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论文_于婷婷

试论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论文_于婷婷

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市政工程给水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当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建设的好坏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作非常重要,而其设计的好坏则直接影响以后的施工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给排水设计的现状,然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方面详细探讨了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水平低,特别是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比较紧缺且季节降雨分布不均衡,雨季排水存在困难,而旱季供水存在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规模及人口分布等情况,科学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提升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使用水平,更好地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工业及居民的用水需求。

1目前我国市政给排水的现状

我国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据报道,目前全国城市水源只有30% 符台卫生标准,全国七大水系有50%以上江段被污染,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有93%被污染。城市将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提高供水质量的多重挑战,开展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市政给排水设施运行的长期性、投资高沉淀性、技术上的继承性以及水在自然属性上的易流性和随机性,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工程本身的长期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社会性问题。现阶段市政给排水设计缺乏科学性,设计不能因地制宜,缺乏功能多样化和设计的多目标化。

2市政给水系统设计规划

2.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新型变频供水设备大量使用,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但现实的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水厂必须加大供水规模。因此在城市供水时考虑城市供水系数,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以满足城市在高峰供水要求。给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

2.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竖向规划设计和城市防洪排涝设计与雨水规划设计密切相关,尤其是地形为平原和盆地的城区,如果三者不能科学合理的结合,会给城市带来重大灾害。通常市内河道是城市雨水排水的终端,这就要求雨水管道出口设计考虑压力出流,因为相同的暴雨重现期下,雨水管道和河道的洪峰会有相遇的可能性。因此,雨水系统设计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相同暴雨重现期下,雨水溢出路面造成城市内涝,给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

2.3城市污水系统设计

2.3.1对于城市污水排放制度的讨论

根据国家新的排水规范要求,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

通常规划设计中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旧城区改造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真正意义上雨污分流制在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根据污水处理排放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但初期雨水污染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对于中小城市或是二三线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与利用原下水道系统进行改造,而且建设费用、技术要求低于分流制。

2.3.2污水厂尾水去路

由于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国家强调水资源的循环再用,把目标从“污染控制” 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尾水排放通常就近排向内河,用做景观用水或者进一步深度处理回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中观层面的市政给排水设计

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1合理的设计给水系统

我国现代供水设施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自从取消屋面水箱之后,利用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使得城市的供水压力在不断的增加,高峰期用水量增大,水厂的规模也随之扩大[4]。在供水系统设计时,应该对置水塔来降低供水的需求变化系统,对供水系统的安全设计要到位。

3.2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系统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从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上考虑雨水洪峰和内河洪峰的同时性,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通常是设计雨水管道压力出流。同时,雨水排水系统要分区合理,结合当地实际,选用符合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的暴雨重现期。最大程度的做到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不会造成雨水溢出路面引起城市内涝,确保人民生活的便利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4微观层面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

微观层面主要具体单项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和设计。譬如工业或住宅小区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一座污水厂设计,一条道路给排水设计等等,它是理论指导实践最直接的环节。

4.1雨水管道设计的思路

目前,国家已经选定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落实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区域,尽量通过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将雨水渗透或截留。一则可以减少排水负荷,减少雨水管道投资;二则增加地下水补给,涵养地下水,进行水生态修复。

4.2市政给排水管材的选择

市政给排水管材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的管材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各种内外荷载。

2 选用的管材应具有很高的水密性能。供水管道是承压的管道,管道的水密性差,以至经常漏水,从而增加管理费用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3为降低水厂的常年运转费,选择的管材要水力条件好,内壁不结垢、光滑、管路畅通,水头损失小。

4 穿越河道、铁路和地震区时,应选用钢管。钢管埋地敷设时,管材会受到土壤、地下水的浸蚀,同时还会受到地下杂散电流的影响,使金属表面产生电化学作用而损坏金属表层,故必须采取能隔绝对管道腐蚀及减少杂散电流对管道电化作用的防腐绝缘层,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5结束语

总之,市政中的给排水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完善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对给水的设计,进行开源节流。对排水污染的问题,实行积极、及时的治理,减轻水体污染。对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建立合理、科学的给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华飞.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提升措施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

[2]李昌军.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5).

[3]白伟,徐雨来.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30).

[4]李敬文.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3).

[5]余慧琼.论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J].江西建材,2016,(02).

论文作者:于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试论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论文_于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