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药学干预要点初步分析石宪君论文_石宪君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药学干预要点初步分析石宪君论文_石宪君

石宪君

黑龙江省鹤岗市惠民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干预要点以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15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75例按照抗菌药物常规使用方法进行治疗,研究者患者共75例则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加强临床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治疗费用情况、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方面,研究组不合理用药率为14.67%(11/75),对照组为72.00%(54/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费用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6.8±32.6)元、(1346.8元±48.9)元,住院时间分别为(10.3±1.3)d、(16.6±1.8)d。结论 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加强临床药学干预,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疗效的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防治感染有良好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出现药物滥用,使得细菌耐药性增加,降低药效的同时,也为用药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并且治疗期延长,也会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1]。为此,应当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问题。本研究探讨了临床药学干预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要点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本院住院患者共15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1)研究组患者75例,其中男患者41例,女患者34例,年龄12-75岁,平均(42.6±3.5)岁;患者科室:外科28例,内科25例,妇科13例,儿科9例。(2)对照组患者75例,其中男患者43例,女患者32例,年龄15-76岁,平均(42.9±3.8)岁;患者科室同于研究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比。患者对于治疗以及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进行配合。

1.2方法

入选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使用抗菌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学干预,方法如下:

1.2.1成立药学干预管理小组

药学干预管理小组由院领导、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加强监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抗菌药物使用制度方面加以完善,制定科学全面规范的使用规则,同时确立临床药师使用抗菌药的相应规范,监督规范执行、落实情况[2]。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各科室情况相符合的抗菌药物药学干预管理制度。

1.2.2加强对临床药师的专业培训

定期组织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知识以及临床知识的专业培训,使临床药师能够更好地将自身专业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相结合,熟练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范围、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等,能够及时发现临床用药中的不合理现象,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3]。为医务人员以临床药师提供更多参与专业讲座、座谈会、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使医务人员树立起合理用药意识,并规范用药行为,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

1.2.3加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宣传以及监管力度

各科室将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张贴在显眼位置,临床药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抗菌药物处方、患者病例的抽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做好记录,指导今后工作中进行改正[4]。每月对临床药师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提升其进行临床药学干预工作的主动性。

1.3观察指标

(1)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2)两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情况。(3)两组住院时间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软件,其中()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

研究组中共发生不合理用药11例,占比为14.67%,对照组中共发生不合理用药54例,占比为72.00%,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抗菌药物费用情况

研究组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平均费用为(726.8±32.6)元,对照组为(1346.8±48.9)元,研究组药物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住院时间情况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3±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6±1.8)d,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抗菌药物主要是用于抑制和杀灭细菌的药物,临床中常用于防治感染。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抗菌药物种类也逐渐增多。近年来,抗菌药物临床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级别较低的医疗单位,滥用抗生素现象更为严重,不但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降低药效,延长治疗时间,同时还可能导致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安全。另外,还会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这些都成为了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常见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表现主要有频繁换药、药物剂量不足、使用时间过长、不合理联用等等。本研究通过对抗菌药物应用给予临床药学干预,使用药行为得到规范,结果表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明显降低,患者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药学干预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安全,并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胡燕玲,罗远良.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对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2):1736-1737.

[2]罗新.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29-30.

[3]王磊鸽.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义初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3027,3030.

[4]董生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112-113.

论文作者:石宪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药学干预要点初步分析石宪君论文_石宪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