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影响_金融风暴论文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影响_金融风暴论文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APEC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其对论文,金融危机论文,APE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货币骤贬、股价暴跌、利率上涨、信心锐减,亚洲金融危机来势凶猛,震惊世界。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对亚洲地区,而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亚洲金融危机对APEC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是因为深陷其中的国家全为APEC成员,而且危机也使APEC这一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协调得到了拓展和深化的机会。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把APEC视为重要开放基地的中国,关系九其重大。1996年,中国对外贸易的73.5%、引进外资的87.1 %来自APEC成员。APEC的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连接和实现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认为“1998年将是亚洲自1974石油危机以来最困难的”,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韩国将是受冲击最大的国家。

1.对东南亚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①投资减少:金融危机阴云未散,外国投资者对亚洲地区的信心仍然不足,许多权威评级机构纷纷对本地区降低评级,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因而更多的投资会转向欧美和拉美国家。本地区利率需维持在较高水平,势必使筹资成本增加,这也削弱了亚洲国家吸收外资的能力;银行、企业需要进行内部调整,因而国内投资也会减少。投资不足会导致生产下降,亚洲地区今后几年经济增长的强势将有所减缓。

②消费萎缩:危机对人们的心理打击导致本地区市场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会萎缩。就汽车业而言,1998年亚洲的需求量将下降29%,要到2001年才可能恢复到堪称高峰的1996年的水平。危机的重灾国家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的汽车需求量将分别下降70%、37%和33%。旅游及有关服务业因危机而不景气也是消费萎缩的一个原因。

③失业加剧:危机之后的生产下降肯定会造成大量失业;金融业的调整、旅游业的相对萧条又会使服务业的失业压力增大。加之本地区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婴儿已开始加入劳动者队伍,所以,近几年本地区的失业会大大增加。

④通货不稳:因货币贬值,有些国家(地区)的进口商品价格会上升,所以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一些国家可能会因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如果货币不能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利率就不可能真正下降,使得短期内难以缓解通货不稳的压力。

以上因素加之紧缩政策的实施,会使亚洲地区的增长速度减缓,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社会治安问题也会比较严重。因此,各国际组织及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调低了对本地区今、明两年的经济预测。

亚洲开发银行预计泰国经济将在1998年连续第二年负增长,预计泰国的GDP今年将缩减3%,1999年将略有复苏,而泰国去年的GDP下降了0.4%。亚行认为印尼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预计印尼1998年的GDP将下降3%,其经济在2001年之前不会复苏。而政府预计今年GDP将下降5%,通货膨胀率在45%—50%之间。亚行认为,印尼经济面临的三个短期问题是稳定汇率、改革银行部门和解决巨额私营部门债务问题。亚行预计马来西亚GDP今年的增长幅度将在3%—4%之间, 是十多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马来西亚政府曾预计1998年GDP增长2 %—3%,1999年经济可能增长约4%—5%。亚行预计1998年菲律宾的GDP 增长率将从1997年的5.8%降至2.9%,通货膨胀率将从去年的5.1 %跃至10%。预计1998年和1999年,缅甸的经济增长仍将为5%。

经合组织(OECD)估计印尼今年的经济增长是-8.5%,明年仅增长2%。及时采取行动的泰国情况会较好,今年经济增长会在-1.5%, 明年能够恢复到4.5%。OECD估计明年香港经济能够“适度复苏”; 马来西亚则面临“风险”;而菲律宾此次受到的冲击较小,其经济增长今年还是将放缓到1.8%,明年则会增长4%左右。

IMF认为大多数经济体将在今年底以前开始复苏, 而经济在滑坡后的复苏程度将颇迅速。基金组织预测印尼今年的经济产值将减少5.0 %,泰国则减少3.1%。

世界银行认为东亚已克服金融危机,开始恢复稳定,但这种稳定是脆弱的。世行预测泰国、印尼的经济会出现负增长,估计分别为3% 和-1%,预计马来西亚98年经济增长3.5%。菲律宾增长3%,认为东亚受危机影响最大的五国均可望在1999年复苏。

但是,金融危机也会促进亚洲经济某些方面的改善:

①货币贬值会使本地区商品的出口价格降低,出口竞争力增强,因此贸易逆差有望降低,国际收支状况会有所改善,据估计,东亚98年贸易总额将达7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9亿美元;

②亚洲地区的投资会有所减少,但这也有利于缓解本地区的投资过热和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可以促进本地区的结构调整,也有助于消除经济泡沫;

③危机的发生会加速亚洲各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2.对韩国和日本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①对经济的影响:物价和公共费用受汇率和增发货币的影响,近期内必然上涨。受经济增长率减慢、金融机关结构调整的影响,1998年失业率将达到4—5%。失业人口将突破100万。尤其是每年45万的大学毕业生, 由于各公司削减新招工人数,其就业状况也将大大恶化。税额负担将加重,可能引发“低增长,高物价”现象。利率会急剧上升,IMF要求98年实际利率达到18 —20%左右。实际收入将大大减少,1996年韩国人均收入为10548美元, 预计1997年已减为人均3000美元左右。②对企业的影响:1997年内外国人证券投资限额由原来的每种26%将提高到50%,1998年要达到55%。这意味着政府再也不能保护本国企业了,所有企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面临被外国人剥夺经营权的问题。大企业也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也许大企业集团今后将走向解体,逐渐走上专而精的道路。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国内银行将面临被吞并的威胁,债券市场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韩国被迫提前开放短期债券市场,会使外国投资者享受极高的利差好处,对韩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④对各产业的影响:提前废止进口国家多变化制度使美日汽车、电子、机械等产品大量涌入韩国,将打击韩国国内产业的发展。

各国际组织虽然认为韩国98年经济形势将非常严峻,但99年可望迅速复苏。(如下表)

OECD 亚行 IMF 世行

1998

-0.2%-1%-0.8%0

1999 4%3.1% 3.5%

4%

这次金融危机在日本史无前例,特别是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的倒闭是战后日本最大的倒闭事件。金融危机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①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国民对日本金融业的不信任感增强,对经济景气的恢复丧失信心。4月份公布的日本企业家经济信心指数表明,大企业家从97 年12月的-11点跌至98年3月的-31点,中小企业家则由-21点跌至-38点,均达到94年以来最低水平,预计指数还会下跌。日本在国际上的信誉也进一步下降,今后金融机构将越来越难以在海外筹措资金。②对日本企业的影响:危机将给日本中小企业以沉重打击,目前日本全国已有56%的中小企业前往日工商会寻求咨询。日制造业中小企业共56万家,职工达700多万,很可能因借贷困难而大量倒闭,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③对日本政局的影响:金融危机暴露出日本大藏省和日本银行的无能。在野党和各界纷纷指责内阁处理呆帐不力,缺乏危机感。日本政府若动用国有资产处理倒闭金融机构的后事,会有不容忽视的政治风险。

国际组织普遍对日本的经济复苏缺乏信心,认为日本98年经济实现零增长似乎都过于乐观。日本的国内问题已十分严重,这次金融危机更使日本雪上加霜,估计日本短期内难于恢复。

3.对中国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将面临严峻挑战。据报道,中国出口到亚洲国家的商品总额只上升了4.2%,产品在总出口中的比例, 从以前的60%下降到56.5%。但亚洲国家是中国主要的进口来源地,这些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上扬了7.3%。其中, 从韩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上扬了11.6%,泰国上升了33.5%。出口方面,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表现良好,出口额节节上升,但国有企业的出口则下降了2%。 东南亚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8%,一些国家及韩国因金融危机而需求萎缩, 一定程度上还因当地货币贬值对中国同类商品出口产生冲击。

亚行报告认为,中国已经避开了亚洲金融危机最凶险的一面,但是由于国内需求疲软和出口急剧下降,其经济增长率在1998年度和1999年度将减慢。“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 预测1998 年出口的年增长率将从1997年的20%降到大约3.0%。 ”在某些工业部门生产能力过剩和国内投资减少的情况下,出口下降反过来又将导致工业部门今年的增长速度减慢到8.0%, 中国在亚洲发生经济危机时能保持活力和货币比价保持稳定,这是因为资本帐户不能自由兑换,在流入中国的资本中,直接投资占大部分,而且外债中有82%是中期和长期的债务。该行警告说:“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的经济情况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类似的情况需要引起警惕”。中国的两个最大的薄弱环节是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和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部门。另外,中国将面临重新安置1996—2000年大约1000万到2000万下岗工人的挑战。

世行认为中国1998 年经济增长率将能达8 %目标, 但这将取决于1998年5月的中国出口总额和FDI额,需刺激国内经济方可达标。OECD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由97年的8.8%降为1998年的7.2%。

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亚行预测,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将使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约一个百分点,使贸易额下降约半个百分点,将使美国、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幅度在一个百分点以内。

这一方面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加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亚洲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韩国受金融危机打击最大,这五个国家进口的产品占日本和澳大利亚出口量的20%、美国的8%和欧盟的3%;出口到这些国家的产品的产值占澳大利亚GDP的2.8%,占日本的1.7%, 占美国的0.7%,占欧盟的0.6%。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OECD发展报告,亚洲金融危机对OECD主要成员国实际GDP 的影响程度如下表:

美国日本

欧盟

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1997年

-0.3%

-0.6% -0.3% -0.5%

1998年

-0.7%

-1.4% -0.8% -1.4%

OECD

1997年

-0.3%

1998年

-0.9%

IMF对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已从4.3%调低至3.5%,后又调至3.1%,预计99年为3.7%。IMF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增长率为2.9%, 明年降至2.2%。认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将受到亚洲经济风暴的打击, 但非洲今年增长率将达4.6%、中东3.3%、拉丁美洲为3.4%。 预计前苏东的经济增长将遥遥领先, 而有富饶石油蕴藏量的土库曼斯坦, 增长率将高达20.0%。

世行预计,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6 %,预测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4%,拉美为2.7%,非洲为3.4%, 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为3.9%。

除此而外,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也产生了一些有利影响:

①投资者为了减少风险,将资金转向美国、拉美市场。美元的继续坚挺,也促使投资者更多地投资于美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美国长期债券的利率已连续数月下跌。

②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虽然会因危机的影响而有所降低,但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 亚洲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1997年1.7%的通货膨胀率为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联储提高短期利率的压力减少了,美国的失业率将在近年内维持在5%左右, 贫困人口也将进一步减少。

③亚洲地区资产价格降低以及有关外国所有权限制放松,会为一些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机会,一些亚洲国家金融体系的改革,也会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咨询机构提供许多商业机会。

④危机会促使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合作的加强,以避免或减少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APEC进程的积极影响

亚太经合组织(APEC)自1989年11月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从1989年11月的堪培拉会议到1997年11月的温哥华会议,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逐渐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在APEC的历程中,曾不止一次地发生过危机,但却每每能化险为夷。其根本原因是,APEC的发展符合全体成员的利益和需要,这是APEC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使冲突转为妥协,矛盾化为谅解。从大阪会议的“首次投入”到马尼拉会议的单边行动计划再到温哥华会议的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均反映出各成员的主动性。

亚洲金融危机对APEC进程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次区域组织与APEC的互动关系。目前,APEC内部有三个次区域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 )和澳新紧密经济协定(CER),APEC近三分之二的成员属于这三个组织。 亚洲金融危机使这三个次区域组织不同程度地密切了各自的合作,加快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危机爆发后,亚洲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致使美国1997年贸易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99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赤字来自东亚;而NAFTA的自由贸易政策使美国对墨、 加的贸易赤字分别降至145亿美元和166亿美元。客观上危机将会加快NAFTA自由化的进程。 据悉,NAFTA已计划到2005年将内部关税降至5%,加拿大在2003年前取消所有关税和配额,墨西哥将在2003年取消绝大部分税号。澳大利亚政府97年底已宣布本国出口受到危机的严重冲击,预计经济增长率将会下调。显然CER 也会因此加紧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进程以缓解亚洲危机的影响。其贸易自由化已提前5年实现,并在产品标准化、 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快自由化进程。AFTA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区域,危机使这些新兴的小国更加紧密团结,联手抵御冲击。1995年东盟已订下2003 年1月1日或更早实现0~5%的内部关税目标, 受这场突然的共同灾难的影响,东盟将会进一步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估计范围还会扩大到半加工和未加工农产品。这三个次区域集团,尤其是内部市场狭小的AFTA,其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对APEC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推动力。次区域内部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APEC大区域自由化的实施;反之,APEC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也会对次区域组织的内向性发展起牵制作用。二者的这种互动关系,使得亚洲金融危机通过客观推动次区域自由化进程而加快APEC的自由化进程。

2.亚洲出口需求的推动。 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许多国家元气大伤,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暴跌不止,投资者信心锐减。东亚国家为了迅速摆脱危机,必然要利用货币贬值带来的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带动本国出口的增长,并以此来带动经济的复苏。在本区域市场容量狭小的情况下,亚洲强劲的出口需求客观上将会要求APEC加快贸易自由化的步伐,为亚洲商品和劳务出口带来更多的便利。APEC温哥华会议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明确表示要“以加快自由化进程,加强合作来帮助解决亚洲的问题”就是这种积极影响的明证。

3.东亚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国家产业结构雷同、重复投资、生产过剩、效率低下等许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协调区域生产结构,就成为东亚国家的当务之急。为了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亚洲国家必然要大力引进外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FDI), 以加强生产领域的实力:大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泰、菲、马、韩等国纷纷制定更为优惠的措施吸引外资,尤其是FDI。新加坡、香港也更加重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与引进, 希望以高科技提高本国或本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将是推动APEC经济技术合作与自由化进程的积极力量。

4.美国的促动。 美国并未直接遭受危机的打击,但它是东亚国家重要的出口市场,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货币贬值的幅度高达20~70%,大量廉价的亚洲商品充斥美国市场,使美国为急剧上升的贸易赤字头痛不已。美国加入APEC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区域贸易自由化打开亚洲市场。金融危机使美国打入亚太其它国家市场从而缓解贸易赤字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估计美国会利用其在APEC中的重要力量加速APEC自由化的进程。另外,美国信息产业、金融业的优势当世无匹,这也是支持美国“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国为扩大其信息产品的出口,提高海外投资的便利,也会乐于推动APEC的进程,以支持本国“经济童话”的继续。

四、亚洲金融危机对APEC进程的消极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面临经济衰退,内需萎缩的艰难局面。无可否认,这将会给APEC进程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次区域组织与APEC的矛盾。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NAFTA、 CER、AFTA三个次区域都不约而同、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各自的合作。 由于美国态度暧昧,对援助问题迟迟没有重大救助措施。这使得受危机影响最大的东盟国家更转向加强内部合作。但其自由化成果短期内不可能提供给APEC其它成员。APEC本身具有“软约束”特性,不可能对次区域集团进行限制。因此,次区域组织的扩张和发展,将可能成为大范围内实行非歧视原则增加障碍。东盟对于APEC大范围内的贸易与技术、金融服务方面的合作事宜,将会放慢速度。而且在危机的打击下,东亚各国的内需剧降,均采取紧缩进口的措施,美、澳等国贸易赤字激增,因此,NAFTA和CER估计短期内也不会主动扩大其开放成果。

2.东亚紧缩进口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 东亚大多实行“以进养出”的加工型贸易战略,本币贬值带来进口成本的大幅增加和出口竞争力的显著提高。因此,东亚98年贸易盈余预计达720亿美元, 比去年增加640亿美元。东亚大量出口紧缩进口具有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预计1998年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可能会从1996年的1910亿美元增至3000亿美元。据悉,美国一些行业已经采取对付日本的措施;拉丁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如巴西,阿根廷针对亚洲货币贬值使亚洲商品竞争力增强所带来的压力,采取了进口保护措施,其中包括提高关税25%和配额限制。金融危机也将使亚太地区的贸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日、欧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果发达国家以及未受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不能采取克制容忍的政策的话,那么APEC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将会大打折扣。受到冲击的美、澳市场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这对APEC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打击。

3.东亚产业转移受阻可能阻碍APEC进程。 东亚国家的经济梯次型发展模式,可以说创造了奇迹。在其背后,资本的本性没有任何本质的变化,即追求高额利润,这种自然能力却成了东亚经济发展的破坏因素。东亚经济模式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补性上,但这种传递机制扩散开来以后,互补性则变成了竞争性,市场显得相对狭小。这与盲目追求利润而扩大生产的资本之间形成了矛盾,到一定程度便将引发危机。亚太地区内部的投资具有很明显的产业转移的性质,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来“雁行模式”的垂直分工体系,引起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投资战略雷同的国家相互激烈竞争,区域内的产业循环机制受阻。估计短期内本区域对APEC的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兴趣不大,或心有余而力不足。

4.经济技术合作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停顿。 APEC多数发展中成员关心的经济技术合作虽被称为是与贸易投资自由化并列的另一个轮子,但因美国等发达成员的冷淡而被置于次要地位。从目前情况看,APEC发达成员对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视限于“实现合作”与“保持合作”的技术,前者包括海关、检测、数据库等,即有利于迅速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应用技术;后者包括环境保护、监测、资源利用等,即保持所谓“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技术。但实际上发达成员重视的往往是对大气、海洋等可输出污染项目的治理技术,而发展中成员则更重视与“扩大合作”有关的技术,即有利于本国制造产业发展的技术。因为只有发展中成员的制造产业持续增长,才能真正使它们有实力与发达成员进行不断发展扩大的合作, 否则发展中成员经济因技术不能持续更新而将相对萎缩, 终导致APEC内经济合作的停滞。

总之,从短期看,东亚各国和全球面临的经济困难,会一定程度地削弱各国加快自由化的兴趣,不利于APEC的发展;但从中长期看,亚洲金融危机对APEC的目标与进程具有潜在的积极推动作用。历史也一再证明,虽然APEC进程中总会不时遇到各种困难和危机,但最终总能摆脱困境,继续前进,因为APEC的目标符合所有成员的利益。因此,相信亚洲金融危机不会从根本上阻碍APEC的进程,APEC必将坚定不移地向前发展。

五、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参与APEC进程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使APEC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两方面明显变化:

1.美国的主导地位得以巩固,影响扩大。自APEC成立以来,由于受到多数发展中成员的强烈反对,以及日本的抵制,美国无法在APEC内真正确立主导地位。然而,由于东亚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发展遇到困难,这给美国提供了在APEC内确立主导地位的良机。这一点可以从温哥华会议看出,在此次会议上,美国无疑是最大的赢家。这表现在:①美国全面掌握了处理金融危机的主导权。②部门提前自由化取得“超出美国预期”的成果。③一致承诺支持在WTO 框架内达成美国倡议的金融自由化协议。

2.东盟国家处境被动,日本的影响力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APEC未给亚洲国家带来任何实质性结果。这一点也可以从温哥华会议略见一斑:主办国加拿大不想将金融危机列入会议议程,并且,美国无意出钱解决危机。日本因国内经济金融问题成堆,无法在温哥华会议上发挥更大作用。这表现在:①主导亚洲金融危机解决权的意图受挫。②日本受到美国的多方面指责。应该说,温哥华会议是历届APEC会议中日本发挥作用最小的一次。舆论界普遍认为,日本受国内经济问题之累,在APEC会议上的地位“明显下降”。

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在APEC中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

首先,来自WTO的压力。由于复关努力的受阻,增大了中国加入WTO的代价。从时间安排看,WTO在关税减让方面快于APEC,到2010 年关税将降到5%的水平。这比APEC为发展中成员设定的2020年时间表提前10 年。加入WTO是中国的目标。因此,中国市场开放的时间不能仅以APEC 的时间表来制定。

第二,来自APEC的压力。从APEC情况看,2000年前,绝大多数成员的关税将降到10%以下,此后会进一步加快。如果再考虑到次区域组织的安排,到2005年,多数成员的关税会降到5%以下。 这意味着中国在APEC内可能面临比WTO更大的压力。特别是温哥华会议确定9个部门将提前自由化,其它6个部门也将提上日程,从时间表看,一般将在1999 年至2005年间实现。这将给中国形成巨大的市场开放压力。

第三,来自发展中成员的压力。中国虽然已数次降低关税,但即使目前平均关税为17%,也属APEC成员中最高之列。从发展前景看,不少发展中成员均表示将提前自由化。东盟国家虽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各国并未停止开放进程, 且正在加大改革和开放力度。 韩国正在执行IMF对其授助所规定的条件,加之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 韩国将自觉地加快开放进程。因此,估计在2000年前中国安排关税减让的余地较大,但2000年后面临的压力将更大。

但是,降低关税对中国经济也存在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资源的跨国界优化配置,增强经济竞争力。关税下降可刺激国内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资源。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大。如在1978—1993年间,中国GDP增长中,进口资源的贡献占12 %左右,1994年提高到16.5%,到2000年将达到20%以上。据一项研究表明,2001—2020年间如果APEC成员取消关税,可使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提高1—2个百分点。②提高中国的引资能力。中国进一步降低关税,会减轻外资企业的关税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投资兴趣。③将使消费者得到较多利益。关税下调将使一些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调,一些进口数量较少的商品也会因非关税措施的减少而增加进口。此外,因进口商品的竞争,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将相应提高。

当然,大幅度降低关税,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内造成巨大冲击。受影响较大的是那些市场保护程度较高的部门,如石油、电力、汽车和金融保险业等。对这些部门的保护应从关税转入非关税保护。其实,非关税保护措施可能比关税保护更有效。这是国际上普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当代经济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APEC框架内产生了新的共同协调领域,无不感受到了其中的共同启示,这些领域可能成为APEC内一体化和协调进程深化的契机,中国将处于这种协调的深化过程中。

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认识到,必须共同合作,加强对国际金融的监管,通过对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区域内的金融合作,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为防范金融风险,首先,各个国家应发展经济,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减轻债务负担,提高金融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其次,可考虑在世界或区域范围设立一个监管各国中央银行的机构,制订统一规范而且适合于世界利益的法规体系,协调各国的金融政策,避免汇率过度贬值,对世界金融领域进行有效监管。再次,区域性金融监管合作组织,对于金融衍生商品的交易,不但要加强调查与研究,更重要的是应该制定统一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法规体系进行监管。最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早期金融警报系统,并建立一种能迅速缓解金融危机的系统。

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意识到,应该建立一种反投机的机制。目前,世界金融领域对日益猖獗的投机活动束手无策,而市场中的漏洞又致使投机活动不断。推究泰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泰国政府没有及时抵制国际投机商对泰铢的炒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也反应了市场反投机机制的缺乏。如今全球外汇交易额如此巨大,日交易量达1.5~2万亿美元,如果不迅速建立一种反投机机制,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将在所难免。当然,怎样扩大反投机力量,对全球外汇交易进行有效的监管,是摆在世界金融领域的难题。

由于APEC成员国囊括了美、日、中和东南亚等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占有一半的全球GNP总量,新的货币体制以及危机预警、 后援和反投机机制的建立,不可能离开APEC这个大框架。由于对APEC一直持积极的参与态度,中国在这一进程中, 必然会有自己独立的主张, 应该会抓住APEC加强共同协调的机会,提高参与APEC的深度。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参与APEC进程,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参半。

标签:;  ;  ;  ;  ;  ;  ;  ;  ;  ;  ;  ;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影响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