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整复联合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研究论文_邱青春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重庆 荣昌 402460)

【摘要】目的:研究手法整复联合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整复成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整复总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一次整复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整复联合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可显著优化一次性整复成功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肠套叠;手法整复;气钡;空气灌肠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05-01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的现象[1]。临床以4~10月婴儿急性发作较为常见,因婴儿免疫力低下且耐受力差,尽早使用无创非手术方法予以治疗无疑有助于患儿的病情转归并改善其预后[2]。大部分患儿经空气灌肠造影或X线下气钡复位治疗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未能一次性修整成功的病例较为多见。本研究给予53例肠套叠患儿手法整复联合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1~4岁,平均(2.07±0.65)月;发病时间(21.04±5.26)h。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1~3岁,平均(2.18±0.73)岁;发病时间(21.25±4.97)h。两组患儿均存在嗜睡、呕吐、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腹部包块等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下,纵切面显示“套筒”征,横断面呈“靶环”或“同心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1)灌肠准备。胸腹透视下观察患儿肠曲及小肠扩张情况;给予阿托品(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979)0.01~0.02mg/kg以解痉。(2)取患儿左侧卧位,于Foley’s的一端涂抹润滑剂,深入肛门至8~10cm,另一端连接至M273371遥控自动双对比造影灌肠器(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调节压力至4~10kpa,向双腔气囊导管气囊内注气以堵塞肛门。(3)X线透视辅助下经灌肠器注射空气或气钡150ml,慢慢增加压力,观察肠腔内的套叠复位情况。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手法整复:(1)手掌轻压于患儿套头上方腹壁,按摩方向保持与套头退缩方向一致,2~3min/次,力度以适中为宜,可反复数次进行。(2)当套头位于横结肠肝曲处时,并拢五指深压套头前段下端,保持推力沿套头退缩方向向上,力度适中。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强制平卧休息1h后可缓慢放气并拔管,拔管6h内严禁饮食,8h后行B超复查,观察3~5d无异常即可出院。

1.3 观察指标

以肠套叠处软组织肿块及充盈缺损消失,盲肠复位,结肠内压力降低,哭闹、焦躁等表现改善明显;套头影退回盲肠后消失,气体可由盲肠迅速进入远端回肠为整复成功。统计两组患儿整复成功、不良发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整复成功

两组患儿整复总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一次整复成功39例(73.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例(43.40%),差异显著(P<0.05)。见表。

2.2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两组治疗后均未见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恶心1例(1.89%),烦躁1例(1.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恶心3例(5.66%),烦躁6例(11.32%),差异显著(χ2=4.970,P<0.05)。

3.讨论

肠套叠属儿科常见病,以2岁以下男性患儿在春末夏初较为高发,临床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呕吐、果酱色血便等,李小松[3]等指出,早期干预是否及时有效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医学将肠套叠归于“关格”范畴,主症为便下带血、肛门热痛、腹痛难忍,与腑气壅滞、热邪入体、饮食不节有关[4]。钱程[5]等研究表明,中医特色治疗方案手法复位可用于治疗小儿肠套叠,诊疗效率高,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整复总成功率98.11%,对照组为94.34%,两组未见肠穿孔、肠管破裂等并发症,提示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均可有效治疗小儿肠套叠,缓解血便、腹部疼痛等症状。但联合治疗方案按摩、按压等手法可有效存进患处肠道蠕动,增加套头的脱套动力,以外力促进套叠处复原,改善血液循环,全面提升治疗效果。此外,该方案对患儿刺激小,操作性强,可有效节约治疗时间,加快患儿康复进程,从而减少患儿哭闹、烦躁反应,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肠套叠患儿手法整复联合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可显著优化一次性成功率,改善患儿预后兼具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葛现才,崔海燕,殷德英,等.腹腔镜辅助治疗肠套叠九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31(05):422-423.

[2]崔朋伟,刘娜,李静欣,等.苏州市2007-2013年2岁以下儿童住院肠套叠流行特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03):410-414.

[3]李小松,戴翼,周小渔.116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5,14(05):411-413.

[4]李志坚.灌肠汤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肠套叠100例[J].环球中医药,2016,9(10):1235-1237.

[5]钱程,姚海燕.山莨菪碱联合中医按摩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280例[J].中国药业,2015,18(08):98-99.

论文作者:邱青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手法整复联合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研究论文_邱青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