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继时的西方民主政治思想_政治论文

略论徐继畬关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政治论文,思想论文,徐继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代中国,徐继畬是一位颇具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以《瀛寰志略》一书闻名于世,而这部具有伟大启蒙意义的宏篇巨著,在19世纪下半叶,一直是寻求救国道路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启蒙读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先驱们都曾受到过该书的深刻影响。

《瀛寰志略》作为一部世界地理学专著,为什么能够得到近代中国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知识分子的格外青睐呢?原因就在于《瀛寰志略》本身就是“一部自强的启蒙书”〔1〕。 它的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向视听闭塞而又盲目自大的中国人介绍了一些新奇的世界历史和地理知识,而是体现在它能在夷夏大防的满清专制年代,率先突破根深蒂固的以中国为天朝上国和天下唯一文明中心的华夷观念,向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展现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西方社会,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向了西方。更为重要的是,此书的著者徐继畬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国人多重西方船坚炮利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方案之际,独具慧眼地看到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进性,进而含蓄地提出了实行西方民主政治是中国富国强兵的自强思想。徐继畬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突破性认识,“深刻地影响着19世纪中国整整一代的思想家”〔2 〕,从而扭转了中国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方向和中国自强的方向,使之从物质层面转到制度层面上来。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徐继畬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创古今未有之局

中国素以天朝大国自居,而视四裔邻邦为夷狄,这种盲目自大心态使其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雍正禁教以后,中西文化交流中断,国人对二百年间西方突飞猛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更是茫然不知。“春江水暖鸭先知”,徐继畬却因于1843年开始在厦门兼办通商事务, 有机会接触洋人外事, 从而对西方有了较多的了解, 遂于1848年编成《瀛寰志略》一书。《瀛寰志略》是一部地理学著作,但它所介绍的,绝不仅仅是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而是用大量的笔墨详尽介绍了各国的历史沿革和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当时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中对西方民主政治,更是情所独钟,推崇备至,在书中到处可见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详细介绍和大胆称颂。

《瀛寰志略》在介绍西方社会时,有详有略,夹叙夹议,还常用按语来抒发己见,对西方民主政治,亦是如此。它以一种积极热情的态度,用大量篇幅介绍英、美、法等西方强国的政治制度,对这些国家实行的议会制、选举制、共和制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了大量赞赏性的介绍和肯定性的评论。尤其对英国的议会制度,叙述甚详,对其组成、职权范围以及具体运行情况逐一给予介绍,并强调指出:“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3〕其钦慕之情溢于言表。 在全书对西方民主政治的介绍当中,著名的要数徐继畬热情洋溢地赞赏华盛顿及其开创的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两段评语: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即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4〕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5〕这两段评语,被永远地镌刻在美国华盛顿纪念塔上。从中我们看到徐继畬把完全不同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美国民主共和政治赞颂为“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和“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可见他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推崇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并且已经认识到了民主政治的先进性。

言为心声。在文字狱盛行的满清专制时代,作为“控驭华夷大臣”的徐继畬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大张旗鼓地热情讴歌西方民主政治,绝不是出于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盲目好奇和朦胧钦慕,而正是其政治思想的强烈外现。

正今日之所宜用

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无情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中国落后的根源是什么?中国富国强兵的根本途径又是什么?

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一大批开明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坚决抵抗“侵略的西方”的同时,开始睁眼看世界,向“先进的西方”学习,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启蒙思想家魏源从鸦片战争中西方的船坚炮利使中国军队无力抗衡的客观事实出发,得出了军事落后导致了中国的落后的结论,因此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思想。而“从林则徐到康有为,中间五十年间,各种仁人志士,开出过多少富国强兵的药方,修炮台,办洋务,师夷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无不从船坚炮利出发”〔6〕。 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观念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这些自强方案接二连三地以失败告终。实践证明了中国落后的根源不在于军事技术的落后。

徐继畬作为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万方仰之如辰极”的泱泱中华帝国,却在鸦片战争中以“二百年全盛之国威,乃为七万里之外逆夷所困,至使文武将帅,接踵死绥而曾不能挫逆夷之毫末”〔7 〕的惨败感到万分震惊, 他开始在痛苦之中进行认真的反思。 在1850年的《揣度夷情密陈管见疏》中,他对鸦片战争进行了一番理性的剖析,最后得出“审视粤东浙省之往事,而仍欲恃炮台以无恐”,“臣等窃不以为然”的看法。这说明徐继畬在1850年已突破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框框,明确意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并不在于军事的落后。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徐继畬对“仍欲恃炮台以无恐”的自强思想“不以为然”,那么在他眼中,中国落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世界形势的精心考察,徐继畬终于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在《瀛寰志略》中进行了巧妙的阐述。他在潜心研究西方社会的过程中,看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英、美、法等国实行的议会制、选举制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所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如美国的总统制使“各部同心,号令齐一,故诸大国与之辑睦,无敢凌侮之者”〔8〕。 这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的政治不通、上下壅蔽以及遭受列强瓜分形成鲜明对比。又如西方的“公器付之公论”、“不传子孙”、“几于天下为公”比之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公器付之一人”、“传之一世乃至千万世”、“家天下”,优劣之分一目了然。他在中西对比中进而开始探索西方的民主政治与国家独立富强之间的联系。他看到近代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无一不是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使他深深感到:欧美的政治制度是高尚而行之有效的,也是使英美等国致于富强的重要原因。〔9 〕特别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先进的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特殊形式的较量中,落后的封建制度遭到了惨败的铁的事实,又进一步加深了他的这一认识。由此,徐继畬洞察到了比洋枪洋炮和先进技术更深层次的东西: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找到了西方之所以强大,中国之所以落后的根源:政治制度不同。于是,他在《瀛寰志略》中,用“微言大义”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独特过人的政治思想:实行西方民主政治是中国富国强兵的根本途径。这种超越了同时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深识远谋,与魏源仅仅将“师夷”作为对付外来侵略手段的思想相比较,更具有突破传统的超前性色彩。

徐继畬在《瀛寰志略》中着重向中国人介绍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政体模式,即以“英国女王为主治”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尽管他已经认识到了它们的先进性,并力图把它们作为中国效仿的楷模,但是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他没有指明中国究竟应该选择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甚至连要中国实行西方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没有明确提出,而是把这种要求隐掩于笔锋的褒贬之中和中外优劣的比较暗示之中。而事实上,一褒一贬,优劣已见,徐继畬的政治思想也就不言而喻了:西方民主政治,“正今日之所宜用”〔10〕。

徐继畬这种“变革与维新的微妙宣言”〔11〕尽管很隐晦,但并未影响它的价值。这种启蒙思想辐射出了巨大的能量,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中国整整一代人的思想,给寻求救国救民根本途径的中国知识分子以宝贵的精神启迪。维新派首领康有为、梁启超因此而“决然舍去旧学”,而徐继畬所推崇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又成了孙中山等革命者反对满清专制统治的旗帜。可以说,徐继畬的政治思想对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也是有相当深刻的影响的。

尤宜慎权语助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和介绍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启蒙者,徐继畬在《瀛寰志略》中敢于摆脱华夷观念,极力宣扬西方民主政治,但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却又将其附会于儒家经典。他在推崇华盛顿及其开创的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同时,却又认为其符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大同之世。他从古代的思想武库中搬出了“三代之治”、“禅让”、“桃花源”等中国儒生心目中最美好的理想社会的楷模来说明西方的近代资本主义制度。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徐继畬的儒家政治理念是牢不可破的,他对西方民主政治仅仅是朦胧的钦慕,而这些不伦不类的类比,正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徐继畬试图用儒家政治思想来阐释西方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其实并非如此。

的确,徐继畬首先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高级封建官员,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他的思想也是不断进步的。如果要对徐继畬的思想进行分段的话,那么大致可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战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范畴,战后因徐继畬认识到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进性,其政治理念正逐渐挣脱儒家思想的桎梏,开始倾向于近代民主思想,他大胆热情地推崇西方民主政治,甚至产生了希望中国实行西方民主政治的要求。

但不幸的是,徐继畬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封建专制时代。在文字狱盛行的文化氛围之中,徐继畬作为一位有丰富政治经验的高级官员,不得不接受“畏友”张穆的忠告:

春秋之例,最严内外之词。执事以控驭华夷大臣而谈海外奇闻,不妨以彼国信史姑作共和存疑之论,进退抑扬之际尤宜慎权语助,以示区别。……前明徐、李,止缘未洞此义,遂尔负谤至今。〔12〕为避免重蹈前明徐光启等人的覆辙,徐继畬不得不在“著述大体”上采取谨慎态度,为西方民主政治穿上儒家的长袍马褂,以与华夷内外的春秋大义求得妥协。尽管如此,他这种经过痛苦扭曲的民主思想仍然触痛了封建卫道士们的神经,导致《瀛寰志略》“甫经付梓,即腾谤议”,他本人也几致弹劾遭祸。所以说,有人认为徐继畬的政治观不太明朗,其实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细细推敲一下那些看起来不伦不类的类比,那么就会发现这些类比并非不伦不类,反而是很巧妙的。试想,把西方民主政治类比于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本身不就是对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种最高明的肯定和称颂吗?再深入一些,我们就会感到徐继畬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其良苦用心的。中国是一个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的也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把西方民主政治类比于中国知识分子一贯尊崇的最高政治典范,就会便于这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接受。否则,恐怕不仅不会为人们所接受,反而会被视为怪诞之说或夸张之论嗤之以鼻。事实上,这种“伪装”也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它成功地把许多进步知识分子的目光吸引到西方的民主政治上来了。

先觉是孤独的,但更是伟大的。台湾张其昀先生认为:“松龛先生当满清专制之时代,独能远识美国开国政治”,“实为中国首先倡导民主政治之人物。其后,国父革命,使中华民族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而溯其渊源,当以松龛先生之议论为称首,此则《瀛寰志略》一书最早亦最大贡献也。”〔13〕这恐怕是对徐继畬先生及其政治思想最中肯的评价了。

注释:

〔1〕付才武:《瀛寰志略:一部自强的启蒙书》, 《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1〕〔美〕德雷克:《徐继畬及其瀛寰志略》, 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页。

〔3〕徐继畬:《瀛寰志略》卷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39页。

〔4〕〔5〕〔8〕徐继畬:《瀛寰志略》卷九,第10页、 第29页、第10页。

〔6 〕张武文:《评乌石山事件中徐继畬抗英斗争的策略思想》,《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7〕徐继畬:《致赵盘文明经谢石珊孝廉书》, 《松龛先生全集》卷三

〔9〕虞和平:《徐继畬与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 《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方闻:《清徐松龛先生继畬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0页。

〔12〕张穆:《复徐松龛中丞书》,《斋文集》卷三。

〔13〕张其昀:《徐松龛先生年谱序》,摘自《清徐松龛先生继畬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标签:;  ;  

论徐继时的西方民主政治思想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