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人民医院北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1001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内分泌疾病,一旦患者发病将会使其身体健康与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糖尿病患者呈现逐年最多的特点,而老年2型糖尿病病发率较高,如何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从老年2型糖尿病的概述入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的特点、发病机制等。最后,阐释老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情况,重点对芪降糖胶囊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进行分析,为治疗该病患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与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
【关键字】: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糖尿病作为一种高发病,主要分为两类,即原发性与继发性。而原发性患者占据的比例较大,并且其发病机制与病因尚不明确。对糖尿病患者分类,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非胰岛素依赖型,但绝大数患者为2型糖尿病[1]-[2]。有研究显示,将肥胖发生在前的糖尿病患者称为肥胖病发糖尿病[3]。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以当前糖尿病增长情况看,未来全球糖尿病患者可预计达到5.92亿[4]。其中,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达12%,而已经被确诊的老年患者有20.4%以上。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从病情检测、教育管理及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而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5]。截止到目前,临床上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有40多种,而我们必须合理认识药物的特性,并掌握其使用方法[6]。而本次研究基于此展开对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论述。
一、老年2型糖尿病概述
对于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该病多见于40岁以后人群中,其发病率占总糖尿病比例较高,可以说是老年患者最易引发的疾病[7]。由于该病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还尚不明确,不能以单纯定义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有缺,该病患者的体内能产生胰岛素的能力还尚在,并不是完全的丧失,而是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患者不能通过口服药物就达到对胰岛素的实际需求[8]。目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管理方式的同时,需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合理控制,然后控制其血脂水平、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降低致残致死率的目标。
二、老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目前,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研究有许多。 其中,祁进(2012年)研究显示[9],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刺激其体内的血糖激素产生,对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保持了一致,这促进了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而刘艳民,李杰(2011年)等人的研究表明[10]:慢性情志可引起具有2型糖尿病的大鼠血浆含量升高,而不良情志将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肝糖原的加速分解,促进肝糖输出增多。而临床上对药物治疗研究,目前所采用的药物有磺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及胰岛素等。其中,磺脲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包含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临床上对该药分类,以其代谢特点、降糖程度及作用等为依据,主要分为短效与中长效促胰岛素分泌剂。前者适用于餐后血糖较低的患者,而后者对患者空腹状态与餐后血糖改善均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本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诱发一定的并发症,在临床上职能作为备选药物[11]。对于双胍类药物,其在临床上作为一线口服治疗药物,在患者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时,不会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只能在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情况下发挥作用,并且可保护对患者的心血管,为那些单纯饮食控制与运动锻炼无效的患者所选用的药物。由于本药物在用药期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不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12]。而格列奈类药物,属于降糖快且作用短的短期促胰素分泌剂,主要包含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等,该类药物效果优于磺脲类药物,可与甲双胍联用。在我国临床上该类药物很少被提及,这可能与该药物所起的药效短有关,患者需多次服用才能控制血糖水平,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相应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性。胰岛素治疗方式多样,可分为口服、吸入制剂及注射制剂等,在临床上吸入性型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更高,并且患者更容易比较接受[13]。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对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由于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机会与正常糖耐量相比显著增加,而对该病早期干预治疗将十分重要。在临床上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参芪降糖胶囊作为中成药,与阿卡波糖医药联合治疗效果明显[14]。对于2 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研究,赵昱,李洪皎等[15](2006年)提出浅谈糖耐量低减(IGT)的中医证治,而朱蕴华,陶枫(2008年)研究调查显示[16]:糖耐量低减人群中医证候和证型特点,该学者分析了空腹患者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引发其葡萄糖耐量减少。张琴,刘平(2006年)等[17]提出,应在现代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考虑该病中医特点,为该病中医辩证评价提供一定的帮助。以上通过对2型糖尿病治疗多种药物的分析,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药物有许多,而目前阿卡波糖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效果明显,避免了患者的病情恶化。这也说明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物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奠定了基础。
?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28-861.
[2]裴海成,刘志民,邱明才等.实用肥胖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7-115.
[3]李春生.现代肥胖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05-222.
[4]刘莹,项莹.胰高血糖素样肽1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6,11(8):1260-1264.
[5]焦阳,李小英.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8(11):696-698.
[6]盖克克,段蓉,李正翔等.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7):1529-1534.
[7]李丽晶,刘国平,于磊等.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82-85.
[8]刘文曲.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17):2024-2027.
[9]祁进.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指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34-35.
[10]刘艳民,李杰,李庆和等.慢性应激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倾向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1,28(6):497-499.
[11]王薪宁,徐斌,周金培等.基于新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5,46(2):141-152.
[12]岳佳音,苏光悦,赵余庆等.作用于2型糖尿病新靶点的天然产物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21):3272-3278.
[13]尹艳华.肠促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1):99-102.
[14]熊秋香.阿卡波糖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108-109.
[15]赵昱,李洪皎,仝小林等.浅谈糖耐量低减(IGT)的中医证治[J].光明中医,2006,21(7):24-26.
[16]朱蕴华,陶枫.134例糖耐量低减人群中医证候和证型特点调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0):36-37.
[17]张琴,刘平,张文彤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3-5.
论文作者:张华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胰岛素论文; 药物论文; 研究进展论文; 血糖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