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晓红,涂华清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晓红,涂华清

(四川省射洪县平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积极的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恩替卡韦;胸腺肽a1;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035-02

Entecavir was observ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1 combined with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Zhangxiaohong Tuhuaqing.

Departmentof?Orthopedics,Pingan?Street?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Shehong,?Sichuan;629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tecavir combined with thymosin alpha 1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take en entecavir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combined with thymosin alpha 1 in the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2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tecavir combined with thymosin alpha 1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an be carried out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ntecavir; Thymosin A1; Chronic hepatitis B

慢性乙型肝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毒感染性传染病之一,全世界约有5%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我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万~3000万例[1]。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已知病毒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清除反应是发病的两个基本因素,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根本手段,使病毒复制得到抑制,减轻肝炎症状,减缓肝硬化发生的进展,降低肝癌的发生率。由于乙型肝炎抗病毒的耐药作用和复发率较高,在进行临床疾病治疗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采取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本组研究结合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患者84例,排除患者有严重的肺、脑、心等器官功能疾病障碍,排除患者有肝脏类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妊娠哺乳期患者。后随机将所选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中42例患者,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例,占61.90%,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占38.10%,年龄在18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6.4)岁;观察组中42例患者,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占64.29%,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占35.71%,年龄在20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5.2)岁。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都没有差异,可以进行临床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相应的疾病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药物口服治疗,0.5mg/次,1次/d。而观察组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即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1.6mg/次的胸腺肽a1药物的皮下注射治疗,2次/周。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治疗疗程均为24周。同时对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配以基础保肝、对症治疗等相关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使用优利特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生化学指标,采用上海科华生物科技酶免试剂测定法(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采用美国ABI7500核酸扩增仪定量核酸扩增(PCR)技术测定HBVDNA含量。检测值下限为1×103拷贝/ml。对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疗效标准判定为以下:(1)显效:患者的体征、疾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肝功能正常;(2)有效:患者的体征、疾病症状有所改善,复查患者的肝功能,结果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已下降至2倍正常值范围内;(3)无效:患者的疾病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复查肝功能情况无好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数据结果采用计数资料表示,数据采用例数(%)表示,两组之间数据资料的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抗病毒疗效的比较

由结果数据可知,对照组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8例患者显效,占19.05%,有效14例,占33.33%,20例无效,占47.62%,对照组中总有效率52.38%;而观察组中患者18例显效,占42.85%,22例有效,占52.38%,2例无效,占4.76%,总有效率95.24%。从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效果更显著,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用药后第2周,治疗组中出现1例双下肢皮肤瘙痒,无皮疹,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期间未停用抗病毒药物;余未见特殊不良反应,均完成规定疗程。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且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慢性乙型肝炎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通过免疫系统侵入人体机体肝脏,通过免疫系统改变引起肝细胞损伤,主要破坏Tc受染肝细胞,淋巴细胞直接攻击肝细胞引起炎性反应的发生,肝细胞损害和炎性反应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由于机体免疫能力的差异,引起不同的肝炎类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细胞、特异性细胞功能低下,应答反应不能发生,所以治疗往往不能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采用抗病毒结合免疫调节治疗,效果良好。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首要目标是将复制活跃感染状态转为静止状态,这样能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生率[2]。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需要长期过程,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复杂的、进展性的疾病,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和制订治疗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病毒、宿主、治疗应答、药物的特性等各种因素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治疗期间、停药后密切监察和随访。《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明确指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治疗时,多采取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免疫调节、抗感染、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抑制病毒复制,减缓肝硬化发生,从而达到生物调节作用,清除机体乙型肝炎病毒,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减轻患者干细胞免疫损伤,起到修复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

恩替卡韦作为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行治疗时,药物通过在机体肝细胞内转化为三磷酸盐,达到竞争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5]。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要求疗程>1年,停药指征可参考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原则。临床研究发现,恩替卡韦效果明显优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具有药物耐受性好、能快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安全性好等特点,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主要缺点是停药后病毒学复发率高。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达到停药标准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耐药率也会逐渐升高,因此,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方向,经临床验证两者能发挥协同作用[6]。

胸腺肽a1于机体肝脏内能有效促使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成熟,从而达到生物调节作用,清除机体乙型肝炎病毒,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减轻患者干细胞免疫损伤,起到修复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7]。

恩替卡韦与胸腺肽α1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不同,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恩替卡韦可快速、强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胸腺肽α1能增强发育中的淋巴细胞抗凋亡能力,降低血清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活性,对重建或修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阻断肝功能损害的恶性循环、提高存活率等发挥良好作用[8]。蔡灵芝等[9]报道拉米夫定与胸腺肽α1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早期转换率。还有研究认为恩替卡韦与胸腺肽α1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促进HBeAg阴转和HBeAg/抗HBe早期转换[10]。因此,从上述临床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免疫调节作用不可忽视。

本研究提示,恩替卡韦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早期转换率,而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与单用恩替卡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李旭红等[8-9]报道的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方法可行,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还有待增加样本量,延长疗程进一步观察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旭红,赖江琼,李奕鑫,等.恩替卡韦片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25(4):235-236.

[2]程丹,刘文涛,黄新造.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肝肿病杂志,2012,15(4):350-351.

[3]赵文学,潘国英,程延安等.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4):375-376.

[4]李旭红,赖江琼,李奕鑫等.恩替卡韦片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25(4):235-236.

[5]张海涛,张晓艳,么作义等.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5):1266-1267.

[6]程丹,刘文涛,黄新造等.恩替卡韦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4):350-351.

[7]邓茜,肖影群,邹正宇,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J].广东医学,2012,33(17):2592-2595.

[8]黄祖瑚.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进展[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10):723-725.?

[9]蔡灵芝,张长,彭官清,等.胸腺肽序贯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7):436-438.

[10]杨齐华,郑拓,童楚盛等.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5):88-90.

[11]董焕珍.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46):83-84.

论文作者:张晓红,涂华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晓红,涂华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