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快速变暖的大背景下,气象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同时气象灾害对农业产生的影响与危害愈演愈烈,因此,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述了运城市农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农业气象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若干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运城市;农业气象服务;现状;问题
引言
运城市位于山西西南部地区,地处东经110°15'~112°04'及北纬34°35'~35°49'之间,其东部毗邻晋城市与济源市,西、南部与渭南、三门峡隔河相望,北部临近临汾市。该市总面积为14233平方公里,境内包括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盆地等多种类型。受到季风活动的影响,运城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体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且温度较多,雨水较多,雷阵雨与暴雨灾害多发;冬季气候寒冷且干燥。年平均温度为13.3℃,年平均降水量为525mm,年日照时数为2039.5h,无霜期为212d,比较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与生产。目前,随着全球温度的快速升高,运城市干旱、暴雨、洪涝、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运城市相关气象部门必须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质量,为确保当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运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1.1农业现状
运城市属于农业大市,全市13个县(市区)一共有6个属于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有2个属于国家商品棉基地县,有8个属于苹果优势产业带基地县,另有7个属于省级“一县一业”基地县。该市农业生产在山西省占据突出地位,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运城市农业增加值为141.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978.7万亩,其总产量为26.7亿公斤。粮食总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22%左右,棉花总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蔬菜总产量占据35%,水果总产量占据65%,农业成为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发展运城市农业生产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农业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地形、土壤、种子等条件,还需要具备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充足的光照条件等,以上条件均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必备条件。运城市是农业大市,同时该地区气象灾害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农业气象服务虽然无法直接为农业生产创造经济效益,但是却能够保护农业发展,在其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气象防灾减灾,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自运城市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以来,不仅在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中取得显著成绩,还在促进当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农业气象服务面临的问题
2.1农业气象服务资金不足
农业气象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其中包括自动观测、科普宣传、整体防御规划及精细预报等多项内容,所以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目前,运城市虽然在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政府扶持资金的覆盖面往往比较小,很难具体落实到各个县市,导致出现设施设备短缺、后期维修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资金不足问题仍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2.2气象服务人才缺失
当前,各个气象部门都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农业气象服务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基层气象服务人才更是短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以往传统的气象服务方式相比,现代化气象服务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建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站、使用多媒体实时传送气象信息、现代化的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等对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然而现有的基层人才严重短缺,导致无法顺利开展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另外,气象服务种类单一且效率低下等,既浪费了大量的气象资源产品,又导致气象服务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由于气象服务人员结构缺乏合理性且专业知识匮乏等,导致难以开展具有针对性、多样化的气象服务工作。
2.3农业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相对滞后
气象服务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若无法及时向农户传达农业气象信息,即使质量再高的气象服务产品也不具备任何意义。当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发生时,如果无法及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将无法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有效防护措施,进而导致气象预警毫无意义。当前,运城市农业气象服务相关部门仍然采取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对气象信息进行传递,这些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指导农民及时做好气象灾害预防准备工作,进而导致较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2.4气象服务缺少专业性、针对性与精细性
目前,大部分农业气象服务仅仅停留在气象预警、预报等较为单一的服务方式上,还未形成系统化、优质化且高效化的气象服务方式。在各个农业生产阶段未针对农事或农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预报或指导。相对比而言,为果树种植、蔬菜种植、牧业生产等提供的气象服务专业性与敏锐性的要求较高。而为农副产品所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内容与产品较少,进而严重制约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与发展。
3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若干思考
3.1加大经费投入及人才培养力度
运城市对农业气象服务的经费投入不高,对于人才培养的力度也不够,不利于当地农业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因此,运城市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在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并不断对农业气象服务设施设备进行完善。另外,气象局还应当积极引进人才,将培养人才置于首位,从职业培训、技术培训等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培训工作,实现气象服务人才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另外,还要安排专业人员从事气象监测预报与分析工作,并对农业气象成果进行大力推广,使其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工作,并使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与精确性
农业气象服务应当与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密切结合,建立综合气象站,与当地的区域性气候、生态环境等密切结合,开展全天候的气象观测工作,尽可能使预警防护及农业气象服务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另外,还要与农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使其不仅与实际气候变化相符合,还表现出一定的时效性。还要基于当前的农业环境,开发出科学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并建立具有可视化与动态化的气象网络,使其能够为农业工作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气象信息。除此之外,还要与当地农业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并以气候分析为依据,为农业生产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3.3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为确保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农户手中,必须积极拓宽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渠道,综合使用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对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进行发布。建立第三代气象预报预警工程,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传递气象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报告,同时还会将温湿度、风向等信息准确地显示出来。将这一设备安装在各个乡镇,既能够及时报道气象预报,还能使灾害预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林晓青,李锦标.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实践与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5(13):30,34.
[2]李德章,蒋基勇,周庶等.毕节市基层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2018(06):64.
作者简介:姓名:孙秀娣(1986-),女,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论文作者:孙秀娣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气象论文; 运城市论文; 农业论文; 总产量论文; 灾害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