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在当前开采的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式,由于开采管理不善造成大量的矿产资源浪费,因此,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过度开采,形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持续发展,资源管理
1.前言
巨大的矿产资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当前矿产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做到合理的利用。
2.矿业市场现状带来的挑战
2.1重矿权而不重实施
实施矿产勘查权证管理制度,将获取勘探权作为获取勘探成果收益的先决条件,是商业地质勘查的特色。为此,有必要投入大量特定的地质勘探工作来获取可靠的地质数据。随着采矿权市场日益白热化,许多采矿权业主毫不犹豫地获得采矿权,但他们能够使用权证,但无法或不愿意投资于地质勘探工作。一些采矿业主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欺诈手段来对土地和资源部门进行检查。土地勘查权证成为众所周知的封闭活动,严重扰乱了国家对地质勘探行为的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2.2商业调查与合理规划的对比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区权区块划分与该区域成矿带勘探计划协调的对比。我们充分认识到,作为国家级调查计划,有必要对每个矿带进行有序调查,全面调查,全面开发和综合评估。而且每个块(或独立项目)都应该与其完整性保持一致。目前,采矿权项目的分布可以看作是分散的。这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开发极为不利。其次,矿产资源保护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利益关系,利用监管漏洞虚报虚假矿产,篡改栏目,使国家保护资源不受损失。第三,滥采现象。一方面,人们的采矿现象依然严重,加上地方保护,甚至有的地方还存在挖矿等,黑恶势力掠夺矿产资源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采矿权人拥有过度开采的地区,或者采用采矿勘探,边缘开采等,严重影响矿产资源的使用效率。
2.3对矿业投资者和地质勘探单位的了解对比
商业地质勘查中常见的问题是地质勘探的目的和任务不明确。绝大多数勘探投资者只能申请以地质勘探为目的的采矿许可证。众所周知,矿产地质勘查是为矿山建设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要的地质数据,以尽量减少开发投资风险,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理解勘探目的方面的这种差异造成了矿产资源勘探中的重复和差距,不连续性和勘探成本。
2.4矿权投机带来矿业经济泡沫
自实施勘探活动行政许可制度以来,投资者纷纷涌入。采矿权交易市场非常火爆,有些以疯狂的注册为主,有些主要是买卖,一个主体收到更多证据。为投资计划实际进行的调查和发展很少。经过几轮炒作之后,一些矿业权像雪球一样增加了一倍,这不是因为资源的增加,而是因为投资者的盲目涌入。持续的市场投机和投资者的快速成功必将增加矿产资源勘探和管理的难度,影响勘探过程,并导致泡沫矿业经济。
2.5基层家园部门-矿权经营的操纵者
基于采矿权投机的疯狂性,一些地方基层土地和国有部门忽视了土地和资源管理,并且利用矿权管理的特殊权利直接或间接参与采矿权投机。如果人们对合法获得的矿权进行人为投资并投资于勘探,则上市拍卖会将投资者的投资结果掩盖为现有投资结果;另一种行为是:放置一些没有招标条件的地质。矿业权上市工作水平极低,投资者受到欺骗。政府不仅失去了对人民的信任,而且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滋生了这方面的权力犯罪。
2.6矿产资源流失
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一些发达国家也在千方百计地瞄准。在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为了公司的直接利益,在合资合作的旗帜下,一些矿产勘查场所或矿产场所以变相形式出售给外国公司,以致有限的资源已经枯竭的外资逐渐被吞没和流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7勘探结果的质量令人担忧
商业地质勘探是一种市场行为。商业地质勘探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参与竞标和竞争的地质勘探单位。一方面,为了投标价格,地质勘察单位严重缩短了商业地质勘查投入,降低了地质工作水平,导致地质调查质量下降,在资源/储备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为加快矿业发展,勘探投资者过分要求地质勘察单位缩短勘探周期。一些地质勘察单位违反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以获取商业地质勘查工作成本,盲目勘察,造成勘探。商业地质勘探工作在较小程度上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低质量的地质成果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而且对采矿也有很大风险。
2.8缺乏基础地质工作
一些勘探投资者盲目地决定勘探阶段,以便降低地质勘探成本,而不管矿床的实际条件和矿山施工设计的需要。不按照规则从浅到深,从表层到内层,任意减少矿床的地质类型,降低地质控制的程度和资源/储量的比例,导致缺乏基础地质工作或遗漏,地质调查结果不能满足矿山设计的实际需要。
3.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政策措施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矿产资源面临的形势,矿产资源开发与经营应努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与发展,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为此,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
3.1全面贯彻“矿产资源法”,努力实现依法行政
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符合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在认真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经营实践和十多年法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采矿立法进行了重要修订。对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规范和整顿矿业秩序,促进中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护国民经济对矿产品的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法颁布后,不应搁置。矿山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依法行事,努力实现国家采矿秩序的根本转变。
3.2加强国际采矿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
一方面要努力改善中国矿业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中国矿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中国矿业的改革和发展企业,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外合作与外资合作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中国矿业公司应积极开拓国外,加快矿产资源在国外的勘探和开发,以提高矿产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保护程度。
3.3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是矿产资源回收率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水平远不及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必须放弃过去粗放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提高和资源节约的集约方式。要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进步,国家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关键问题研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或吸引投资发展中国矿业,同时,制定鼓励政策指导矿业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改善矿山环境。
3.4加强污染控制,推行清洁生产
矿产资源的开采必然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负面影响是采矿环境工作的重点。为了实现减少负面影响的目标,矿产资源开发必须首先改变传统环境保护的概念,即以污染控制为重点的被动环境保护概念,并以主动环境的新概念取而代之保护控制污染并减少污染。在行动中,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保持矿山生产过程的清洁;在管理上,改变目前在矿山环境保护,轻型治理实践中重罚的做法,理顺管理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矿山治理,在矿山建设项目审批中考虑矿山生态环境。矿山生产和矿山关闭期间的矿山环境恢复应统一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的开采模式,合理的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蒲含勇,张应红.论矿业可持续发展与矿产资源开发及管理平[J].矿产保护和利用.2011.5:87-88
[2]董浩,浅析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矿山管理,2016(12):20
论文作者:姜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矿产资源论文; 地质勘探论文; 矿山论文; 矿产论文; 地质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矿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