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思考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思考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研究论文,小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步入新世纪后,我国成了举世无双的外/英语教学大国,学习英语的研究生,大、中、小学学生达两亿多人,其中小学生占1亿多人,而小学又是基础之基础阶段。小学英语课程几经起伏,当前在师资、设备和课时都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大家正努力拼搏,以求必胜。今天本人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四大问题,意在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前进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使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得到顺利发展。

一、认识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都在试探从小学开设外语课,尤为突出的是我国已全面实施。但我们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个人认为要加强三方面的认识:

1.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点

从学制上看,小学是基教的基础,基教是高教、成教、职教的基础。英语教学也是如此。现在国家始兴课程改革,基教英语课程标准已有两个,大学英语和大学专业英语也将制定出新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本着新的理念,安排新的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终点水平的要求,也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但一座大楼不论设计多么先进、美观,总得以打好牢固的基础为建设的前提。建房打基础有两道工序,一是弄清楚地基的承重力有多大;二是把基脚下到大地的硬壳之上。打桩也好,砌基脚也好,不立于地表的硬壳上,大厦就建不成,勉强建厂起来,也会垮掉。小学英语教学就是实施系列英语课程标准的基脚,这个基脚如不牢牢地打在地基牢固的硬壳上,系列英语课程标准都难以实施。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成败,不只是小学英语课的问题。但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相当不够。不少人以为,小学英语课是压出来的。现在又不考试,组织学生玩玩唱唱,学多少得多少,小学学不好还有初中,到时再填补好了。不用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原因就在于没看到小学英语教学是各级学校实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点,它是能够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外/英语课是我国学校中学程最长的课程:小—中—大—研都要学,过去在教学和管理上有点儿“条块分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系列有意改变这种情况,把各级英语课程整合起来,以发挥1+1>2的系统功能。这种革新最清楚地表现于义教和普通高中两个课程标准已用“九级”统筹起来,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优点。但在“统贯”中又要适应因学生个别差异和地区差异而产生之不同发展的需要,所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不仅设了选修,还把英语学习按程度自由选级而与行政班级脱钩。但高中的起点须是六级,初中的起点须是三级。这两个起点以小学达到二级要求为前提。如果小学英语教学筑不起这个前提性的基础,初中和高中势必出现多个起点。起点多了不仅高中的水平层次更多,初中也不得不像高中那样把英语班与行政班公开。初中那么多学生,怎样安排?增加多少教师和教室?如果不按年级分班,根据学生大多数的水平建立一个起点或零起点,那又为何实施新课标?总的说,如果小学英语教学搞得不好,各级学校的英语教学过程就会“异彩纷呈”,使教学过程失控。那样不仅发挥不了新课标重视教学过程的优点,还可能重新走上世纪80年代小学英语一起一伏的老路。

小学英语教学如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高中、大学英语课所能达到的终点目标也会降低,从而使各级学校的英语课标所订的目的落空。由于义务教育将100%地普及,初中、高中以及中等学校的大学升学率提高,研究生扩大,不能达到英语课标要求的学生也会升学,这样必然影响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使我们在全球性的知识经济竞争中丧失优势。

2.制约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步入新世纪后,外语将逐渐由人的斗争工具发展为生存工具。外语素质低,将制约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度。英语是我国学校里的主要语种,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在三个方面制约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英语语言

英语是一种极富特点的现代语言。第一,从其成熟过程来讲,它除了受到英伦三岛上诸种语言,如威尔士语、苏格兰语等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拉丁语语法的影响,法语词汇的影响,德语语音的影响。第二,从其扩展运用讲,它是随殖民市场的争夺而逐渐扩展运用范围的,所以变体特多。这两个特点汇集为英语学习上的一大难点,就是它的读写不一,很难掌握它的语音,发音不好,就使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不得不事倍而功半,乃至劳而无功或形成僵化(fossilization),费再大力也学不好英语。但是,能否学好英语语音的起始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能否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直接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2)学习理念

学习理念指学习者对学习的一种看法、信念,它来自学习实践、社会影响,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大脑之中,并引导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意志。但每个学习者对同科目的学习理念不一定相同,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从不同角度帮助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建立有益的学习理念。

在外/英语语言教学中早存在一种习得理论,认为不论学习母语或非母语(二语)都依靠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去习得。但通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习得理论已不与人为的学习相对立,可以说它已成为语言/外语学习理论。所以我们要重视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正确理念,这个工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比在中学、大学中的教学更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开始学英语在学习理念方面还是一张白纸。但是,由于新课标重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倡游戏活动,如果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把游玩当作学习的手段,把兴趣作为学习的途径,学生就可能逐渐形成“英语课就是游戏玩耍”的理念,那自然有害于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文化走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必然会吸收西方文化和交流中外文化。所以在学习者的头脑中会或隐或显地存在两种文化的冲突。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使学习者形成“崇洋媚外”或“厌洋恶外”的情感态度,并引导其文化发展趋向,或者追求融入目的语社会,或自我封闭于民族文化之中。而我们学习外/英语的总目的是交流两种文化,使其互补,以扬优去劣;以增强在“地球村”里的竞争力。这个问题似乎离小学生甚远,实际上小学英语教学正处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敏感期”。义教英语课标在课题选择以及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规定也注意了文化走向问题,所以小学英语教学要时时处处注意学生的文化走向,像栽树苗一样,面对小苗就要考虑它成为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防止其弯曲、折斜。

3.影响全社会的安定

小学生在全国学生中的比重最大,小学英语教学搞好了,整个社会会对外/英语的价值持肯定看法,直接、间接地强化社会的安定。小学英语教学如果失败,全社会的外/英语价值观念下降,从而在两方面影响社会的安定。

(1)认为学校里学不好外/英语,导致不安定

这将从两方面造成社会的不安定。第一,家长不少。我们保守一点把学习英语课的小学生定为一亿人。则有两亿父母,四亿祖父母,加起来就不少。第二,引发不良商机,学校既然学不好,外/英语对孩子发展又极其重要。因而家长们会千方百计在学校之外找学好英语的场所,家教啦,补习班啦,XX考试啦,各种速学速成的资料和教材啦,不但增加孩子学习负担,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其结果往往会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2)影响教育公平,导致不安定

尽管全世界尚无一个国家宣称自己的外语教学取得了优良成绩,但也没有一个科学家宣称天赋能够决定外语学习的成败。小学英语搞好了,至少从理论上说,每个孩子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搞不好,则只有少数孩子能站到这条起跑线上,大多数孩子只能遥望别人起跑,这样就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并进而形成以参加起跑者或跑胜者形成的“特殊阶层”。教育不公平会使国家丢失许多有用之才,“特殊阶层”则可能增加各族人民之间的隔阂,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安定。

二、确认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

这点似乎已由英语课标解决,实际上英语课程标准只是针对全国学校之共性的指导性文件,而且它已明确提出三级课程的政策,所以不同地区、不同小学的英语教学还得根据本地方、本学校的具体情况,从课标的规定中确认适合于自己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从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来看,这种确认主要应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兴趣与发展认识能力的统一

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兴趣看做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这是正确的。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学。但是培养兴趣可以借助玩玩唱唱,而不等于玩玩唱唱。游戏等直观活动只能激发当时短暂的外部兴趣,培养稳定的内部兴趣,主要靠学有所得而产生的成就感。学有所得主要是认识活动的结果,要依靠认识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基本上仍与母语同步发展,但在英语课上,认识能力仍然超前于英语语言能力,年级越高,超前幅度越大,所以小学英语教学应随年级的递升而增加认识活动的比重,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唱游活动中认知功能的比重,注意游戏活动中个体的认识活动及其收获,注意良好认识习惯的积累。换句话说,要在培养兴趣中让学生学到英语,通过学到英语又培养兴趣,不可为兴趣而兴趣,把游戏活动变成“老生常谈”。

2.700单词和使用要求的提炼

义教课标规定二级水平要学习的600~700单词和使用要求,是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600~700单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义教初中英语课的学习量,当时学习时间的投入是课堂4~6课时、课后自学5课时。现在小学英语每周学习时间的投入至少要比当年减半,但学习年限从3年延伸到4~6年。由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更依靠教师的帮助和在英语环境中的直接接触,所以今日小学生完成当年初中生的英语学习量可能更为困难,加之课标所订二级的综合运用能力伸缩性很大,所以不同地区不同小学的英语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课标所订的700单词和使用要求加以提炼,最好能做出分层要求,在教学中按分层要求处理。有的教材用词超过课标的规定,分层要求更有必要。分层处理可以是圆周式的,即把最主要、常用的词和使用放在圆心作为第一层,然后每转一圈构成一层。所以分层最好遵循两个原则:高频率原则和语块原则。前者指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放在相对主要的层次。这是编造外语教材的传统做法,因为使用频率高的词一般生成力强,语义覆盖广,修辞中性,组合能力强。语块原则指便于上口的语块放到相对主要的层次。因为语块可以直接用于会话,而儿童学习外/英语,又比较容易通过接触而记住语块。

3.可持续发展之学习能力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追求。要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既超越于学科教学,又立足于学科教学。因为学生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各学科培养之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升华和汇集。就英语课而言,小学生应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主要有三种。

(1)拼读能力

它集中体现学会英语语音的能力,怎样形容其重要性都不为过。如果说检验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基本达到目的的标准放宽到只剩下一条,这条标准应该是已经具备英语拼读能力。在我国缺乏英语环境和时间投入的小学英语课堂中,不重视英语拼读能力的培养无异于剥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当前在培养拼读能力方面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是排斥音标教学,认为那是枯燥的知识训练,万不可用,应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自然地获取拼读能力。这种意见忽视了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强度,他们应该想想,通过多年的探索,汉语拼音终于能在小学一年级通过语文教学而过关,过关之后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和总体学习能力产生了多么大的有利作用;第二个是排斥利用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经验。实际上,迁移是外语学习的重大的内部因素,汉语拼音经验必然会向英语拼读迁移,只要能善于利用。比如,在小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之后的三年级利用汉语拼音教学英语拼读。深圳有位教师叫张伟,她只花一个课时就能教会学生认读音标和开始拼读,中学、小学都同样成功,其机制就是利用汉语拼音的知识与技能。

(2)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与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都有联系,尤其是发展写作的基石。由于英语具有读写不一致的特点,书写能力的发展极有利于词语记忆的提高。此外,书写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逻辑训练并同时进行美育,从而刺激学生产生追求不断发展的欲望。

(3)语境记忆能力

词汇具有认知意义和语境意义,前者为概念的语义,常见于词典的解释;后者为使用中的具体意义,存在于篇章之中。所以语境记忆能力就是联系语言使用的语境、情境去记忆词语。由于小学生学习语块的能力相对较强,如一年级的小学生可以熟练而恰当地说I don't know.但并不认识这个语块的四个词,所以要培养小学生语块记忆能力。这与前段所说要从700单词和使用要求提炼语块的意见相一致,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特点。

三、选择学习路子

学习路子也可看做宏观的学习策略,要因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之不同而不同,所以不能把长达4~6年的小学英语教学放在一条路子上,比如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建立以下三点认识:

1.认识语言学习路子的发展倾向

前面说过,早期二语/外语习得理论所秉持的“天赋语言习得机制”的心灵主义现在业已失势,国外在研究习得(掌握)二语的因素时,已将外部因素与内在因素并列。外在因素指社会环境、社会因素、文化教育、输入输出等,这是重视学习的一种表现;内在因素包含语言迁移、中介语等认知理论以及语言共性理论,三者中是共性论涉及天赋语言习得机制,这是重视学习的另一种表现。此外,当代二语习得论还花很大力量研究语言中心教学和课堂教学,这些变化使得早期语言习得论发展成了语言学习论。在此发展中,西方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从例证到规则的归纳或教学与从规则到使用的演绎或教学无优劣之分,练习规则和逐渐觉察规则各有长短,讲解语法和演示性地练习语言形式的功能有相应作用;持任务型大纲的教学能兼重语言形式与意义,而按结构型大纲施教也能收到与持任务型施教所收到的处理关系的能力。此外,他们的实证研究还证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流派)导致教学所教不同的侧重点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并未取得证据表明一种教学法比另一种教学方法更能保证学习的成功。因此,我们可以说外语学习途径的发展具有多元化倾向,这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所以我们应谈英语课标重视教学过程的改革精神,根据实际情况使其落到实处,但不可刻板地模仿课标关于教学过程的例示,那样就发挥不了课标的指导功能。

2.认识年龄影响和语言形式的重要性

学习外语并不是年龄越小越好。西方学者对于年龄与语言学习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但结果很不一致,比较接近的共同看法主要是:低龄始学者在具有目的语环境的条件较具优势,他们比成年始学者更能学得接近母语者发音;同时可能因其学习时期较长,达到的终点语言水平也更熟练。但是,在无目的语的环境下,成年始学者初期的进度超过低龄始学者,而且,在学习发音的速度上,成年始学者也较快。据此分析两种始学者的优势,儿童的优势在于模仿力强,敢与说目的语的人交谈,学习中的焦虑少,输入质量高,这有利于通过接触学习语言。所以在正规课堂学习中,由于接触量不够,这些优势大都很难发挥。相反,成人的认知能力强于儿童,自控能力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具有学习优势。语言教学中所说的成人泛指青年期开始后的人,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可看做成人。儿童则可泛指我国的小学生。就外语学习而言,小学生模仿力强是值得发挥的优势,但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模仿是一种从与榜样的合作中获益的活动,模仿者选定的模仿特性必定是与成功有关联的特性。所以,我们要尽力帮助儿童模仿对他们有用的语块,也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能用以表达的英语形式。语言形式在各级英语教学中都是必须予以重视的,它以语音形式(结构)为主要形式,文字形式为书面形式,其内容多种多样,对小学生说主要是语块。因为语块好用,也适宜整体性的综合识记。

3.按小学三年阶段选用不同的教学路子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分为三个阶段:1~2年级为幼儿晚期和童年前期,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较长时间地注意有趣的事物。有意记忆和追忆的能力开始发展,但词的逻辑记忆能力很差,识记时常根据事物的外语特征机械地进行,情感外露多变化。故这一阶段的教学路子可采用唱游,侧重学习人际日常交往用语和反映英语拼读规则的语块;3~4年级为童年期,他们的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随意注意和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开始发展,有意识识记逐步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逐步减少,但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思维的自觉性、独立性、灵活性和想象的随意性迅速增长。情感内容日益丰富,集体意识和独立评价意识也日益提高。所以这一阶段已不适宜只用“唱游”路子,而要以形象化的“唱游”引导抽象性的认知。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学,在这个阶段应学会基本的拼读能力。如从三年级开始学,教学内容与1~2年级很相似,拼读教学可推到五年级;5~6年级为少年期,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独立愿望,能力迅速提高,兴趣广泛,性别敏感,情感多变,活动能力超过认识水平,思想易受暗示。所以这时期的教学路子应以抽象认知活动为主,辅以“唱游”。在此阶段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掌握拼读能力,能按注音读出生词。至于怎样帮助学生掌握拼读能力,可有不同的选择。总的说是借助国际音标和“直接拼读”两种方法,考虑到我国小学生主要通过接触量有限的课堂教学学习英语,且英语词典主要用国际音标注音,借助国际音标并迁移汉语拼音教学的经验,不失为教学英语拼读的较优方法。

三个阶段教学路子的差异,主要是形象化的唱与抽象性的认知活动之比重有所不同,在小学英语教学自始至终都要用到“唱游”,但因阶段之不同,“唱游”的内容、难度、形式都要有所变化,以适应学生因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在调整不同阶段的形象性“唱游”和抽象性认知活动之际,还要多多考虑学生识记能力的变化。据心理学的实验证实:小学生机械识记的比重一年级为72%,四年级为56%,六年级为55%;意义识记的比重一年级为28%,四年级为44%,六年级为45%。这是值得参考的。

四、落实表里如一的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的两个英语课程标准的重大优点之一,是把单重教学结果的传统改变为侧重关注教学过程而兼重教学结果,这很好。因为外语学习是一种兼重结果与过程的学习;学习结果由过程集聚而成,制约于教学过程。没有教学过程的结果,即使“从天而降”,也无法保持。遗憾的是在这种导向下,目前英语教学实践中却不时出现一种“表里不一”的课堂教学。在观摩、检查、研究、竞赛的“开放”场合,课堂教学为“活动型”“任务型”“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型,一切以课标的描述作为参照。在“内部”场合的课堂教学则主要是“经验型”,仍按教师认为的经验行事。有的学校因本身属于“开放型”,“内部场合”不多,则实质性的学习活动主要转化为家庭作业。这种教学过程可形象地称之为“表里不一”型,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行政部门要以“升学率”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标准,上上下下急欲落实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对抛弃既有经验又有一定顾虑,教学条件太差,等等。虽然这些“成因”有情可原,且“表里不一”型并不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的主流,但仍然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从一张“作业通知”管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本人偶尔看到一位小学二年级英语教师在学校规定英语课之后,于开学之初给学生规定学习要求的一封信,在200字左右的打印信中,用高亢的口吻要求学生做到六点。第一,规定课前准备好课本、活动手册和相应的学具;第二,规定积极投入学习,上好每一节课,多发言,参加各种合作活动。下午三~六点全是课外作业性质;第三,要求每天坚持听英语,读背英语各30分钟以上,请家长签字;第四,要求很好地完成活动手册和其他作业;第五,要求学完新课后,及时背诵,并到老师处做好记录;第六,要求尽可能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的课外作业要求虽然不一定真正实施,但也反映出实践中教师选用教学策略的一种倾向。虽然这种倾向可能产生于某种善良愿望或“苦衷”,但客观地研究这封信,却令我们不能不思考四个问题。第一,学生熟悉、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主要在课外,这是教学过程的里(实际),课堂上可能不得不侧重做“表”以符合新要求;第二,“里”的工作反映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传统的学习过程,“表”的工作就可能按课标要求“演习”了;第三,学生下午三点多放学,因父母还在上班,留校“代管”1~2学时,5点多回家,吃晚饭,做作业,就能一直做到8:30,约两小时,语、数往往不只一两项作业,按此要求完成英语作业至少得一小时以上,而且学生才二年级,可能字母还弄不太熟,又不会拼读,如何完成?想来只有在家长“个别教学”的帮助下很艰难地完成,其负担可见一斑;第四,家长不能辅导的话,只有不做,混过去,多混几次,英语的学习兴趣都会减弱。这可能是一个特殊例子,此校老师可能已做改进。但这张“作业通知”提醒我们必须防止“表里不一”的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表里不一”的危害

中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做不了的事往课后压,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根据小学生按年龄分段选用教学路子的道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适应不了这种用之于中学生的学习路子。此外,学生由于无法完成或只能靠家长帮助完成,无异于培养他们按“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发展模式。结果是养成双重人格,使学生变得不诚实。

3.使教学过程表里一致的三点建议

(1)在课堂上给学生以自己学习的机会

由于小学三个阶段的教学都要进行集体性的活动,学生缺少为合作学习做准备以及根据个人需要消化合作学习之内容的时间,而要模仿、学习、记忆一定的学习材料,个体活动是少不了的。所以要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自听、自读、自问、自答、自己读书。

(2)课堂上给学生以学习时间

一方面可压缩缺乏实效的“表演性活动”和“起、承、封、合性的活动”,实施课标要落实其指导性意见的精神,不是非“不走样地”照搬、照抄。另一方面,可考虑增加课时,或将一节长课改为两节短课。

(3)给学生以能学的语言材料

一要让教师挑选教材,二要鼓励教师大胆处理教材,三要帮助学生精选辅助性学习材料。

标签:;  ;  ;  ;  ;  

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