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论文_刘平

探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论文_刘平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1573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7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患者行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241,P>0.05)。治疗组患者视力为0.3~0.5、>0.5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动-光感例数以及眼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角膜溃疡清创术; 真菌; 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角膜性疾病,主要是因角膜受伤后感染真菌而引起,其高发人群为农村的农民。该病的发病率随着广谱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滥用而逐年增加。该病病程长,持续时间长,若不及时诊治,则可导致失明、角膜穿孔等,严重时需行眼球摘除术[1]。本研究将2011年7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应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于角膜溃疡处取材进行真菌培养或10%氢氧化钾湿片镜检证实为真菌性角膜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9~62岁,平均(47.09±7.33)岁;左眼22例,右眼26例。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1~60岁,平均(48.76±6.58)岁;左眼23例,右眼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行角膜溃疡清创术,术前应用5%那他霉素滴眼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293)、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Santen Pharmaceutical Co.,Ltd.,国药准字J20100128)点眼,0.9%氯化钠注射液洗眼,应用角膜上皮刀刮除溃疡表面的苔被物质及附近的浸润组织,划定清创范围。应用板层刀于溃疡浸润边缘外约0.5 mm处刮除浸润的灰白色组织及病死组织,之后将创面修平,溃疡边缘修整成斜坡状,以利于角膜上皮再生,并予2%碘酊烧灼溃疡灶10 s,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冲洗溃疡灶,术毕涂擦红霉素眼膏,无需包扎术眼,视病情变化可间隔3~7 d再行清创术;术后用5%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开始剂量为每次1滴,每1~2小时1次,3~4 d后改为每次1滴,6~8次/d,前房反应重者予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眼散瞳,并口服氟康唑胶囊(美吉斯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190),200 mg/次,1 次/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对照组 应用药物治疗,溃疡处涂贝复舒眼用凝胶(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100),4次/d;并应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开始剂量为每次1滴,每1~2小时1次,3~4 d后改为每次1滴,6~8次/d,前房反应重者予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95)滴眼散瞳;静脉滴注0.2%氟康唑注射液(辽源市泓源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6541),1次/d;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D。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视力情况和症状改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效果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24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视力为0.3~0.5、>0.5的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动-光感例数以及眼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其发病过程缓慢,患者常有视力障碍[2]。其发病原因包括感染致病真菌、眼部外伤史、局部植物性外伤史、局部抵抗力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等,但主要原因为真菌感染。角膜受到真菌感染后常发生溃疡,且溃疡附近会形成免疫环,前房出现黏稠积脓[3]。该病的发病机制与宿主免疫抵抗因素和真菌毒力因素的动态平衡失调紧密相关,通常是因角膜上层受损,利于真菌侵入角膜间质,致使组织坏死而引起炎症。该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目前尚无广谱、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故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手术治疗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结膜瓣遮盖术以及病灶切除术,虽效果良好,但手术操作难度大,治疗费用高,同时角膜供体不易获得,不易推广应用。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角膜溃疡清创术可清除角膜病灶内部的坏死组织和真菌菌丝,抑制病情恶化,促使药物快速渗透到组织内而提高药效,从而直接杀灭残余真菌,达到治愈炎症的目标。和抗真菌药物联用,可进一步提高抗真菌作用,如氟康唑半衰期长,水溶性和通透性良好,可穿透血-眼屏障而抑制真菌细胞内麦角固醇的产生和羟固醇的积累,以此损害真菌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而抑制真菌的繁殖和生长。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力为0.3~0.5、>0.5的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动-光感例数以及眼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明显提高视力,溃疡愈合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志伟,张蕴莉,赵志伟.等.真菌性角膜炎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5-77.

[2]满子惠,杨燕宁,邢怡桥,等.角膜溃疡清创联合抗真菌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2):87-89.

[3]周俊,肖启国,谭娟.药物联合结膜移盖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31-132.

论文作者:刘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探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论文_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