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浇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李丰源

浅谈浇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李丰源

德州永锋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长远的进步,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混凝土的施工占有较高的比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会对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高度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安全问题;技术管理

1.浇筑工程

1.1 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先做好对参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详细说明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并强调梁柱节点位置,梁板与剪力墙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及施工控制,振捣时间及振捣点间距的要求控制等。在施工阶段,要提前了解当地气候的变化情况,根据工程施工部位的实际情况,把浇筑工程中所有必备的防雨防暑物资提前准备到现场,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在浇筑施工之前,应对钢筋工程、模板支起设立及加固、保护层等相关内容进行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外观的检查验收,使各项尺寸控制在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模板的刚度及稳定性,拼接板缝缝隙要进行处理,对钢筋及其隐蔽在混凝土中的构件必须经过专门验收,在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浇筑施工。

1.2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防止离析。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浇筑;分层浇筑,分层捣实。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可按相关的规定。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其允许间隔时间要符合规范要求;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是新浇筑混凝土与已经凝固混凝土的结合面,它是结构的薄弱环节。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一般应连续浇筑,如因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且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位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宜留在剪力较小处而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2.浇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混凝土浇筑的安全事项

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向高处逐层进行,并尽可能使混凝土顶面保持水平,以减少混凝土在模板内的流动,防止骨料和砂浆分离。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为了保证深处的混凝土得到捣实,灌注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随时浇筑随时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相关规范要求值。

2.2现场施工环境的控制

影响施工环境的因索很多,大部分都是客观的无法更改的问埋,所以,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及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不同因索的特点釆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现场的质量问理。

2.3落实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施工项目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现场施工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接受由此而出现的经济损失。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经理部签的安全协议,向施工项目经理部做出安全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的记录作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

3.1施工准备阶段控制

我们的施工团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首先应当应严格按照国家的验收评定标准对保护层、控制模板和钢筋等建筑器材的型号规格进行细致的核对、检查和测试,使其完全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施工材料是确保施工完整进行的基础,所以在选购相关材料的施工必须要严格把关,拒绝购买市场上便宜的施工材料避免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建设前,我们还应牢固树立施工人员的技术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进一步熟悉操作章程和施工要求,确保施工人员都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最后在混凝土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施工地段的天气变化,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建设工作做到未雨绸缪。

3.2常用浇筑技术分析管理

在浇筑前要对所有模板浇水湿润并冲洗板内杂物,并对钢筋和模板逐一检查验收,以确保结构件的浇筑不存在任何质量隐患,还必须对浇筑方向及方法做出安排。如果采取的是分层浇筑施工,应当根据钢筋的密集度和结构特点来确定每一层摊铺的厚度。在分层厚度的控制上,一般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其作用范围是1.25倍。全面分层,采用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及混凝土施工的准确性,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适用性较差;分段分层,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这种方案单位时间内要求的供应混凝土量较少,不像第一方案那样集中。该方案多适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的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斜面分层,采用这一方案时,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斜面的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该方案是对全面分层浇筑技术的扩展,多应用于浇筑厚度较小,浇筑面积大的混凝土结构。

3.3混凝土浇筑技术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浇筑中出现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值,并在1小时内无法调整到允许温度内;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等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等情况之一,应凿出已浇筑的混凝土并重新浇筑。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3.4施工现场的技术控制在人员问题上的控制

应优先选择有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因为工人的技术水平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机械设备的选择必须有监理把好关,设备是否超过使用年限、是否能正常运行、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由专人操作等这些都是影响设备好坏的原因,项目经理应检查好设备的性能、安全等问题,才能保障在工程现场的质量问题。施工方法对工程的质量好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施工方法的制定必须符合该工程的条件,监理应严格监督施工现场,以保障工人按图纸施工现场施工技术保证的措施。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是工程的重要环节,对质量的验收以及评定是在现场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对各个分项工程质量的验收,来达到对整体质量的评判。

4.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施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浇筑混凝土技术是目前最热门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获得广泛应用,但有关施工技术人员不可以懈怠,还要对浇筑混凝土工艺问题加以改进,并全面的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深入探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范围,以便使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振旭.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王硕.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常昊天. 高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仿真与进度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4.

[4]王建国. A建筑公司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丰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浅谈浇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李丰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