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鄱阳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鄱阳 333100)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当中,变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将严重影响该辖区范围内的居民中的正常用电,甚至会给变电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跳闸故障,轻则会影响到各种用电设备以及供电的正常运行;重则会导致震荡或者使得整个供电系统出现瘫痪。
关键词:35kV变电站运行;故障跳闸;处理措施
1 分析跳闸故障
1.1 线路问题导致的跳闸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其覆盖的范围区域较大,为满足覆盖区域内供电需求,需要铺设众多的线路,给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特别是特殊性质的输电线路,为避免重大安全事故,通常都选择在偏远的地区来安装,比如郊区,可以预防对居民生活产生过大影响。但是,由于偏远地区本身环境相对较为复杂,线路的维护、检修等都面临较大困难,经常容易出现巡检、维修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线路的整理、检修工作缺乏,导致线路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增加变电运行故障发生的概率。此外,当线路周边环境有丛林时,受树木、雷电等因素影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也十分容易发生,甚至会引发重大火灾,给用电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1.2 主变低压侧的开关跳闸
通常会有开关误动、越级跳闸、母线故障这三种情况,而具体是哪种情况则要对一次设备、二次侧检查以后才能判断出。如果只有主变压侧过流的保护动作,那么就可以排除开关拒动、开关误动这两种故障,如果想要弄清是越级跳闸还是母线故障,那么就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在对二次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对设备保护装置进行重点检查;在对一次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要重点检查过流保护范围的所有设备。如果开关跳闸缺少保护掉牌信号,就要判断设备故障是因为保护动作没有发出信号,还是因为隐藏两点接地而造成开关跳闸的。
1.3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故障分析
通过对主变三侧开关的跳闸故障进行仔细的分析,导致其出现跳闸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内部出现了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出现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存在短路故障等。因此,为了防止其出现跳闸故障,变电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应该定期的对主变三侧开关进行定期的检查,采用瓦斯保护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处理,防止出现上述几种问题。
2 针对跳闸故障的处理技术
2.1 处理线路跳闸故障的方法
一旦35kV变电运行中出现线路跳闸故障,就需要结合所采取的保护动作,及时展开检查。检查过程当中,应当以CT回路图为基本参照,选定线路出口与线路CT侧的中间范围作为检查区域。若此区域内未检测到故障,则需要转入对跳闸开关故障的检查工作,而后再按照开关位置指示器、三项拐臂、消弧线圈的顺序进行跳闸故障检查。同时,针对线路开关结构的不同类型,所对应的检查对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开关结构为弹簧形式,则需要重点关注对弹簧储能的检查工作;而若开关结构为电磁形式,则需要以对保险动力接触情况的检查作为重点对象。在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该线路进行供电操作。
2.2 处理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的方法
在发生跳闸以后,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检查。如果只是有低侧压过流保护动作,却没有保护掉牌,那么就要对二次设备的开关直流保险、保护压板进行重点检查,查看清楚有没有出现保险熔断、压板漏投等现象;在检查一次设备的时候,巡视设备的低压侧的过流保护范围,就是全部和母线连接的设备与线路出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同时有线路保护动作、过流保护动作,但是线路的开关没有跳闸,那么这就是线路故障,就要进行线路巡视,对线路出口到故障线路重点检查,这点是很重要的,处理这个故障的方法是较简单的,就是隔离故障点,将开关两侧的刀闸拉开,保障其他设备正常供电。如果主变压开关出现跳闸时,没有保护掉牌,那么出现故障的原因就与保护动作、两点接地、开关自身问题这三个原因有关,在出现这种故障以后,主变保护就会产生信号,通过这个信号就能确定线路保护出现了拒动,但这也就增加了处理故障的难度,这时就要断开母线上全部的开关,同时试送主变低压的开关,再把母线上其他开关依次的供出。
2.3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处理
变电故障是否属于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应当利用对保护掉牌以及一次设备进行检查加以判断,具体的判断的方式是这样的:假如设备出现故障时产生的是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就能判断为二次回路或者变压器内部出现的故障,而排除是系统线路的故障,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检查灰库真空释放阀以及呼吸器是不是存在喷油现象,二次回路是不是存在接地、短路现象,重点对变压器是不是出现变形、着火等情况进行检查以对故障进行排除。由于差动保护可以体现出主变线圈的相间以及匝间短路现象,此时,应当对主变进行认真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油位高低、油色情况、套管以及瓦斯继电器等。如果瓦斯继电器的内部存在气体,应当观察气体的颜色并对其可燃性进行检查以查明故障的性质。上述检查均为发现问题时,可以判断为保护误动,所以我们接下来的处理工作就可以按照相关的运行规范来继续操作,因为系统误动产生的跳闸事故还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容易处理的。
3 提高变电运行的防范措施
3.1 工作人员应及时发现、处理故障
在变电运行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对电力设备的基础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运行中的设备所产生的故障,记录下一些准确的数据留作检修参考,这也是预防故障发生的重要手段。另外,工作人员要做好对设备检修后的验收,检修是故障排除的基本手段,设备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检修,才是排除安全隐患的根本。如果变电运行出现了故障,工作人员要及时地做出有效的处理,对一些设备进行及时的隔离,或是转换为备用设备,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正常化。再者,工作人员如果学会倒闸操作,将很大程度避免了故障的发生,但是执行倒闸工作要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运行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3.2 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及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并建立一套相应的奖罚细则,使运行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激发运行人员的安全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责任心。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3.3 完善技术管理
要想做好电网安全运行,每个值班员必须不断提高本身的业务技术素质,管理设备水平。一方面,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另一方面要有丰富的运行操作实践经验。操作前应有充分的准备,必须十分明确操作任务、操作目的、注意事项,操作前后的运行方式负荷变化情况等。
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依赖程度十分深,对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变电运行的重视,充分掌握其跳闸故障,及时处理,减少跳闸故障给电力系统带来不利影响,是当前电力行业应关注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梅涟.浅谈变电运行故障处理[J].硅谷,2010.(17).
[2]全秀娟.综述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J].低碳世界,2013(14):40-41.
论文作者:余泉1,习方昕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母线论文; 操作论文; 动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