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清 福建省南安市仑苍中心大宇小学 362304
众所周知,充分有效的课堂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E”时代,如何借助网络资源让语文预习变得更扎实、高效呢?以下就这一问题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巧渗信息化预习方法,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认为,如果古人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更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为学生创设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从实践中学会如何捕鱼。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良方。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进行延伸,利用网上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共享资源。
1.自主识字,让预习作业“活”起来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词典、批注、笔记等功能进行自主学习。如针对识字教学中的难点部分——象形字,我们在网上建立了一个“识字库”,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借助网络软件,通过图像与文字活动的变化再现文字演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比较形象地明白一些现代字是由“实物图——象形字——现代汉字”这样演变来的。学生掌握了汉字的构成规律,对“相近字”、“同音字”等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识记生字自然事半功倍。
2.突破难点,让预习形式“动”起来
课本中的有些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这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正好可以补充大量的资料,拉近深奥的科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如教学《激光的话》这篇科普说明文,除了常规预习外,我还鼓励学生争做“科学小博士”,学生们立即上网搜集材料,并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第二天在课堂上,同学们的发言空前踊跃,有的同学观看了有关激光的微视频,有的收集了许多关于激光的用途,有的侧重于论述激光与人类的关系,还有的收集了激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诸多乐趣等资料。这些资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不但体现了学生的信息活用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的浓厚兴趣。
二、巧用信息化预习平台,让学生变“虚学”为“实学”
预习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扎实有效地学习的基础。传统预习过程中由于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千篇一律,加之教师对预习作业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检查,导致学生对“课前预习”存有消极态度,甚至敷衍了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有了信息化预习平台,学生的预习“实在”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疑问,因此我充分利用了班级QQ群,不仅可以师生互动,还为学生设立了一个预习资料库。
例如,在预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鲁迅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就给学习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根据资料库中提供的相关学习网站链接,上网搜集鲁迅先生的资料。通过这次在网上平台的畅游,孩子们与鲁迅先生实现了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亲密接触。
三、巧设信息化预习评价,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习评价是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在课堂中,积极肯定的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传统学习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久而久之会越来越缺乏自信。而信息化预习评价,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在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后,选择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通过实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和评价,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终从“苦学”变为“乐学”。
1.多层次评价指标,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例如,在一课的预习评价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保底不封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真正让学生做到“学有所获”。
2.多样化评价手段,让每个学生“学有所乐”
众所周知,网络环境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操作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即时性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性语言和启发性语言,可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预习作业。
教师把学习量表放到专题学习网中,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及时评价。授课完毕后,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论坛、作业情况、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等表现性表征进行评价,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预习的情况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学生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升层”或“降层”,从而始终处于对其发展具有最佳影响的层次,使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成功的欢乐。
四、延伸信息化预习成果,让学生变“死学”为“活学”
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可见实践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网络资源是众多语文教育资源之一,在体现实践性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由此可见,“E” 时代,充分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丰富语文预习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打开了一扇窗、搭建了一个平台,真正让语文预习变得更扎实、更高效,让语文预习“易”起来!
论文作者:王雪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作业论文; 语文论文; 激光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