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分析论文_赖银珍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迪庆 674400)

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中予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目标为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将采取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治疗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治疗患儿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黄疸消退时间(4.41±0.54)、胆红素值(200.21±12.54)、总有效率96.55%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各项指标且P值均<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在新生儿溶血病中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具备广泛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新生儿溶血病;临床疗效

新生儿溶血病是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胎儿、新生儿是该疾病高发群体[1],现对此次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研究的5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治疗结果进行以下过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所有患儿均是ABO溶血,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与合并症患儿,以抽签法对组别予以均分,每29例患儿为一组,参照组患儿中女性患儿15例,男性患儿14例,最大胎龄为40周,最小胎龄为38周,中午胎龄为(39.65±1.23)周;实验组患儿中女性患儿16例,男性患儿13例,最大胎龄为41周,最小胎龄为39周,中午胎龄为(40.21±7.24)周。对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基础信息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并不显著且P>0.05,不存在分析对比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之后均予以酶诱导剂、纠酸、白蛋白、双面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

参照组患儿在常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治疗,剂量为0.5g/(kg·d),进行三天用药。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基础上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治疗,剂量为1g/(kg·d),进行二天用药。

1.3 观察指标

患儿经对症治疗之后48小时黄疸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100μmol/L为显效;患儿经对症治疗之后1天黄疸得到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100μmol/L为有效;患儿经对症治疗之后黄疸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100μmol/L时间超过一周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诊治的5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所有数据资料,经对症治疗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临床有效率选取率(%)的形式表示,实行X2检验,经对症治疗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值选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实行t检验,P<0.05以及差异显著为检验结果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

参照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临床有效率68.96%显著低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组间差异明显且P<0.05,形成分析对比意义。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常见儿科疾病,严重贫血可能引发胎儿死亡,胎儿出生之后加重黄疸,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促使新生儿出现手足徐动症或者死亡,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2]。新生儿溶血病是经父亲遗传且获取母体自身不存在的血型抗原,母体血液中进入此种血型抗原,且进入到胎儿体内,结合胎儿体内红细胞抗原,进而破坏单核-吞噬细胞、致敏红细胞,最终引发溶血,溶血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形成的疾病,淋巴细胞的杀伤细胞为效应细胞,致敏红细胞IgG抗体与FcIgG抗体引发细胞死亡,严重发生溶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应用丙种球蛋白,是由健康人群混合血浆提取的纯化生血液制品[3],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超过95%,在人体中进入丙种球蛋白之后提升血清IgG水平,降低机体内部致敏红细胞破坏程度,降低破坏溶血中红细胞的程度,进而可以改善胆红素水平,在与机体内部FC结合之后,干扰补体结合免疫复合物,解离上述物质,阻碍补体膜攻击复合物,从而影响细胞毒作用[4-5]。

经笔者不断分析发现,实验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值、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合以上结论,在新生儿溶血病临床治疗中采取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显著改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阻止进一步破坏胎儿红细胞,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对于改善患儿疾病具备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冉冉.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0):303-303.

[2] 肖丽莎.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134-135.

[3] 焦春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6):428-429.

[4] 辛玥,王静,穆青等.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3):346-348.

[5] 吴小君.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6,35(20):141-142.

论文作者:赖银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  ;  ;  ;  ;  ;  ;  ;  

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分析论文_赖银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