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分析论文_张玉芹

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分析论文_张玉芹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夏邑县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 河南夏邑 476400)

摘要: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每一个电力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稳步提升电力调度安全管理水平,避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通过机制的建立完善让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趋于常态化合理化。鉴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电力调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调度;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电网规模日益庞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大量应用,电力资源和电网的特征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的电力调度管理模式已愈来愈不适应复杂的电网结构和多变的电网运行变化,一旦某一项环节发生问题,很可能会对电网的调度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能够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从根本上完善电力系统的各项管理机制,从而促进其发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 新形势下电力调度安全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调度员自身问题。部分调度员存在业务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加上电力调度员的工作十分枯燥、烦琐,工作繁重导致了心理压力大,由于工作量大、操作步骤繁杂、现场交接不清等原因而错误下达命令,种种个人原因等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同时实行调控一体化后设备监控职责转移加大了调度责任,监控信息一旦疏漏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2电网计划检修、基建施工、设备故障等频繁停电造成电网出现运行异常、潮流转移、设备重过载。由于调度人员对电网结构不熟悉,造成停电后的运行方式安排不周、操作失误导致停电范围扩大、线路设备过载等。同时,频繁停电给客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影响供电可靠性,产生服务投诉事件。

1.3.电网调度从人工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目前,电网的运行操作还是通过调度人员执行,电网还没有完全达到故障自动修复的能力。电力系统中如果出现问题,系统的恢复大部分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误调度概率加大。在电力系统事故的统计中,因误调度、误操作造成事故就占电网事故的4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减缓了电网恢复速度。

2 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措施

电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助推器,电能让很多科技创新得以实现。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能,电能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必需品。随着我国电力输配体制的改革,将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增加了市场的多样性,对电力调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不断提高电力调度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养

随着电网新技术、新设备被不断应用,对电力调度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企业要不断对电力调度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调度人员的培训要以实用化为目的,要求调度人员熟悉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电网的一次系统接线、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熟练掌握事故处理技能,能运用自动化系统分析电网运行情况,准确无误地下令进行倒闸操作、投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从容应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准确判断排除故障,有效防止或减少突发安全事故。电力调度员要充分了解电力调度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坚持安全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以提高调度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加强调度人员现场培训,每年调度员到变电站至少有1个月的现场熟悉设备时间,对新建变电站要提前进入熟悉设备,做到对调控对象“三熟三能”。

2.2 完善责任机制

健全电力调度工作责任机制,明晰每个岗位的的具体工作任务、职责范围。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确定每个岗位在每个环节对应的责任。集中精力做好设备监控,严格遵守操作制度,并准确执行;认真进行交接班,全面了解电网运行状态,合理安排当值工作。通过建立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对调度人员执行安全制度、“两票三制”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加强对调度员的监督与考核,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引导调度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提高责任心,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电力调度员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提升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的水平。

2.3 提高电力调度安全管控力度

提高电力调度安全管控水平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途径,根据调度工作实际和各岗位性质,科学分析具体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加大对其日常潜在运行风险的管控力度。因此,电力调度管理应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对以往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统计,并对当前电网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分析,通过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电网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评判,在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后,可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不同事故处置预案。事故预案应有针对性,与电网实际有效结合,措施要适用、周密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组织调度人员进行学习、讨论事故预案,提高认识,将风险防范意识形成自觉行为,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强化电网停电计划过程管控。

由于电网网络接线复杂,元件多,设备故障、设备检修、设备接入等造成停电频繁。因此,要统筹安排基建、检修、业扩停电,抓好停电计划的安排、发布、落实,严格控制停电的次数和时间,做到“一停多用”。加强设备运维,保证设备健康水平,减少临时停电和故障停电。计划停电提前做好方式安排,充分考虑安全措施和负荷转移措施,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减少调度倒闸操作的次数。均衡调度计划安排,避免停电计划过度集中造成调度员操作任务过重、压力过大,从而降低因误操作、误下令引起的人为失误和因停电负荷转移导致线路设备重过载风险。

2.5 细化运行方式及事故预案的编制管理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可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运行方式的编制首先要深入分析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在电网运行方式的计算上要考虑最不利、最严重故障运行方式对电网的影响,细化事故预测,化解电网存在的潜在危险,将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都列举出来,并对这些事故的发生制定对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将电网的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提高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2.6 拓展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也变的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的遥测、遥控、遥信、遥调、遥视功能,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监测、监控管理。可以说,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整个电网调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度人员密不可分的助手。在实际操作中,调度人员由于对现场设备不够熟悉,一般由运维人员到现场操作,很少使用遥控功能,害怕由于远程倒闸操作造成事故,如今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的比较成熟,可靠性很高。调度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学习,充分掌握系统的使用和运行原理。加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力度,不仅能够大幅缩短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的时间,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目前的防误闭锁装置只考虑单一变电站内的防误操作,不具备电网整体防误操功能,因此,要拓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开发,从整个电网系统整合各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综合考虑在调度端增加防误闭锁功能及程序操作功能,进一步提高调控一体化智能化水平,防止人为原因的电网误操作。

3 结束语

结合上文所述,电网调度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深入分析电力调度各环节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不断完善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制度,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调度自动化水平,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光辉.论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4(01):42-43.

[2]陈枳州.浅谈新形势下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的对策[J].低碳世界,2014(07):38-39.

[3]王瑞宁.新形势下榆林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03):128-129.

[4]白松,刘剑,梁玉东.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13):129.

论文作者:张玉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分析论文_张玉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