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构成的物质实体,是建筑技术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土木工程教育教学中,《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诸多课程的基础和铺垫。在建筑材料的教学与学习中,试验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应用性专业的教学中,试验也更多地涵盖了室内试验和工地的现场实习实践。因此尝试建筑材料开放试验教学过程与总结,提出建筑材料开放试验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1导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土木建筑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土木建筑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也变得多种多样,而这都与科学实验密不可分,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很多的院校都忽略了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是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培养,致使应届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只懂得理论上的,到了实际操作上就无从下手了,根本就不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材料的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适合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一步使学生从真正的意义上成为祖国未来的建造者和主人。
2当前建筑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概述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教育”的状况:实验课处于辅助教学地位,缺乏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同时由于受实验硬件条件制约,教师组织实验大多简单粗放。实验操作仅限于少数动手能力强,学习好的同学,其他学生或旁观或作记录。实验结束,组内成员出现统一的实验结果,缺乏对实验内容深刻印象;实验室硬件设施滞后。例如:砼试件养护,沥青延度测定等要求的恒温、恒湿条件多数学校不具备,使该实验的规范操作及完整性难以实现。实验只能浅程度演绎完成。指导教师对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无法作出客观评定。
同时,在这种惯性的教育环境中,师生对建筑材料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偏低,普遍存在实验课时少且时间不集中,有的实验所需时间较长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人数多而实验指导教师少等问题。因此,造成部分学生不认真做实验。教师应付了事,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差、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就业后,无论是在设计、监理、施工或是科研单位都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3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分析
3.1实验方式的转变
首先,验证性试验转变为设计性试验,封闭式试验转变为开放性试验。例如,在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品种和强度标号,并根据所选的内容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然后再按照规范测定其强度指标。这样,能够让学生自主根据所学的混凝土配合比知识,学以致用,有成就感,能够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其次,还可以利用其所学的专业领域中常用建筑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作为尝试性试验内容。例如,学生可以根据目前比较热门的高性能混凝土作为试验对象,自己设计其配合比试验内容,制备试块,并进行强度和耐久性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创新实验材料和设备
由于学校对实验课程的忽视,或是由于学校的资金紧缺等原因,导致很多院校的建筑材料课程实验设备缺少和陈旧,实验的方法也相对落后,不符合课程教育的标准,因此,各院校创新建筑材料实验课程的设备和实验方法已经迫在眉睫。引进新的技术和实验设备,加大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力度,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了强大的基础。此外,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不断扩大,对建筑原材料的要求和数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技术和建筑材料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现在社会新兴技术和材料的产生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建筑材料实验课程的设备和实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能有效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即懂的如何操作,又懂得相关设备的使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成为祖国未来的建造者。
3.3增加开放性实验
建筑材料实验项目较多, 在有限的实验课内仅能做几个基础性实验,了解几种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却难以了解它们的性能扩展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状况。 因此对于有经验和能力的高来说,应增加硬件设施,引进各种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的机会。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做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常用建筑材料基本性能实验,巩固所学,也可做扩展性实验,如混凝土的渗透、冻融、碳化、碱骨料反应、钢筋锈蚀等影响其耐久性的实验,外加剂种类和掺量不同时水泥或混凝土的性能改变实验,沥青经改性后的性能变化实验等,或反映行业发展的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建材等研究性实验。条件不成熟的高校,应在满足基础性实验教学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机会,并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开出一些实验。如用工业废渣做骨料制成混凝土试块与普通石子做骨料制成的混凝土试块做性能对比实验,或工业废渣种类不同时制成的混凝土试块性能对比实验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做小课题、小科研、发表论文,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开放实验室要为学生随时提供实验的可能性,这需要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增加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可建立网站为学生提供网上预约服务,根据预约情况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实验前对所使用仪器的完好情况进行评定,实验结束后由实验室老师检查仪器使用后的完好情况,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4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状况,做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设计一些针对性、创新性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完整的运用,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积极地探索知识的奥秘。我国实行教育改革以来,大力提倡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建筑公司或是现场进行参观和学习,在这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先进的建筑材料以及相应的作用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不仅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带领学生参观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参观领悟或是学习报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正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强、动手实践的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综合素质能力都非常高的技术适用型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学,是增强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如何对建筑材料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和更新,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是目前各院校以及国家教育部门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总之,增加建筑材料实验教学课时,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和材料,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中理解知识的运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艾红梅,王宝民,曹明莉,吕兴军.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3:267-271.
[2]谢强,牛敏照.建筑材料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12,Z1:60-62.
[3]杨茜.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管理实践研究[J].门窗,2012,11:113+124.
[4]陈华.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建材,2013,12:106-107.
论文作者:林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学生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混凝土论文; 课程论文; 实验室论文; 知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