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论文_吴晓舒

浅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论文_吴晓舒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 523660

摘要:本文主要从建设城市园林必要性分析;现代城市园林管理分析等几方面探讨了主题,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必要性;建设;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为城市内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 是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 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 、净化空气 ,减弱噪音 ,调节城市温度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园林建设能有效提高环境质量 ,美化环境 ,改善城市面貌 。园林城市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 , 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 将成为衡量 “宜居 ”的重要尺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

一、建设城市园林必要性分析

1.城市园林建设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要求纵观当前城市环境,生态失去平衡,城市的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温室效应使得城市越来越不适宜人们居住。城市居民生活品质逐渐下降,各种“城市病”随时威胁人的健康。

2.城市园林建设是发展城市文化特色的必要条件

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因而更有利于产生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

3.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多要求城市园林建设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民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工作时间越来越短,休息时间逐渐增多。有些人为了释放工作压力,城市居民开始利用休息、节假期出去旅游,这些行为的出现就要求必须加强城市园林的建设和管理,以此满足人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

二、现代城市园林建设

1.现代城市园林应注重生态功能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 ,首先是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实质上是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不同的时代,为了满足人们的适时需求, “园林 ”的含义亦会不同。相应地其质量管理的标准等方面也就不同 。传统园林大都是以封闭形式创造园林景观为主要手法, 过分追求小桥流水 、曲径通幽等景观, 绿化设计的构思也就局限于 “美 ”的范畴 。如果仅是从传统园林的概念出发 ,进行园林设计 ,确立质量标准 ,实施质量管理 ,显然已不能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飞速发展 ,在城市人口 、物质生产经济活动 、科学技术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人类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平衡失调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 。人类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 、舒适的环境而且需要有一个协调 、持续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美化是绿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 但其根本的功能应是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 即生态功能 、人类在谋求合理的生存环境时 ,把园林绿化列为主要手段 ,园林绿化事业由此进人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2.现代城市园林应具有整体规划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应有整体规划 , 由于绿化园林建设最近几年才格外重视,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有些只注重建筑物 ,而忽视园林绿化的整体规划。近年来各地对园林绿化投人增多 ,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整体效果还比较差 ,缺乏特色 ,大多相互模仿 、照搬照抄。绿化小区大同小异 ,过于单调 。应鼓励各个城市根据其文化环境的特点 ,设计建造有特色 、有个性的整体效果好的园林景观 ,不能只顾绿地占有率 。一个优美 、整洁 、绿意盎然的现代城市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 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 ,从而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

3.现代城市园林应加强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应加强景观设计 , 成功的景观设计是园林建设的灵魂 ,城市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 , 即是一个宏观的 、区域整体的景观设计一。这就要求所设计的区域景观 ,首先要服从大局 ,也就是要有宏观的 、整体的环境意识, 以便于实施和管理。在此前提下, 区域景观设计要个性化 ,这是指设计要从满足区域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展现美妙的景观艺术形象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园林建设缺乏创新性

城市园林建设水平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城市园林建设的本质就是改造旧园林。 很多城市园林建设也受到了我国传统园林建设理念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一味的仿造老式园林建设,忽略了城市本身的气候、地理因素,园林建设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居民对城市园林建设的需求,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

2.缺乏保护绿化的主观意识

目前我国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意识不强,很多城市注重经济发展各种建筑物随之而起,但是绿化面积依旧不变,城市的这种不合理分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 同时,城市居民也缺少保护绿化的意识,在公共场合随意践踏草坪、破坏花草树木,严重破坏城市的绿化建设。

3.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

城市园林建设中可以运用的植物品种很多,有乔木、灌木和花草等,相关职务的生态习性均不同,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耐旱有的抗涝。 园林植物的配置则需要根据这些植物的生态习性来科学合理的安排,否则某些植物可能因缺乏适应生长的环境而不能存活。 在一些城市园林建设中,建设者们只是片面的追求美观,忽视了对植物进行分配,把一些原本喜阳的植物种植到立交桥下,还有的为了追求整体美观把一些草木和灌木单独种植,忽略了乔灌木结合种植的规律性。

四、现代城市园林管理分析

1.重视艺术质量的管理

追求园林的艺术性是园林建设的内容之一,城市园林的后期管理应确保园林艺术性的保持。将加强艺术质量管理当作城市园林管理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在园林建设后期,修剪的园林植物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做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园林植被要和其它景物相配合,相协调、从而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效果。同时,在管理城市园林过程中,注意园林景物、园林植被的相互配合,时时刻刻将园林的艺术性融入其中,才能保证园林的整体效果。

2.确保后期的养护质量

城市园林的后期养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园林中树木、花卉、草皮等各种构成元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分析,城市园林的养护需要随时间推移进行动态的养护管理。那么既然城市园林养护工作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那么养护过程中该怎么确保养护质量呢?首先,根据城市园林实际情况,制定除虫、修剪、施肥等工作的标准与流程,规范上述工作行为,确保城市园林中各种植物的健康成长;其次,为保证城市园林养护工作的切实落实,应在参考《文物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园林养护规章,为养护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最后,考虑到城市园林养护质量一定程度上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城市园林养护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尤其鼓励其对城市园林养护知识的学习,可提升养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提高养护工作效率与质量。

3.加强城市园林承包的管理

城市园林承包单位的经营目标及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确保城市园林管理质量,应制定城市园林管理指标,要求承包单位无条件满足管理指标要求。 同时,发包方与承包方应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承包方法的义务、工作范围以及工作以达到的标准。 除了对一些内容进行原则上的规定外,还应具体细化一些工作内容,制定衡量工作优劣的评定指标,以确保承包方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承包方自觉遵守合同相关条款内容。 另外,相关单位还应加强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城市园林工作出现的不良现象,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确保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结语:

总之,城市园林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以实现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冰,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J]. 现代园艺 ,2013(6):156-158.

[2]张奇林,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大因素[ J ] , 经济评论, 1997 年第6期

[3]杨文吉,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 [J]. 门窗, 2013(5).

[4]陈成文,论社会慈善事业[ J ] . 理论与改革, 2000,(3).

[5]郭文萍,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建设科技,2008(17)

论文作者:吴晓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  ;  ;  ;  ;  ;  ;  ;  

浅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论文_吴晓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