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玩具和孩子一起成长_玩具论文

让玩具和孩子一起成长_玩具论文

让玩具伴随孩子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玩具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玩具,是帮助孩子们在自然状态下,完成某种目的和达到某种愿望的活动器具。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儿童早期的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萌芽。”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未来的活动家首先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但无论哪一种游戏活动都是离不开玩具的。玩具会使孩子们感到愉快甚至兴奋,它帮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接受教育、积累知识经验,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等形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自身感受、体验、参与来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孩子们主动地发展。如看到娃娃,他们就想起了自己或别的小朋友和妈妈在一起的生活经验,妈妈怎样对孩子讲话,照顾孩子……。现在他们也想学着妈妈的样子,操使起炊具等积极地玩起了“娃娃家”的游戏。所以说,玩具是孩子们通过游戏启迪智慧,交流感情,学习知识,促进其社会化发展走向成功的桥梁。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玩具,会使孩子们产生强烈模仿与学习的动机、欲望,也是帮助全面提高孩子们各项技能、积累生活知识经验,发展智力水平的最佳手段,这时孩子们学习接受新信息的效率最高、记忆最牢固。

(一)玩具是幼儿最喜爱的朋友、伴侣,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游戏与玩具是孩子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古今中外,凡正常的儿童都有玩玩具的迫切愿望,他们都非常喜爱玩具。我国很多富有教育经验的幼儿教师,也很重视运用游戏与玩具教育幼儿,他们在对各年龄层次的孩子进行教育教学时,都非常强调教具与学具的作用。这是因为玩具贯穿在游戏之中,具有具体、形象、直观、可操作性强、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的功能,并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期就开始了劳动生活的萌芽。这是他们不仅出现模仿成人运用劳动工具的活动,如使用小铲子、提着小水桶,而且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活动和最简单的劳动。玩具能够满足孩子与外界交往的愿望,填充孩子大量的空白时间,使孩子在这些时间里能自得其乐,摆脱孤独和不快。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又多半很忙,这样,孩子在家的时候经常感到寂寞难熬,而玩具能给孩子解闷,使孩子感到莫大的慰藉和无穷的乐趣。因此,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离不开玩具,玩具就成了孩子最亲密的一个伙伴。如:玩具电话、办家家等等。

孩子们需要游戏玩耍,就像学生需要学习,成人需要劳动一样。玩玩具占据孩子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它与孩子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默契,伴随孩子们度过幸福的童年。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真正做到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玩具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儿童的认识活动具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的特点。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并以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并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游戏的构思,想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办法。这就要求幼儿认真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玩具、材料和代用品,架起一座通往“理想”目的地的桥梁,再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介绍玩具的玩法。这一切不仅能巩固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知识技能,而且还能使之更加丰富与熟练,同时他们的思维、语言与想象等,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这里玩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玩具也是儿童早期学习的教科书。孩子在摆弄玩具时,可以触摸、观察到玩具的质地、性能,从而丰富孩子的感知觉。如:孩子在玩拼图、小汽车、飞机、变形金刚等玩具时,就会发展它们的形状、外形特征、内部构造和生活方式等等。再例如:孩子在玩球的过程中,可以知道球是圆形易滚动的,充气就会鼓起来,球内充气越足,球的弹性就越好的生活经验,通过玩球,既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动作协调性,又培养了一项技能。

玩具是孩子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儿童学习的教科书,玩具是孩子们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桥梁,是儿童身心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梯。

玩具是天使,孩子有什么样的玩具,就能进行什么样的游戏,儿童的身心也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家长要科学地为孩子安排玩具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玩具工业也跳跃式地随时代的随着发展,仿真工艺手段先进,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国产与进口的玩具。分类如:角色玩具(布娃娃、小手枪、听诊器等)、表演玩具(手偶、服饰、头冠等)、结构玩具(积木、积塑、模子等)、智力玩具(拼图、棋类、套盒等)、运动玩具(绳子、沙包、球等)、音乐玩具(风玲、沙锤、铃鼓、铝板琴等)、娱乐玩具(不倒翁、点头小鸭拖车、划水娃娃等)、技术玩具(声控、电控、遥控玩具)及一些半成品自然物来直接制作玩具等。其中,半成品材料应该受到家长的普遍重视。但无论品种花样多么丰富,质量变化再多,给孩子添置玩具时,也要请家长注意玩具用料的可靠性、形状的安全性、年龄的适宜性、使用的操作性等特征,还要考虑一下该玩具的价格是否能够与你的家庭收入呈比例。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玩具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游戏中玩具的选择和材料配备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定。

1~7岁是儿童游戏从萌芽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而1~3岁是儿童游戏的萌芽期,3~7岁是儿童游戏走向成熟完善的时期。例如:四个月的孩子就开始用小手抓、握玩具,会听辨玩具发出的声音,分辨玩具的方向及色彩。3岁左右的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是在玩具的吸引下开始游戏活动的。因此,有利用玩具吸引孩子参加游戏玩耍,使他们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要方便孩子自取玩具,玩过后,养成还原的良好习惯,做到游戏中不为玩具争抢,则应加强玩具使用常规的培养,教会他们各种玩具的玩法,特别应备有促进幼儿教育动作的各种玩具,如大皮球,各色卡车、小拉车等玩具,还应有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形象玩具、教学玩具和有趣的娱乐玩具。

幼儿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年龄越小,机械模仿成分较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知识的日趋丰富,理解能力的增强,幼儿理解模仿的成分就随之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孩子好模仿,喜欢独自游戏,所以选配的玩具种类不要过多,相同的玩具数量要多些。

4~5岁(中班)孩子联合协作游戏增多,则应注意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安排放置一些合作型的组合拼装玩具。5~6岁(大班)孩子思维能力加强,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则应在全面提高能力为目的基础上来选用游戏的玩具,加强创造性的培养。因此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增添一些智力玩具和一些书面游戏玩具,比如说迷宫图、手影图示、虚线折叠纸及一些小实验模具等等……

对于中班和大班孩子在材料准备上应注意:玩具应更多地满足幼儿智力、体力积极活动的需要,要选配较复杂多样的各种玩具。除成套的玩具外,还应有辅助用品。也要为幼儿准备一些半成品的废品材料(注意安全无毒),供他们自制玩具时使用。同时,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和收拾玩具的习惯。教会幼儿保持玩具的清洁卫生,对损坏的玩具要及时修理。

玩具就像水一样,可载舟亦可覆舟,玩具太多易使孩子养成散漫的个性,以及喜新厌旧和见异思迁的缺点,玩具太少,又会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大致上,孩子在周岁是以不超过10种玩具为原则,两岁是差不多20种,3~6岁间,维持在30种以内为恰当。对于玩过的玩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存放保管好,等过一阵子再拿出来玩,他们又会感到有兴趣,而且还会有新的玩法与创造。

家长为孩子购买玩具切不能一味地选择那些精美高档、最贵的、自动化复杂玩具,而应考虑玩具的教育意义、艺术价值、安全卫生要求、年龄和个性要求、经济耐用性。做家长的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创造宽松、和谐、开放式的游戏环境。其次,创造多彩的教育环境,激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就幼儿在摆弄玩具的实践中提高表达的能力。

标签:;  ;  ;  

让玩具和孩子一起成长_玩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