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第四中学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对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来说,教学内容较多,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情,形成师生互动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了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互动;问题;对策
师生互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师生互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能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改要求科学地、有效地进行化学教学,有效地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不足,教学理念滞后
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师生互动的实质,没有认真分析师生互动的目的、运用形式、适用范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 教师往往一言堂,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活动。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解题技巧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偶尔穿插师生互动,进行短暂的分组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内容偏颇,缺乏目的
有的教师为凸显新课改理念,片面夸大了师生互动的作用,导致互动内容偏多,缺乏目的性。一般师生互动包括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情感互动,三者互动作用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为迎合应试教育,现今的课堂教学更多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忽视了情感态度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导致课堂的师生互动缺乏情感交流,学生不能及时交换观点,展示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思维。 这样的师生互动,缺少情感的深化和人格的提升,停留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上。
(三) 形式单一,缺乏引导
师生互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互动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和学生全体,可以是教师和学生分组,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还可以是学生个体等等。 但是化学教师大多采用教师和学生群体的方式,其他互动形式较为缺乏,致使形式过于单调,互动不足。
(四)互动失衡,深度不够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唯一的信息源,导致互动失衡。 常常看到教师机械地提问,学生机械地回答,看似激烈,却缺乏生机,缺乏深入性的启发和思考。 不仅如此,还能经常发现针对某一问题作答时,缺少反驳和辩论,大多数是雷同或是相同的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新形势下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互动的对策探究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不闻大论则志不鸿,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 作为教师,需要把自己的学识、能力、经验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跟上时代的脚步。 教师应及时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使其不断趋于合理化,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渠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反思能力,从而不断改善教学心态和教学能力,形成终生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和心态。教师要建立起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要知道成功的师生互动需要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态度,言传身教,做一个和蔼可亲、热情善良、令人崇敬的老师。 只有这样,师生互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 教师还应该敏锐地发现学生个体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支持,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正如师说所言: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可谓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学其所长,使得双方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思想觉悟都有所提高。
(二)师生对等,分配角色,做好地位
对于化学的学习来说,很多的知识都源于生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化学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生活的工具。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这样他们的化学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才能得到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助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灵活的运用化学知识,让化学知识为自己服务。在互动交流式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不断的获得语言技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创造力得到挖掘。一般来说,在互动交流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导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导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和布置好教学场景,演员在导演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所扮演角色的魅力,从而实现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导演不光要“导”还要“演”,演员不光要“演”,还要学会给导演提意见,参与到导演的活动中去,最大限度的实现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在互动交流课堂,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教师以平常心对待我们的新课改,对待师生关系的变化,能不断的革新思想,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关系爱护学生,能把课堂归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激发兴趣,实现交流,优化过程
高中生的学习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或者是自身的学习兴趣。前者是一种被迫式的学习动力,它会随着压力的增加和学情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极大的弊端,导致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出现学习的抵触心理。为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为有效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心向学,专心致志,勤奋学习等良好习惯的重要保障。学习兴趣在化学的学习中发挥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级工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寓教于乐。利用易于掌握的口诀帮助学生巧记难点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还要积极设问引答或者利用简笔画、图表等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有教师还可以借助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此外借助具有竞赛性质的练习来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在我表现欲和好胜心,同时训练学生的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总的来说,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有了认真学习的动因,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就成为了可能,也就实现了教学额互动交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设计活泼有趣的教学模式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学互动交流。
(四)创设情景,开展交流,实时互动
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后,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必定会大为提高,实现教学的互动交流也就成为了可能,这时再配以良好的教学场景,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因为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便会很自然的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进而实现情感的共鸣,提高思想的认识。特别是新课改提出并实施后,教师可用来创设情境的教学工具也就增多了,所以教师更应该把握住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攻击为自己服务,创设互动交流式的教学场景。例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一些直观教具,把许多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让学生“可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让学生置身与所设场景中,从而产生共鸣,实现互动交流。当然除了创设情境外,教师还应该适时的对学生给以启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归纳出规则,最为重要的就是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动性,发挥他们的探究积极性和探究兴趣,让他们触类旁通,学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互动交流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参与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师生之间实现了双向交流。在互动交流课堂,整个教学中师生均密切配合,从而使教学中最为重要额两个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挥。相对来说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双边关系。
参考文献:
[1]闫玉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构调整的调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贺敏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3]吴佳.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现状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董立元.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互动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5]杨文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互动现状调查与问题对策[J].化学教育,2016(13)
[6]张金山.高中化学课堂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5
论文作者:马丽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师生论文; 课堂论文; 化学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