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丽杰,邢云

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丽杰,邢云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区供电公司 北京 100034)

摘要: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发展中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全面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服务。鉴于电力通信技术对于电网的建设及发展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对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信息;通信技术

一、智能电网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内容介绍

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实现自动化的电力管理,将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电力技术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力系统的作用。电力系统在发电、输电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与信息,而对这些数据与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就是智能的表现形式。智能电网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它包含了整个电力的信息与数据,从而能够有效的对信息进行管理。

2、电力信息通信技术

要保障电网能快速的进行收集、处理信息,就要有完善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相配套。通常情况下,电网在配电、发电、输电的时候,总会伴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若想要管控好这些细节,真正的实现安全、顺利的输送电力,必须依靠通信技术的协助。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作,需要加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让电力走向智能化时代。

二、发展过程中主要瓶颈

我国在智能电网推广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瓶颈,比如发展过程中数据网络量大、电力信息技术水平在智能电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的电力资源数据网络庞大,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个别区域内水平不高。可以详细描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虽然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发达的沿海城市,较为突破性的,兼具前沿性的电网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得到了应用。但是在带动地方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浪费情况。该技术在以后的发展方向上还是应该考虑到绿色、创新的原则,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能源的二次使用。②总体形势上掌握该技术的人才的量和质都处在一个不足的情况中。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教材优化、实践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短板。而在就业这个环节上,由于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就业观的弥漫,使得大部分人才被网罗到了一些名校之中,承担较多的科研任务,甚至出现该队伍中的饱和。如此智能电网领域内的企业中人才不足,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得到环节与补充。因此在该领域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符合需求人才的同时也创造了更有实际效用的人才。

三、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1、输电

在智能电网中,一定要实现电力大容量、远距离的输送能力,并且还让电网能够使用清洁能源,从而优化电能,尤其是我国的输电线的输送能力与监控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2014年,中国输电线路总里程已达115万公里,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159万公里以上。高速发展的输电线路现状对线路的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只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运维的人员成本,快速确定事故发生情况,极大的提高运维效率。在进行输电线监控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颗粒的通信方法,全方面的控制信息,让其能够对各个单位的信息进行监控。

2、光纤通信技术应用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①光线复合架空地线(OPGW),这样的特种光缆,基于传统相线结构且通过配合复合结构使用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的协调性,且具有一定的实现抗电磁能力。其应用在智能电网的主干部分。②自承式光纤电缆技术(ADSS)在施工架空过程中兼顾配备挂件和额外设备,也应用到有效的输变电缆之中[3]。该技术在网络主干道应用广泛,在接入层部分以较大容量和较高宽带进行数据的传输。应用智能电网的网络实例主要是环形以将电网事故发生时间降到最大限度的降低。而利用其它形式如树形、链形等接入方式进行补充,弥补了单一形式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通信距离长、数据传输非常迅速等方面。其主要依靠基站通信当中的网络,例如2G、3G、4G等。其通常在变电站数据通信当中的应用比较普遍。通常而言,如果变电站属于比较大型的话,基本建立在郊区,离市区具有一定的距离。与此同时,构成电网的各部件相对比较分散,主要包含断路开关,逆变器以及电源灯。在布线的过程中,如果进行数据通信,通常会消耗掉非常多的施工以及材料的费用,同时,变电站所处环境相对比较差,因此,要求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的能力,以及需要覆盖面积比较广才可以,而移动通信技术正好符合其要求。除此之外,伴随我国4G网络的不断应用,不仅提升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同时节省了很多的成本,因此,在大数据传输系统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4、电力信息通信网路与用户端信息传输

为了实现电力通信网的功能目标,需要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有效。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将呈现自动化、市场化、规范化的发展态势,而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会有所增强。在智能电网时代需要双向交流以通过电力网络构建企业和个人用户的信息交流。因此,电力信息通信网络也要为用户侧的个人、家庭和企业用户提供信息通信服务。因此需要不同类型的用户信息交流方式,包括电网内部间的信息传输以及电网与用户端的传输。前者主要构成部分是控制信令,如系统运行状态,调度电话等内容,类型种类不多且数据量少,包括文字、表格、文件形式,时间在5~60min。后者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且个性化较强,包括历史数据、行政电话、多媒体信息等形式。

5、信息安全技术问题

在智能电网自身分布式的系统及终端获得运行数据信息,促使数据良好交换以来,智能电网ICS/MCS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物理安全、运行安全及信息安全这三方面。其中,目前比较严峻的是信息安全问题。通过对智能电网予以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确定智能电网信息全面防护的重点,在于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如若这一点不能保证,极可能造成电网运行的控制指令错误,甚至电网瘫痪。为了尽量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确保智能电网持续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我们应当将重点放在信息安全技术优化实施上,也就是分析可能造成智能电网信息被破坏的因素,进而构建完善、有效的信息安全方案,加强设备接入控制、数据信息认证,以此来保证信息安全性。

四、要求与展望

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是智能电网与电力技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向,用以体现智能电网的保密性、防护性、数据资源的抗干扰能力。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可再生资源为代表的新能源。②通过智能电网与其他技术融合实现自动化、高效率、技术成熟的变电站。实现感应信息的高效输出与控制。③构建全方位配电电力网络,实现综合系统的智能化,增强兼容性和集成化程度。④研究节能、方便、可远距离输送的输电技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工作和故障整改修复的高效率。⑤做好用户信息采集、存储、分析、监控、反馈,在用电问题上,保证对于用户的服务质量。

结束语

以上是智能网络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内容,这对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上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意义重大。应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该领域的自动化,还对于之前电力网络的功能做了一个有效的补充且避免了传统电力网络的缺陷和不足。更进一步,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效率、准确度、高效性,还节约了大量的网络资源,促进生产上的应用。今后需要在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以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金棠.浅议电力信息通信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的基础性作用[J].信息通信,2014,(01):163-164.

[2]卢建昌,樊围国.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14,27(09):88-94.

[3]沈红梅.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建设[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5(11):19-21.

[4]梁天乐.电力信息通信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的重要性探讨[J].硅谷,2014,7(23):193+198.

论文作者:王丽杰,邢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丽杰,邢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