更是不择手段地投机擢利,良知泯灭了。

三、“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的伦理评价及对策探索

1.“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的伦理评价

第一,道德情境不确定性是促生道德恐惧反常现象的客观外因。道德情境是影响、制约或者决定主体道德心理和行为的客观背景要素,人们的道德认知、情感、选择均离不开具体而复杂的现实道德情境。其中,复杂的道德情境不确定性更是促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复杂情绪体验、道德认知和情感作用,面临种种难以抉择的道德迷惑、困顿与囧迫。在具体现实的道德情境中人不再仅仅是个纯粹理性的附属物,而是活生生的感性与理性交织且矛盾的有限存在者。

在现代高风险社会中境遇或情境中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人们无法逃避之命运。种种不确定性产生出责任漂流性、道德模糊性,导致主体处于繁纷复杂、进退失据、无所适从的道德境地,进而质疑自我的价值判断、道德责任、道德能力、道德行为选择及其担负后果,这就促生出了道德恐惧。总之,在高风险社会境遇或情境中,道德情境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主体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在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中道德主体不作为或道德逃避,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甚至见死不救,难以避免地促生出凸显反常的道德恐惧现象。

众所周知,人有一种普遍的心态就是对不确定性的畏惧。具体针对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事件而言,可以区分两种主要的道德情境不确定性:被救助客体身份的不确定性,救助环境的不确定性或客观复杂性。这两种道德情境不确定性均可以促生道德恐惧现象。

综合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山洪灾害防治应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非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来防御山洪灾害,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因此,山洪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方式,是基于目前我国国情而采取的对策,也是现阶段浙江省预防山洪灾害的必然选择。

时空压缩之下,“稳固的现代性”演变成“流动旳现代性”,人也成为碎片化、原子化的存在。人在现代流动性之中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又失去安全感,处于一种充满困惑、焦虑、恐惧的道德情境不确定性状态。鲍曼提出,世界图像缺少真实的或假想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这一稳定性和确定性通常是现代“结构”的标志。于是,现在压倒一切的情感是新型的不确定性感,这种不确定性感关系生活方式的是非判断标准,导致了“把未来的世界和‘力所能及的世界’ 视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无法控制的和令人危险的……我们今天生活在充满恐惧的氛围中。”[10]

[5]卫生部这一《指南》提出老人跌倒后是“应该怎样扶”的问题,路人不要急于将其扶起而要分情况进行处理。这对于路人如何扶起老人、救助老人给予了公众专业性建议、技术性策略与技能指导。http://baike.so.com/doc/5706339-5919058.html.

另一方面,道德境遇主义者反对道德实践的教条机械性,却强调道德行为情境性,强调道德价值及其实践的具体境遇性和相对性,提出人必须通过把握具体境况去应用道德原则。例如,弗莱彻认为“抽象的概念化道德不过是海市蜃楼的欺骗”,应“以语境或境遇的方法,即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追求正当和善”,因此完成道德命令与履行道德义务取决于对境遇的负责评估,要“面向具体性和恰当性,面向事实,面向行为,面向能力。”[11]不仅如此,情境主义者还利用新近社会心理学实验质疑、挑战美德的连贯性,认为决定行为的主导因素是道德个体所处的特定情境,而非其内在品质。激进情境主义者甚至直接否认人有内在品质存在,认为那只是“一般大众的归因错误所导致的幻象。”[12]所以,道德情境主义论者提醒,人们通常理解的美德连贯性并非是绝对的,拥有美德并不意味它在任何情境或时间都能正常发挥作用,人的连贯性行为表现也并非一定都源于其内在品质,也可能只是某种情境的特定作用而已。[13]

建立良好的安全责任制度是落实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建立安全责任制度首先因该有一个完整的安全责任体系,体系中应该明确各级别管理人员、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岗位工人的责任,将责任进行分解,使所有负责相关项目的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于每个项目都要根据项目的复杂情况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要保证项目一旦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能够立刻找出责任人,使脚手架项目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总之,不确定性、“流动旳现代性”产生道德责任虚无主义,驱使主体道德能力丧失,使责任及成为责任的核心要素隐而不见,导致道德行为的进退失据、无所适从,最终造成了道德情境不确定性。

2.“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的对策探索

第一,加强防范、管控道德风险,降低道德成本。

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使道德主体产生一种对于道德风险的规避。道德风险规避偏重或只顾及道德行为的后果,淡漠、忽视或放弃道德义务或责任。因此,只有加强防范道德风险、降低道德成本才能够应对主体道德风险规避、道德不作为。

“风险”首先是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贝克提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危险、不确定性、不安全感的风险社会,人们获得纯粹物质满足却又使危险和风险程度空前累加,社会分配逻辑也由“财富分配”转向“风险分配”;于是,“机会和危险的新的黎明正在形成之中——这就是风险社会的轮廓。”[14]技术伦理学家约纳斯则认为,现代技术孕育自然风险与生存风险,并都具有毁灭性的可能。[15]“道德风险”则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利益、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不道德行为。

现代社会风险决定风险伦理的两个基本特点:行为后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行为后果的非现实性。风险伦理正是人们在此背景之下面临着不确定性、非现实性、未知世界等等复杂问题而作出的伦理应对,“不伤害、公正、审慎”成为了应对风险的三项核心原则。

尽管在一定限度之内的规避道德风险是正当合理的,但是过度、人为的、基于道德情境不确定性的道德风险规避,驱使人面临选择时产生巨大恐惧失重心理,从而促生道德恐惧。因此,在市场经济机制之下以及高风险社会情境之中,就应当首先从宏观层面上,在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道德建设上加强“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从道德主体于经济利益、主观心理上两大考量出发,确保德福一致、德行有用,进而防范道德风险、降低道德成本。

第二,从严惩处欺骗讹诈恶行,重建价值基础、社会信任和道德责任认同。

在诚信体系崩溃、道德责任恶化的社会生态中,短信诈骗、团伙欺诈、诱拐妇女儿童案等屡见不鲜。人际交往均持疑忌、敌防心理,唯恐“我助人”“人助我”“你助他”都是一种精妙布局的阴谋圈套。于是,信任合作和友爱同情丧失,责任履行与道义担当殆尽,在他人陷入危难、社会需求正义之时就只剩下众多的“看客”旁观、坐视了。可见,怀疑与防范的主观心理意识正是“造就”主体道德风险规避、冷漠旁观、促生道德恐惧的直接和突出原因。

社会价值、信任、道德规范的缺乏,致使熟悉与陌生失准,相同与差异无界,一切都混淆不清、变化不定。这种情境左右道德领域,主体面对混杂境遇失去行动目标与标准,找不到意义旨归,面临诸多无法确定的选择,进退失据、迟疑忌虑。于是,个体与群体生活失去价值基础,道德认同建构失控,自我与他者混淆,自我认同与身份确认消失,人唯有凭借内心流动之感,“跟着感觉走”。

社会价值、信任、道德规范的缺乏,必然导致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进一步导致道德“责任落寞”。当责任封闭其内在性要求又迷失与外部关联的指向时,就将销蚀责任能力生成。销蚀责任或能力必然又引起道德价值判断标准的模棱两可、是非混淆。因此,主体主动放弃道德选择(作为或不作为),实质是一种“责任落寞”:责任威严陨落,责任作为严格社会角色所应谨守的纯洁性、神圣性遭遇解构,成为一种权衡生存法则、适应社会发展的聪明式手段、理性算计,即一种类似亚里士多。

这种所谓的责任感伦理其实是一种“理性的”伦理,它不再被要求放弃自我想法的命令所主宰,而是主张在价值观和利益之间实现一种平衡,以及在个人权利原则与社会、经济……制约之间达到一种和谐。[16]因此,当务之急,必须严惩处欺骗讹诈恶行,重建价值基础、社会信任和道德责任认同,促进人们重新审视责任,审视“责任落寞”,摈弃自私、冷漠、恐惧心态,摒弃那种“审慎的”“理性的”的伦理理论——实质上也属于一种“平庸化”“世俗化”的“精致利己主义”之伦理学说。

注释:

[1]周维功:《道德自由何以可能? 》,《江淮论坛》2017 年第4 期。

[2][德]施密茨:《新现象学》,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年,第77-78 页。

[3][美]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年,第88 页。

由于我国目前的电力调度系统的局限性,各系统间的数据资源无法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电力调度的效率,减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来开展电力调度系统的数据资源共享和整合工作显得着实必要。

[4][美]杜威:《杜威文选》,涂纪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348 页。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利建设已经迈入新的阶段,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其中资源水利、环境水利与生态水利成为民生水利的主线,水利科技也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EB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不能着色。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由于血脑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EB 会通过血管壁进入脑组织而着色,因此EB 可作为示踪剂对血脑屏障破坏进行定量评价。模型组、有氧运动预处理组、HBO处理组和有氧运动+HBO处理组均有EB渗漏,说明均有血脑屏障被破坏。但与模型组比较,有氧运动预处理组、HBO处理组和有氧运动+HBO处理组EB含量明显降低,尤以有氧运动+HBO处理组降低效果最明显。

[6]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年,第22 页。

[7]高兆明:《道德失范研究——基于制度正义视角》,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6 年,第154 页。

[8]高兆明:《社会失范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50 页。

[9]王福生:《重筑我们的信仰与道德——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路径》,《甘肃理论学刊》2012 年第1 期。

[10][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年,第21 页。

[11][美]弗莱彻:《境遇伦理学》,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第30、32 页。

同学们,如果你也喜欢汉服,就来“最美汉服秀”晒一晒你身着汉服的美照吧,说不定下一期杂志上就会出现你的身影哦。

[12]Gilbert Harman.Moral Philosophy Meets Psychology:Virtue Ethics and the FundamentalAttribution Error [J].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ty,1999(99):315-331;John M.Doris.Persons,Situations,and Virtue Etheics[J].Nous,1998(32):504-530.

[13]Lorraine Besser-Johns.Social Psychology,Moral Character,and MoralFallibility [J].Philosophy and Phenonmennological Besearch,2008(2):314.

[14][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年,第7、9 页。

一般企业库存成本主要由订货成本、存储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三类构成,即库存成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

[15][德]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责任原理的实践》,张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25 页。

⑦俞立平、蔡绍洪、储望煜:《协同创新下产业创新速度的要素门槛效应——基于高技术产业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1期。

[16][法]吉尔·利波维茨基:《责任的落寞》,倪复生、方仁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233 页。

*作者简介: 周维功,哲学博士,宁德师范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收稿日期:2019-05-23。

基金项目: 2017 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恐惧’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7D9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益长]

标签:;  ;  ;  ;  ;  

道德情境不确定性促生道德恐惧现象的现实根源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