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坝在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中的探索论文_农德连

加筋土坝在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中的探索论文_农德连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尾矿库属于矿山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尾矿库投资大、征地难、环境影响大、建设周期长,而现有尾矿库普遍存在设计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因此,利用新技术对原有尾矿库进行加高扩容的研究探索,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关键词:尾矿库 加筋土坝 稳定性

一、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矿产资源的开采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矿石开采及矿石加工都会产生大量尾矿及废渣,由于受尾矿和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尾矿和废渣都是以尾矿库的形式储存。

尾矿库属于矿山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矿山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新建尾矿库普遍存在投资大、征地难、环境影响大,建设周期长的问题。而原有的尾矿库由于受设计水平、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其利用效率往往较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利用原有尾矿库进行改造扩容,建设周期短,用地和投资少,环境影响小,相对于新建尾矿库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以广西某尾矿库为例,对尾矿库加高扩容方案及稳定性进行研究探索。

二、尾矿库原状

广西某尾矿库原设计总库容为67.26万m3,该尾矿库主要用于堆放生产电解金属锰时产生的工业废渣,属于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该尾矿库简称渣库。该库型为山谷型上游式,渣库是由一条“U”字型主沟及树枝状支沟组成的人工山谷渣库。沟谷两岸为自然山体,斜坡地形坡度25~45°,局部较陡,“U”型口设有两个主坝,两个主坝均为碾压土坝,其中1#拦渣坝位于库区东面,坝高为18.5m,坝顶标高为+495.00m,坝上游坡坡比1:1.75,下游坝坡坡比为1:2,坝顶宽4m,坝面植被较少,坝下游坡脚设堆石排水棱体;2#拦渣坝位于库区南面,坝高为19.5m,坝顶标高为+495.00m;坝上游坡坡比1:1.75,下游坝坡坡比为1:2,坝顶宽4m,坝面植被较密,坝下游坡脚设堆石排水棱体。

渣库排洪系统为库内溢流沟,将入库雨水排至下游污水处理池。溢流沟为钢筋砼沟,其过水断面为B×H(宽×高)=0.8m×1.2m的矩形断面。渣库属Ⅱ类场,采取防渗工程措施处理为土工膜全渣库铺设,防止矿渣污水从场区、坝底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土工膜采用随渣库渣面堆高分期施工的方式,南面坡面已基本施工完毕,北面由于山体陡峭仍需进行铺设。

库面经3年多的堆渣,已形成库西面高、库东面低的库面现状,主要原因为北面山坡陡峭,难以修建运渣道路,则主要的放渣平台位于库南侧山坡和西侧库尾两处,入库锰渣只能通过铲运机械逐步进占至东部库区。

三、尾矿坝加高方案

1.筑坝方案

根据渣库目前的地形及库区现状,对传统土坝、堆石坝和加筋土坝三种型式的加高坝体进行方案对比:①、土坝、堆石坝加高不仅体量大且下游坡面缓长,而渣库一期原有的1#、2#坝均已临近下游的尾矿库边缘,若按土坝加高,坝体下游基础将落于尾矿库库面,基础底面积大处理费用高且安全风险大,而加筋土坝加高体量较小且下游坡可调整,下游坝体基础处理费用相对较小;②、由于1#、2#坝坝岸的山体地形局限,土坝与山体岸坡间结合部分会形成较大的扇面,加筋土坝由于构造的可调性可与山体可以较好的结合,较利于稳定;综上两点对比,拦渣坝坝体加高设计推荐加筋土坝方案。

2.拦渣坝坝型及构造

(1)拦渣坝坝型

渣库加筋土坝采用一次成坝的型式建坝,1#拦渣坝与2#拦渣坝增高17m至512.0m标高后,两个坝的坝体495.0m至512.0m标高的坝段将相连成整体,平面上最终形成近拟L字型的折线布置;渣库仍需在库西面两处垭口建两个副坝,副坝为一次建成碾压土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拦渣坝体构造

拦渣加筋土坝增高17m后坝高为36.5m,坝顶标高为512.00m;坝上游坡坡比1:1,下游坝坡坡比为1:1.3,坝顶宽4m;坝体加筋材料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格栅,格栅高度间距0.5m,加筋填料采用碎石土,碎石土料需分层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3%,碎石填料粒径不大于15cm,且不超过压实层厚的2/3;拦渣坝于497.0m、482.0m设置1.5m宽马道,坝身于马道和坝底处设连续碎石排水盲沟,并设置横向排水沟。拦渣土坝面需植草护坡,防止雨季雨水冲刷坝面。由于拦渣坝坝脚较为临近下游尾矿库,该尾矿库目前处于停用状态,但为确保拦渣坝的稳定和渣库上坝道路的安全通行,于坝下游坝脚设堆石体反压现有路堤。西面两个副坝为碾压均质土坝,坝高均为7m,坝顶宽3m,下游坡比为1:1.8,上游坡比为1:1.6,下游坡脚设堆石排水棱体。

(3)坝基处理

根据勘察报告成果,加筋土坝基础上层存在部分杂填土,为近年修路填筑新填土,强度较差,最深部填深约15m,则为确保坝体稳定,拟对此部分杂填土进行注浆加固基础处理,浆材为水泥浆,钻孔间距为1.5m;注浆面积为杂填土(深度>3m)坝基,并向加筋土坝坝脚及坝侧外加宽10m,而小于3m可采取挖除换填加筋土垫层的方式处理。

3.渣库库容及等别

该渣库扩建后设计总坝高36.5m(>30m),总库容177.42×104m3(>100万m3),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的规定,该渣库等别按总库容和坝高判定均属四等库。

四、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渣库坝坡稳定性,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初步计算及稳定分析,由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理正稳定分析系统》软件进行。根据勘察资料提供基础物理力学数值,并参照类似工程和相关规范及地区相应经验数值,对坝体材料、地层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则各层土、地基参数取值如下: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建议值(勘察报告) 表-1

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四等库最小安全系数为正常运行为1.15;由于渣库锰渣为干式排放,入场雨水考虑全部由溢流沟排出,不蓄洪,则渣库稳定性分析对正常

运行荷载工况进行计算,可不进行洪水运行工况计算;本渣库按6度抗震设防计算,不需进行特殊运行工况计算。

渣库坝坡稳定分析方法为瑞典圆弧法(总应力法),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的《理正岩土边坡稳定分析系统——复杂土层土坡稳定计算》计算软件对渣库坝体进行计算及分析,本次设计选取三个拦渣坝计算断面进行坝坝坡稳定计算,其结果:

拦渣坝计算断面一正常工况 Kmin=1.278≥五等库规范值1.15;

拦渣坝计算断面二正常工况 Kmin=1.196≥五等库规范值1.15;

拦渣坝计算断面三正常工况 Kmin=1.327≥五等库规范值1.15;

满足规范要求。

五、结束语

本文以广西某尾矿库为例,采用加筋方案对原有尾矿坝进行加高,并利用瑞典圆弧法(总应力法)对尾矿坝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的《理正岩土边坡稳定分析系统——复杂土层土坡稳定计算》计算软件对渣库坝体进行计算及分析,其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总的来说,土地资源日趋宝贵,在原有尾矿库基础上安全有效地加高扩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加筋土坝在孟家冲尾矿库加高工程中的应用.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1.

[2]土工格栅在尾矿坝工程中的应用.福建建设科技,2015.

论文作者:农德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加筋土坝在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中的探索论文_农德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