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顶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具有埋置范围深、不损伤路面,不影响交通等优点,这就避免了传统管道施工工程对市政建设的负面影响,因此得到了工程建设部门的广泛推广和实际应用,顶管施工技术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将通过对某施工案例的分析,对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项管施工;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应用
市政道路的质量以及规整状况体现着城市整体管理的水平,同时也为城市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同邻邦之间经济交流奠定基础。然而,做为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设施,其内部一系列管道在正常发挥作用同时,能否始终保持市政道路原貌以及交通的顺利进行,进而维护城市发展进程。将顶管施工这一新型技术应用到管道施工工程中,会符合以上所述需求,因此对顶管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用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案例
某顶管工程直径为1500mm,1808m为正常排放管长度,1500mm为管道内径。需由高位井顶进低位井,5.3~8.4m之间为埋设深度,选取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楔形橡胶圈接口等作为顶进施工的主要材料
二、施工准备
市政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施工前,要充分了解当地以及施工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并结合以往成功施工程案例,科学进行本次施工工程设计准备工作,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市政道路原貌不会受到施工工程的损坏,进而保持市政道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1.应用条件
对于施工工程必须用到的管材,要选取强度达到施工荷载需求的高聚乙烯平壁管、无缝钢管。以保证其在顶管施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例如短期弹性模量的物理性能要求为≥8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则是≥19MPa。
2.工作井设计
W=D+(2.4~3.2)。其中,工作井底宽度由W表示;被顶进管外径由D表示;L=L1+L2+L3+L4+L5。其中,工作井底长由L表示;管节顶进后,尾端压在导轨上最小长度,需预留0.3m混凝土管由L1表示;每节管长度由L2表示;出土工作间隙由L3表示(通
常长度为1~1.5m之间);千斤顶长度由L4表示;后背墙厚度由L5表示。通过以上2个公式,即可计算工作井井底长度、宽度。开挖工作井时可选取人工方式进行垂直开挖,每进行1m开挖就需做好1m护壁工作,通过木桩打设对井底加固,以此封闭井底
三、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设备进行检测和调试,并在施工期间经常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在选择管道材料方面,必须选择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管材,然后,通过对厂商管道材料相关检测报告进行严格分析确定后,才可以将管材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并且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过程中必须对购回的管材严格管护,以避免对施工工程造成负面影响。
2.设备安装
1)后背墙。首先将钢板安装在后背土墙上,以正常发挥后背墙作为千斤顶结构的支撑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后背墙面要与管道方向垂直,对于存在的偏差值要保持在0.1%范围内,水平偏差值在0.1%以下。2)工作井导轨。根据施工前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利用导轨引导管节顶进中线与坡度,为确保安装后导轨的稳固,导轨与管中心各角度位置偏差值保持在规定范围内。3)千斤顶。选取ZB.50型高压油泵作为千斤顶,在安装过程中,要保持管道中心对称垂直,并且其中的作用反作用力必须在同一轴线上。4)顶铁。在施工过程中, 为确保千斤项在管端合力分布均匀,需要在千斤项与管端之间暂时安装项铁,起到助力的作用并且能够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在安装顶铁过程中,要清理顶铁周围的杂物,以保持顶铁与周围设施之间的平行。
3.下管就位
在进行下管就位之前,必须对混凝土管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不允许管材上面有任何伤痕现象,并在管材端面和管壁分别具有良好的光洁度、平直性和平整性。经严格质量检测并达到施工要求之后,需要对管材进行清洁和涂抹润滑剂。再把经过检查合格的起重设备,投入到施工工程中。就是开始进行下管材的过程,在这期间要对管材周围一定范围区域进行测量,以确定管材定位是否达到施工工程规定的标准。从而为工程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4.稳管和接口处理
在每次进行下管前都要对其定位进行严格测量,以确定管材与导轨方向贴合。在管材对接过程中,需要用油麻在管材接头处作为填充,为接下来内套环、木楔在管内进行连接留出空间,以确保管材在施工过程中定位标准。在顶进过程中注意保持管材之间接口密实、平顺,管内的内套环中心必须与管道接口对应,还要注意管内填充材料的密实度,避免掺入杂物影响施工进程的进度。
5.挖土
施工区域土层质量也必须要符合施工工程要求。同时确保土拱在管顶以上形成,这时也无需在管端添加管帽,但在施工前要在管材前超挖10~30公分的土区域,以检测土质是否符合施工规定,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塌方现象会很容易发生,所以施工前的超挖量要严格控制一定范围内,在管道下最大限度不能超过135°,土弧也要符合施工要求,进而保持原地基质量。即此再进行顶进施工之系列工程。
6.出土
在这过程中,如管径在800毫米以上时,需要利用四轮车将土通过坑底运出施工区域之外;如管径在1500毫米以上就需要把土先运至坑底,再利用双轮推车,通过垂吊形式运出场地。
7.顶进
施工流程进行到了顶进工程程序,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在此期间要遵循“先挖后顶进”的原则。在施工前需要再进行一次顶铁的定位测量,确定测量值符合规定才可进入接下来的工程程序。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油压泵力表指示变化情况要随时有人监测,如泵力表出现压力过大时就要暂停油泵的使用,经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调整,达到规定范围内之后,才能够确保接下来的施工顺利进行;还要注意将千斤顶活塞杆延伸度进行检测。以确定其长度符合施工之规定,以保证顶进工程施工质量。另外,顶进工程是流水式的工程,所以中间停顿要尽量短快。从而避免一已之因素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8.顶管偏差校正
在此校正期间需要对管材定位进行严格的测量,对存在的偏差要控制在0~1厘米范围内,否则,要缓慢对顶管定位恢复到工程规定位置。从而避免对顶管及施工现场的损坏。
参考文献
[1]朱洪侠.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7(3).
[2]冯磊磊.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
[3]卢丽梅.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14).
论文作者:周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管材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道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顶管论文; 导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