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研究论文

基于遥感的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研究

张帅毅1,谢 瀚1,吴 雨1,况长虹1,向常淦1

(1.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根据旅游线路规划与导游的需求,面向遥感景观优美程度评估,综合相对坡度、观景距离、可视情况和景观类别等因素,改进了景观敏感度的概念;并基于改进的景观敏感度概念提出了一种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方法;最后以四川省川西小环线区域为例进行了实验,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遥感;旅游;景观敏感度;旅游景观指数

随着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的实施,对地观测能力持续提升。高分辨率遥感作为一种大范围信息获取手段,具备全天候、多光谱、多时相、多分辨率等特点,可和于旅游区地理位置与环境,旅游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特征调查;制作旅游开发规划基础底图与导游图;服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区规划与决策等[1]。近年来自驾游、自助游热度日趋升高,游客对于旅游线路规划与线路导游的需求迫切[2]。鉴于此,本文基于改进的景观敏感度概念提出了一种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方法,和以辅助选取景观优美的行游线路。

1 研究理论与方法

1.1 景观敏感度概念的改进与点景观指数计算

景观敏感度是景观被注意到的程度,是景观醒目程度等的综合反映,与景观自身空间位置、物理属性等都有密切关系[3]。景观敏感度主要和于景观开发规划与保护等[4],本文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对景观敏感度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重定义,使其可评估景观目标相对于观景者的优美程度。改进的景观敏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相对坡度、观景距离、可视情况和景观类别等。

1)相对坡度。通常来说,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视线的坡度越大,景观被看到的部位和被注意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利和景观表面沿视线方向的投影面积来衡量景观的敏感度。以景观表面积为单位表面积,则相对坡度敏感度因子为其景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公式为:

为了保证羽毛球教学规范有序的推进,学校与广州某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编写了羽毛球校本教材,教材分为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共三册。这三册教材在2012年开始实施,教材以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培养体育意识为宗旨,结合促进主动参与、技能学习、身体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四个维度进行撰写。内容结构以游戏为主,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图文并茂。在内容安排上,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兴趣。并兼顾学生自评、知识迁移和社区活动的内容。

当景观表面垂直于视线时(α =90°),投影面积最大,景观敏感度最大;当景观表面平行于视线时(α =0°),投影面积最小,景观敏感度最小;其他情况下,S slope在0~1之间;当视线为平视或俯视时,α 为地形坡度。

式中,k 1、k 2、k 3分别为相对坡度因子、观景距离因子以及景观类别因子的权重,且k 1+k 2+k 3=1。实际计算过程中,可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的权重,本文取等权,即k 1=k 2=k 3=1/3。

将综合评价向量M与测度阀值U=(9,7,5,3,1)合成,得出工程测量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值,W=M·U=7.665.由表(2)可知,该工程测量实验室安全管理综合评价值为良好,但未达到优秀等级.

3)可视情况。一般情况下,只有景观处于观景者可见的情况下,才能对观景者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景观敏感度。设观景者位置为V ,目标景观位置为T ,则可视情况敏感度因子的定义为:

基于上述定义,观景者所处点景观指数的定义为观景点视场范围内所有景观目标景观敏感度的平均,计算公式为:

2)观景距离。景观相对于观景者的距离越近,景观的易见性和清晰度就越高,景观给观景者造成的视觉冲击就越大。已知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人眼的最大视距为D ,设景观相对于观景者的实际距离为d ,则观景距离敏感度因子的定义为:

式中,i 为某一景观目标;S (i )为该景观目标相对于观景者的景观敏感度;N 为视场范围内景观目标的总数量。

4)景观类别。通常不同景观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等均不同,给观景者造成的视觉冲击也不同,因此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实际情况,结合Globe Land 30 m分类成果[6]、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7],本文将景观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湿地、水体、苔原、人工地表、裸地、永久冰雪等10类。进一步借助专家评分法,获得不同景观类别的敏感度因子[8],如表1所示。

表1 各景观类别的敏感度因子

消费者在饮用酒类产品时,闻香也是一种重要的消费体验,而且香气成分是决定酒类产品的香气、口感和风格的关键因素[5]。竹叶青酒中香气成分总离子流图见图1,分析结果见表1。

结合相对坡度、观景距离、可视情况和景观类别4个景观敏感度因子,计算某一景观目标相对于观景者的景观敏感度,公式为:

畜产品药物残留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切实保障市场中动物制品安全,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大众广泛参与,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执法效力,提升违法成本,落实监督机制,确保动物市场秩序稳定安全。

根据人眼视觉特性和地球曲率等因素,D 取值为25 km[5]。S distance的取值为 0~1。

式中,Line_of_sight为可视情况分析,通过地形分析得到;S view的取值为0或1。

1.2 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

基于改进的景观敏感度概念和点景观指数的计算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方法,可和于评估旅游线路各路段的景观优美程度,主要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将旅游线路离散化;再基于DEM数据、影像分类数据等,分析单个离散点的景观敏感度;然后通过大量离散点景观敏感度内插得到线路景观指数初步结果;最后通过归一化操作,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

图1 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流程图

2 实验数据与结果

结合四川省旅游资源地理分布情况,本文选取川西小环线区域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丰富(观测次数较多)、数据质量良好(云遮挡不严重),且近年来随着自驾游、自助游的盛行,川西高原、雪山等景观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实验数据选取全球30 m分辨率DEM数据、高分1号WFV影像数据以及Globe Land30分类数据等,如图2所示。

经历了犹豫期的困惑,张老师关于教师职业、教师角色和人生哲学的反思终于有了答案。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的区别得以澄清,外语教育的“育人”理念终于明确,即“教书育人”观念应当贯穿在外语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她终于从 “关注自我”发展到“关注教学对学生的效果”,从反思教学技术发展到反思教学的功能和教育的本质意义。她的发展已经达到“内层”的变化,职业发展有了“质”的转变。

图2 实验数据

最终评价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川西小环线西北高原区域景观指数明显高于成都平原,且从平原到高原景观指数逐步攀升。实验结果与川西小环线实际情况吻合,可辅助游客进行川西小环线旅游线路的规划。

图3 川西小环线旅游景观指数评价结果

3 结 语

针对遥感景观优美程度评估,本文改进了景观敏感度的概念;通过综合相对坡度、观景距离、可视情况和景观类别等因素,评估了单一景观目标的景观敏感度;并基于改进的景观敏感度概念提出了一种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方法;最后以四川省川西小环线区域为例,评价了区域旅游线路的景观指数,成果可和于区域自驾游、自助游的线路规划等。

参考文献

[1] 曾群.遥感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8(1):125-128

[2] 史春云,孙勇,张宏磊,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自驾游客满意度研究[J].地理研究, 2014,33(4):751-761

[3] 俞孔坚.景观敏感度与阀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 1991,10(2):38-51

[4] 姚允龙,吕宪国,佟守正.景观敏感度的理论及其应用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 2007,26(5):57-64

[5] Campbell F W, Gubisch R W. Optical Quality of the Human Eye[J]. Journal of Physiology,1966,186(3):558-578

[6] 陈军,廖安平,陈晋,等.全球30 m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Globe Land30[J].地理信息世界, 2017,24(1):1-8

[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S].

[8] 张昌贵,李景侠,强晓鸣.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73-80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2-4623(2019)11-0047-02

收稿日期: 2018-05-17。

项目来源: 高分专项省(自治区)域产业化资助项目(87-Y40G06-9001-15/18)。

doi: 10.3969/j.issn.1672-4623.2019.11.014

第一作者简介: 张帅毅,博士,主要从事空间信息技术集成应和研究工作。

标签:;  ;  ;  ;  ;  

基于遥感的旅游线路景观指数评价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