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刘周静论文_刘周静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妇科接诊的160例乳腺增生患者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8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包含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自身护理前与对照组护理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乳腺增生;综合护理干预;心理状态;影响

乳腺增长主要是因患者的正常乳腺小叶由于内分泌失调及性激素代谢紊乱造成的生理性增生和复旧不全,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乳房不适、胀痛、刺痛等表现,且症状会在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故患者常伴有程度不一的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产生负面影响,产生恶性循环 [1]。因此,除了需要给予乳腺增生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外,还应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有效确保患者的疗效。为了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妇科接诊的160例乳腺增生患者,对其中的8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护理效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妇科接诊的160例乳腺增生患者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80例患者,其中最低年龄28岁,最高者65岁,平均(44.07±10.49)岁;未婚患者33例,已婚患者47例;单侧乳腺增生患者26例,双侧乳腺增生患者54例。研究组中,其中最低年龄29岁,最高者67岁,平均(44.58±11.51)岁;未婚患者36例,已婚患者44例;单侧乳腺增生患者24例,双侧乳腺增生患者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病情等基线资料上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160例患者均符合乳腺增生的相关诊断标准[2];(2)乳房存在程度不一水肿的胀痛、刺痛感,可放射至腋下和肩背部位,可能和月经与情绪的变化有关,且持续≥3个月;(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增生护理,即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且告知患者一些常规的乳房自我护理知识等。(2)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健康教育:入院后责任护士应给予患者热情的接待,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病因、进展、转归等相关知识,使患者掌握相关的预防及处理技能,向患者发放专门的健康知识小册。同时,叮嘱患者定期检查,对治疗给予积极的配合,日常饮食中注意尽量少食油炸、补食、甜食等食物,尽量少食动物性脂肪,尽量多食木耳、核桃、黑芝麻、粗粮等富含纤维类食物,以降低机体中的雌激素水平[3]。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注意保持生活作息的规律性,多进行运动,合理使用避孕药,防止人工流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自检方法,进行定期自检。②心理疏导:由于本病与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4],故患者在自觉症状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待患者确诊后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使其了解到其所患疾病并不是乳腺癌,而是一种良性疾病,经治疗后均可治愈或有效缓解症状。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告知相关的防治措施,以有效减轻及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可通过邀请治疗成功患者讲解治疗经验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讲解抑郁、恐慌等情绪会产生精神刺激,而使机体雌激素水平上升,造成内分泌紊乱,并且护理人员还应向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播放舒缓音乐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对患者的疑惑或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加强交流沟通,以尽量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4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SAS量表、SDS量表[5]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详细记录后,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通过x2检验法分析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通过t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以( )为单位,(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自身护理前与对照组护理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注:与护理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乳腺增生妇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乳腺类疾病,好发于30~50岁妇女人群,其发病率约占即将生育妇女的45%左右,占乳腺疾病患者总数的70%左右[6]。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常出现癌变,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与生活饮食习惯的剧烈变化,乳腺增生患者的发生例一直在逐年增加,且逐渐趋于年轻化。

乳腺增生患者常伴有程度不一的乳房肿块、疼痛,临床症状和乳腺癌比较类似,故许多在自觉症状后常误以为自身患乳腺癌,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不安、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有会对患者的卵巢排卵功能产生影响,使黄体酮降低,雌激素水平上升,从而加快患者病情的进展[7~8]。因此,给予乳腺增生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自身护理前与对照组护理后(P<0.05),这表明该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鲁霞霞,张伟娜.乳腺增生的诊断疗效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322-323.

[2]王艳菊.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1789-1789.

[3]龙秦香.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712-2712.

[4]王建梅,杨树,任少伟等.探讨乳腺增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2):180.

[5]冯云.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10-211.

[6]黄秀淑,谭作华,李显等.乳腺增生患者月经前后的心理分析与中医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256-3257.

[7]盘雪莹.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4):335-336.

[8]于春梅.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5):130-130.

论文作者:刘周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刘周静论文_刘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