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强1 候成民2
(1新疆石油管理局明园职工医院普外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新疆石油管理局明园职工医院急诊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普外科急腹症的诊疗中应用电子腹腔镜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诊断不明确而行探查术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电子腹腔镜探查术者为A组,40例行开腹探查术者为B组,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和B组均能明确探查结果。A组的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急腹症的诊疗中应用电子腹腔镜探查,可明确病变情况,且具有微创的优势。
【关键词】普外科;急腹症;电子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224-02
急腹症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多数均伴有全身反应,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需在最短时间内对疾病类型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治疗。剖腹探查创伤严重,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1]。近年来,电子腹腔镜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研究重点探讨其优势,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普外科收治的86例诊断不明确行探查术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符合剖腹探查指征。其中予46例实施电子腹腔镜探查术为A组,40例行开腹探查术为B组。A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42.3±8.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24h,平均(12.5±3.5)h;B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80岁,平均(43.5±8.0)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3~24h,平均(13.0±4.0)h。两组上述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予以气管插管麻醉,常规放置胃管及导尿管,消毒铺巾后在脐左或脐下缘做小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若有腹胀者应考虑有脐下黏连,以开放法建立气腹,逐层切开脐环上缘腹壁,以手指探查腹腔后再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插入腹腔镜,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探查,明确诊断后,确定治疗方案,若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操作,则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择主操作孔及辅操作孔,行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若无法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则改为开腹手术。
B组予以开腹探查:全麻后在靠近病变部位做切口,逐层分离进入腹腔,有积液、积血者则在清除积液、积血后探查腹腔内病变,按照先正常区再病变区的顺序实施探查。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的探查结果。
(2)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3)并发症情况。统计两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比较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探查结果
A组中经探查有消化性溃疡10例、急性穿孔8例、急性阑尾炎12例、黏连性肠梗阻6例、急性胆囊疾病7例、肠系膜血管病变3例;B组中经探查有消化性溃疡9例、急性穿孔5例、急性阑尾炎13例、黏连性肠梗阻6例、急性胆囊疾病6例、肠系膜血管病变1例。
2.2 围术期指标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探查及治疗,其中A组有3例中转开腹,剔除本研究。A组的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见表1。
2.3 并发症情况
A组有1例并发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33%,B组2例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尿潴留和1例腹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4.311,P=0.038)。
3.讨论
急腹症通常是腹腔内、盆腔、腹膜组织及脏器发生的急性病理变化,出现剧烈的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可出现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及时的明确病因,做出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中,两组均有明确诊断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A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比较A组更少,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提示在普外科急腹症诊疗中应用电子腹腔镜探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对于诊断不明的急腹症,通过应用电子腹腔镜剖腹探查,只需建立1个小的切口,在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内情况,可对术前无法明确诊断者做出准确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式,若可实施腹腔镜治疗,则予以腹腔镜手术,否则予以开腹手术[3]。在腹腔镜下操作可获得良好的视野,操作更加精细,手术切口,出血少,创伤轻,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可避免盲目的开腹探查造成的创伤,并能减少并发症[4]。
综上所述,将电子腹腔镜应用在普外科急腹症诊疗中,可及时明确诊断采取治疗措施,并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欧梦川,杨显金,王崇树.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23(3):378-382.
[2]任传增,赵涛,陈东,等.腹腔镜在急腹症及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4):426-427.
[3]刘妍芳,周玲,李水学,等.腹腔镜在小儿妇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2):2012-2013.
[4]聂林.急诊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1):170-171.
论文作者:张克强1,候成民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急腹症论文; 腹腔镜论文; 并发症论文; 切口论文; 腹腔论文; 两组论文; 普外科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