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半地下室住宅楼抗震加固补强处理措施论文_刘之东

带半地下室住宅楼抗震加固补强处理措施论文_刘之东

刘之东

黑龙江省龙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半地下室住宅楼抗震加固补强措施的有效落实,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住宅楼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与整体性,为地上功能空间的组合灵活性提供了可拓展平台;另一方面凭借半地下室加固补强措施,更为地下功能环境提供了保障,降低了沉降及建筑构件的形变量参数,更为建筑功能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打下了扎实基础。本文基于带半地下室住宅楼抗震加固补强处理方法展开分析,在明确性能参数与处理细节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住宅楼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半地下室;住宅楼结构;抗震补强;处理措施

一、带半地下室住宅楼抗震性能鉴定概述

半地下室住宅从建筑规范定义来讲,是指地下室房间室内地表低于室外地表,平均高度大于净高1/3且小于1/2的建筑形式。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多层砌体墙的施工技术较为常见,一方面此种施工方式有效保障了地下室墙体承载力的要求,为地下室提供了稳定的使用空间,同时更为工程的可持续应用提供了保障,使其便于施工并节约施工经济成本。但随着现代建筑结构在抗震方面的要求逐渐严格化,此种施工方式脆性强且韧性差的缺陷却无法再满足现阶段多层建筑的使用,故而在半地下室住宅施工之前,必须针对施工抗震性与结构整体性进行分析,才能为工程提供更合理抗震补强措施,以便建筑工程体系的使用具备更加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

期间,在面对此类建筑时,需要根据住宅建筑主体结构的抗震等级与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现阶段半地下室结构环境的稳定性与结构衔接性,由此判断建筑抗震鉴定模式与等级,以便后续工作开展具备技术参照。在此过程中,主要鉴定方法由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首先,鉴定工作开展需要根据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跨度、建筑尺寸等基础空间信息进行细致统筹,并明确将建筑结构形式,由此判断地下荷载环境与受力状态;其次,应提供完善的建筑构件检测设备与措施,针对半地下室墙体进行强度检测,并对建筑主体结构与地下结构衔接部分进行观察,以便明确建筑结构损伤以及潜在的结构质量问题,由此可拟定加固补强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详细的数据参照。

二、抗震加固补强鉴定等级分析

1. 第一级鉴定

此类鉴定是对建筑构件质量及稳定性的初次鉴定流程,在鉴定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需要从建筑结构 形式与施工材料的质量等方面入手,确保建筑局部强度与耐久性满足使用要求,才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判断能力。故而,在论述此等级时需要从结构体系、材料强度与连接构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体系分析

建筑结构体系的鉴定工作需要从建筑体量数据展开分析,在明确结构间距及构件组合形式之后,采取对应设备检测建筑构件的强度,由此判定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期间,需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规定及地方抗震烈度要求全面鉴定,确保建筑结构形变量与稳定性变化能够被有效识别,才能针对性提供补强措施。

(2)材料强度分析

材料强度是影响建筑结构体系稳定性最直接的数据,所以在建筑结构强度检测工作开展期间,对材料强度的鉴定工作要求也较为细致且严格,其中不单包含了建筑结构部件的强度,同时对建筑构件衔接与结构整体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施工标准要求,由此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才能得到满足,并为建筑半地下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连接构件分析

建筑连接构件是保障结构体系具备稳定性的前提,更是加强结构整体性的基础。在针对建筑构件进行分析时,需要从建筑屋盖支撑长度、圈梁位置、构造及局部尺寸等多方面衔接部位进行分析,由此为建筑结构的补强措施提供数据参照。

2. 第二级鉴定

在第二级鉴定的过程中,鉴定人员主要是通过计算公式对建筑楼层结构的抗震指数进行计算,才能根据相应的计算结果把第二级鉴定分成甲乙丙三个重要等级,对带半地下室住宅建筑抗震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之后,带半地下室建筑结构通常在第二个级别当中,在第二级中还处于丙级的位置,所以其抗震性能也十分的薄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

(1)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第二(甲)级鉴定。结构体系、整体性连接、易引起倒塌部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而横墙间距或房屋宽度超过限值时,不能得出房屋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结论,需采用第二级鉴定的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再做判断。

(2)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第二(乙)级鉴定。当结构体系、整体性连接、易引起倒塌部位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可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

(3)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第二(丙)级鉴定。当横墙间距超过刚性体系规定的最大值,有明显扭转效应和易引起局部倒塌的结构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当最弱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时,则要进行第二级鉴定。

三、抗震加固补强方法分析

第一,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时,可采取外加柱、面层或夹板墙加固、拆砌式增设、修补和灌浆以及包角钢镶边和增设支撑等方法提高强度和承载能力。

第二,房屋整体性不足时,应找出不足部分,采用增设圈梁、钢拉杆、锚杆、外加壁柱和圈梁、增设托梁等方法弥补。

第三,加固易倒塌部位以及防扭转效应。对易倒塌部位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增加强度和拉结;防扭转可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砖墙或浇筑混凝土墙体,增加刚度。

四、抗震加固补强处理注意事项

1. 地下室底板清理:在各项工作进行之前认真清理地下室底板的杂物,这些杂物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极易在工作中会因小失大,仔细地清理才能避免给施工工作带来不便。

2. 锚固段灌浆:内锚固段、自由段灌浆在锚索入孔后即可进行灌浆,水泥浆用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w0.5)加早强减水剂、膨胀剂,高速搅拌均匀,并以0.6w 0.8MPa的压力全段注浆,直到锚索口处串冒浓浆1min方后闭浆。注浆时对每一批预应力锚索的灌浆浆液均取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并要求张拉时试块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3. 锚具安装:锚具在使用前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对于其表面的防锈油脂要进行认真的清理,而且要经过正规的验收检验才能投入使用。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将锚具的各个组件依次安装好,确保锚垫板与锚板的吻合。

五、结语

带半地下室住宅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补强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建筑地下室空间提供更加稳定且完善维稳环境,由此保障建筑功能空间中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更凭借全面的加固补偿措施,有效提升了住宅建筑的持续利用年限,有效降低了城市功能体系构建的经济成本损耗。故而,在论述带半地下室住宅楼抗震加固补强处理措施期间,必须明确半地下室结构体系潜在的风险类型,并针对性拟定加固措施,才能避免建筑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向东. 既有砖混结构墙体抗震补强加固设计[J]. 建筑结构, 2016(9):95-99.

[2]杨东波. 混凝土-复合层结构补强力学特性及加固措施优化研究[J]. 工业建筑, 2016, 46(8):150-154.

[3]董毅. 短肢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加固实例[J]. 中华建设, 2016(6):150-151.

[4]刘锐. 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加固技术综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15).

论文作者:刘之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带半地下室住宅楼抗震加固补强处理措施论文_刘之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