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解析论文_杨亚明

提高工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解析论文_杨亚明

杨亚明

(南通市东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建筑工程的材料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体现的三个主要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要想使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是对建筑行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建筑施工管理的实施,使其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

前言

在我国国民的经济建设发展中,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的给予也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阶段提供重要的保障。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建筑行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安全的保证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1建筑管理与施工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规模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带来巨大压力。但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停滞在改制后的分包管理当中,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由于不能满足对各项工作责任具体有效的进行分配和管理,在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会加大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以及在低效率的管理模式下,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的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承包到项目部,项目部将分项工程承包到施工班组。因施工人员仅服从于班组管理,且班组管理也较为松散,如班组成员今天可以在该班组作业,明天到其他班组干活儿,也可以该工程做,下一工程不做,谁给钱听谁的。所以工程项目部难以做到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管理。由于绝大部分施工班组的施工操作人员都是由农民工组成的,缺乏规范化质量与安全的技术培训和教育,使得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以及技术能力相对较差。随着建筑行业近几年的规模与数量的突飞猛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到建筑行业,以致甚至于基本的质量与安全常识都不能掌握即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操作,使得施工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低下,大大降低了施工技术的水平,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

由于管理监督上的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到操作点的监督管理体系,要想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能够达到标准就很难。举例: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项目部的质量与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作业相对较为懒散随意的进行,等项目部管理人员发现再责成班组承包人整改,班组承包人如不在场(现实中班组承包人有此现象)或据操作点较远,未能及时落实整改,那就很容易发生施工事故,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带来影响。

再加之不科学的施工进度、建筑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压缩合理工期,减少施工管理成本等因素,很容易导致施工的细节等地方存在着纰漏,从而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留下了较大的隐患。

2工程管理的提高策略

建筑行业应该有着足够良好健康的发展前景,那么对于施工企业单位来说应该建立良好的体制模式和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够管理到点(具体操作点)的管理制度就尤为关键。这也是当前建筑行业里算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近二十多年来的分包管理模式来看,实际上没有真正形成分工明确化、工种专业化高素质人员组成的劳务公司和相对固定化的劳务班组。由于民工管理的松散,难以责任追究到具体操作人,即使原先相对综合素质高的操作员工也在当前松散型管理中随大流了,变得“唯钱是图”,盲目追求工作量,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淡化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那些粗放式的“传统”的劳务分包或者是外包的管理模式要进行废除与限制。

废除或限制劳务分包管理模式势必需发展自有员工(这也是国家行政建设主管部门开始倡导的),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一员,真正落实员工教育与培训,这样对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有综合性的提高。通过科学化组织管理,能够保证各个部门在分工合作上都有着明确的配合。能够使整个工程中的各项施工项目都有着相对应的连接。对整个施工工程的流程等施工操作都能够得以完善。从而使整个施工团队更具有相互合作的凝聚力。

当前的工程建设中还是劳动密集型的,施工建筑质量的好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施工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

3落实有效的管理办法

目前的基层施工操作人员之所以质量和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淡薄,主因还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没有保障体制和相应制度约束。发展自有员工,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体制和管理制度,让基层建筑操作职工有了保障,有了归属感,所有施工操作“点”上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首先能落实好安全施工技术教育与培训。自有员工通过保障体制和管理制度,会使得员工自愿接受教育与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有自我的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具备相应的技能,在实际操作中不违章,可以保证安全或规避危险。原先“传统”劳务分包,作为建筑公司到项目部再到施工班组的三级教育培训都只能是形式化和纸面化的,不给钱不给工资谁真正坐下来好好学习安全施工技术,去接受相关安全知识教育?没有人!施工安全事故造成的几个因素中最大的就是“人”的因素,“人”都不具备掌握和熟悉安全操作知识,谈何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再者对技术的交底会有所加强。在建筑工程上,施工建筑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要想使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以及参与人员,都能对工程的各个项目有着一定的了解与掌握。那么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一定要对交底工作有着明确的认识。在确保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避免一些施工事故以及隐蔽性工程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而原先“传统”分包则会形成上传下不达,操作人员对具体要求有的干脆不知,有的模棱两可、似懂非懂,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还会施工管理到底。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各项工序衔接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施工动态管理到位,到操作点。自身员工自然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指令,做到令行禁止,发现问题或偏差能得到及时处理纠正。“传统”分包只能做到管理到班组或通知到班组,真正及时性有效性将大打折扣,难以实现原先既定的管理目标。

当然,除了发展自身员工外,还可以采取施工操作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方式。那是需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方能呈现效果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

4结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涉及的因素很多。了能够使施工的管理制度以及工程质量从根本上有所提高,施工安全有所保证,需要施工企业加强管理以及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伟军.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12(02)

[2]林晓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筑,2014(23)

[3]牛荷媛.探究工程建筑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建筑设计管理,2015(05)

论文作者:杨亚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提高工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解析论文_杨亚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